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于2006年5月10日在贵阳市实验小学参加贵州省小学数学西师版教材教学交流会上听到的一节课,执教人是遵义市凤冈县绥阳镇金鸡完小的唐果果老师,执教内容是西师版教材第四册中《锐角和钝角》。 案例与分析 一、谈话情景导入 师:朋友们!你们去过遵义吗?去过哪些地方? 生1:去过,去过遵义会议会址。 生2:去过遵义姑妈家。 生3:去过遵义游乐园。 课件出示遵义游乐园的一处场景 师:这是遵义游乐园,你们从这幅图上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木马、风车。 (利用学生喜欢的游乐园场景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设计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 二、复习“角” 师:你们能在这幅图中找出角吗? 生积极主动的找到了很多角。 师:你们生活中哪里还有角呢? 生:桌子上有角; 生2:窗户上有角; 生3:“安全出口”牌上也有角; 生4:书本上也有角…… (让学生在图中找角,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找角,大幅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师:这个角是什么角,老师手中拿的这个图形的角是什么角呢? 生:直角(师把直角图形贴在了黑板上并指书上也有直角)。 师:前面我们认识了直角,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锐角和钝角。 揭示课题并板书:锐角和钝角二、探究“锐角和钝角” 出示不同三角形的图片 师:请同学们把这些图片进行分类(学生进行分类活动) 师:请一个同学上来分一分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分呢? 生:按照角的大小来分的; (让学生动手操作对这几个图形进行分类,让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初步熟知锐角与钝角有什么特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师:现在我们把这两组角与直角比,有什么发现呢? 生:这组角比直角小,这组角比直角大。 (老师将这其中的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画了出来,同时也把直角描了出来。) 2、引导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 师:咱们给它们取个名字叫老大和老二,那你们认为哪个是哥哥那个是弟弟好呢? 生:这个是弟弟,这个是哥哥。 师引导学生论得出:这个就叫锐角,这个就叫钝角。 3、深入认识锐角和钝角 师:同学们真聪明,知道了锐角和钝角,请看这是什么角呢? 生1:直角 生2:钝角 生3:锐角 师:有三种结果,那到底是什么角呢?同学们想个办法准确的判断一下。 生:可以用三角板的直角量一量; 师:请一个同学上来量。(用投影仪展示) 通过学生测量反复2次,这个角的一条边与直角板上的一条边重合后,另一条边在直角板上的另一条边的外边,说明这是一个角是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让学生用肉眼观看,判断得出了三种不同的结论,让学生出现了矛盾,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样更积极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完成的欲望) 三、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1、找游乐园里的锐角与钝角(课件出示游乐园,场景图) (先找出了很多) 2、找游乐园里物体中的锐角和钝角 (生找出了相应的锐角和钝角) 3、找出生活中哪里有锐角和钝角 生1:红领巾的三个角有一个钝角和两个锐角。 生2:老师眼镜框上有钝角; 生3:凳子上有锐角 生4:文具盒上有锐角 生5:玩具上有锐角和钝角 4、说说这些角的名称 (生说得很好) 5、用纸折角 (学生折出了各种各样的锐角和钝角) 6、用手臂比划角 (学生用身体的很多部位比划出了不同的锐角和钝角,在生活中找角、物体中找角、用纸折角、用手臂比划角、用身体划角) 四、总结 师:小朋友们,如果你是锐角、钝角或直角,你想向在座的朋友说点什么? 生1:大家好,我是锐角请大家多多关照。 生2:我是钝角,请大家为我准备更多的三角板,让我认识更多的角。 生3:我是锐角,请大家别碰我的尖,会刺手的。 生4:大家好,我是钝角,我愿意和大家交朋友。 师:小朋友们好,如果我是锐角,我比直角小,如果我是钝角,我比直角大。(拓展小结,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把自己溶入到了知识中,又起到了化龙点睛的作用) 课中体现了以下特点 1、从资源开发的角度看 教师能充分利用挖掘资源(情境中找角、生活中找角、图片中找角、手臂中找角、人体中找角……)帮助学生抽象和构建各种角的特征,使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认识各种角。 2、从三维目标角度看 (通过让学生指出角,分类,描角,比大小等)使学生对锐角、钝角有了非常明确的概念,从而使学生技能达标率较高(如能正确量角、判断角、比划角等特别是人体上找角) 3、知识构建的过程与方法来看 表面上似乎是少了一些,看上去只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上学生的思想过程与方法是突出非常清晰的,就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参与意识较强,特别在练习部分中的游戏部分更为突出。 较好地渗透了品德教育内容(如遵义会议会址,教后的你想对老师谈点什么)。 更好地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又为生活服务,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属于数学学习生活化特点。 4、突破误区(即一说到任务深,就要用多媒体,就要怎么样、怎么样,但这节课中多媒体的出现并不多,却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总之,课中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教学中体现了学生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观察能力和组织能力,教学中双边活动非常到位,真正实现了课堂中学生爱学习,乐学数学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