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意图: 导入部分,让学生经历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过程,引出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让学生感到分米和毫米的建立是日常测量的需要。 本节课注意从感性入手,借助直观演示,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通过看、数、比、量使学生对长度单位1毫米、1分米形成深刻的印象,建立表象。然后通过对直尺的观察,放手发动学生独立探索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知道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巩固练习部分,设计习题使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有用之处。 3、在实际操作中养成细心、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用具: 米尺、学生直尺、准备测量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测量物体长度时,要用到长度单位,我们学过的长度 单位有哪几个? 生:米和厘米。 师:请大家用手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呢? 生:用手势表示1米、1厘米的长度。 师:量哪些物体的长度用米作单位合适?哪些用厘米合适? 生:回答哪些物体的长度用米作单位合适,哪些用厘米合适。 师: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测量一下桌面的长度、课本的长度、硬币的厚度,汇报时要汇报你测量了物体哪一部分的长度,长度是多少? 生:进行分组测量,并按要求进行汇报。 师:在测量中同学们是不是遇到什么问题了? 生:谈测量中遇到的问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师:板书课题——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师点评: 通过实际测量,学生发现了已有知识解决不了的问题,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新课。 1、认识毫米。 师:拿出直尺找0刻度,再找1厘米、2厘米。 生:找0刻度、再找1厘米、2厘米。 师:观察直尺1厘米之间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用mm 表示,1毫米比1厘米短。 生:观察。 师:用铅笔尖数一数1厘米里有几个小格。 生:10个。 师:10个小格,就是10毫米。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厘米和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学生讨论。 师:通过数我们知道1厘米=10毫米。 师:板书——1厘米=10毫米(mm) 师:用手在直尺上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哪些物品的厚度约是1毫米。 生:用手在直尺上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估计身边哪些物品的厚度是1毫米。 师:我们用直尺来验证一下,看1分硬币的厚度是不是1毫米。 生:用直尺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 师:我们闭起眼睛想一想1毫米究竟有多长,用手势比一比。 师:前几天在我们沪嘉乡下的那场雨平均降雨量是4毫米,我们用不用穿雨鞋呢? 生:思考问题,并回答。 师:通过上面的练习我们发现毫米比厘米还要小,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都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教师点评: 在学生原有对厘米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建立表象,并结合生活中的应用思考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认识分米。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分米。 师:请同学们观察米尺,10厘米有多长?10厘米也叫做1分米,用dm表示。 生:观察米尺,感知1分米的长度。 师:谁能说说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 生:10厘米。 师:板书——1分米=10厘米。(cm) 师:只要够10厘米,就是1分米,用手势来表示一下1分米的长度,同桌互相用尺子验证一下。 生: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同桌互相验证。 师:你来大胆的猜想一下,1米中有多少个1分米? 生;进行猜想。 师:我们来验证一下,观察米尺,从0刻度起每数出10厘米做一个记号,一直数完,看一看一共有几个记号?1米中有多少个1分米? 生:学生进行验证,汇报验证结果。 师:板书——1米=10分米(dm) 师:量一量我们数学课本的长度约是几分米? 生:学生用分米作单位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度。 师:估算一下你身边的物体的长度,同桌用尺子量进行验证。 生:估算物体长度,同桌进行验证,汇报验证结果。 师:指导看书,质疑。 生:看书、质疑。 教师点评: 教学新知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上,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进行科学验证,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成就感得到满足,进一步提高了学习兴趣,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巩固练习。 1、我们已经学了4个长度单位:厘米、米、毫米、分米, 比一比,把这四个长度单位排一下顺序。 2、让同学们用手中的测量工具任意测自己喜欢的物体,并做记录。 3、我们在量物体长度时,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下面来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 回形针长28()小明身高110() 黑板长3()课桌面宽4() 操场长200()粉笔长7() 教师点评: 同学们兴趣盎然,用不同的形式测量自己喜欢的物品,或者是身体的一部分,精心的作记录,在测量中体会到不同的长度。对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从模糊到清晰,使人人学了有价值的数学,在大量的实践中获取了真知,体会了测量不同的物体要用不同的单位。 四、小结: 师:我们今天研究了什么内容,说说你的收获。 生:谈学习本课的收获。 师:你们知道吗?毫米并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不信你们 可以查资料或上网查一查。 教师总评: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整节课中充分的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新知,教师创设活动情境,充分的提供了学生探索合作的空间,并且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也培养了估测的能力。 板书设计: 毫米、分米的认识 1米=10分米(dm) 1分米=10厘米(cm) 1厘米=10毫米(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