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经历了解"平均数"意义的过程。 2.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能运用生活经验对"平均数"作出解释。 3.体会"平均数"在现实问题中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统计的意义。 教学难点: 学会计算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通过师生谈话引出两个小组投球比赛成绩的数据。 二、新授: 1.出示投球记录: 第一组 第二组 姓名 投中个数 刘杰 9 杨立 8 孙梅 5 王丽 3 丁鹏 5 姓名 投中个数 张华 8 王云 7 李英 6 赵明 7 2.比较哪组的成绩好。 (1)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可能会说出不同的比较方法和想法,重点引导学生考虑怎样比较才是"公平"的。 (2)如果学生不能说出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提出并让学生讨论。 3.学生试做。 4.交流计算结果,并根据平均数比较两组的成绩,说明哪组的成绩好。 第一组(8+7+6+7)÷4 第二组(9+8+5+3+5)÷5 = 28÷4 =30÷5 =7(个) =6(个) 7>6 答:第一组成绩好。 三、求平均数: 1.下表是亮亮家一周丢弃塑料袋的情况。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个数 1 3 2 3 2 6 4 2.算一算:平均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 (1)让学生观察统计表,说一说得到了哪些信息? (2)自己试做。 (3)交流计算的方法和结果。 3.议一议:求出的"3个"是每天实际丢弃的塑料袋的个数吗? 四、做一做: 先让学生想一想,再动手操作。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方法。交流操作的过程,有意识的指几名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