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2.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3.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一) 谈话导入,自然进入学习状态。"同学们,你们去过商店吗?到商店去干什么?'买东西'我们叫'购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发生在我们身边,发生在商店里的有关'购物'的知识。" (板书课题"购物") (二) 创设情境,主体参与。 师:1、创设情境:"同学们,请看这家商店的食品柜台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食品,你都看到了什么?" (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生:根据教学挂图,找出数学信息。 面包:每个3元 饼干:每包4元 饮料:每瓶6元 花生:每包7元 糖果:每袋5元 师:2、引导提问:"同学们。春天到了,小熊一家想到野外去郊游,熊妈妈让小熊买一点午餐,如果你是小熊你会买些什么呢?" (边说边出示小熊教具,补充课题) 生:利用教师板书的数学信息,根据自己的需要说出要买的食品。 师:记录学生购买的食品,同时挑选其中一道,为学生布障,导下一步的学习。 师;同学们小熊买了4个面包和一瓶饮料,可要付帐了,小熊却遇到了一个问题:该付多少钱呢? 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帮助小熊解决这个难题。 (三) 研究学习,体验发现。 生:接受问题,思考解决。(在练习本上列式,不计算) 师:进行巡视,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不同列法的学生进行板书。 (1)3×4=12(元) (2)3×4+12 (3)12+3×4 12+6=18(元) 师:1、让板书的同学说说算里,既所列式子的含义。 2、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两种式子的不同。 "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种式子,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观察发现,汇报回答。 师:小结设疑:其实这(3×4=12元,12+6=12元)是个分布运算,这(3×4+6,6+3×4)是两步运算,分步计算比较麻烦,但可以减少运算的错误;两步运算很简单但需要我们更加仔细认真。今天我们重点来研究两步计算的运算规则,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具体算一算。 (边说边擦掉3×4=12元,12+6=18元的分步式子,只剩下3×4+6和6+3×4,以便于学生下一步的比较运算。) 师:继续置疑,引发思考。 "同学们,你们都等于多少?" 生:18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两个不同的式子却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个式子,找找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观察后回答:两个式子都有3×4,也都有+6; 他们用的数字都是3、4、12; 3×4和12的位置不同。 师:进一步引导发现。同学们在计算这两个式子的时候,你先算的哪一部分呢? 生:先算乘 师;小结:所以我们说:有乘有加的两步式题,无论乘在前,还是乘在后都要先算乘,后算加。 (教师边小结边借助两个式子加以指点,让学生在感、观上有一个认识,以便于加深理解;然后再让学生多次复述老师小结的内容,加以理解。) 师:拓展延伸,为以后的学习作好准备。 "那你们猜测一下有乘、有减的两步式题应该先算什么?有乘除,又有加减的呢?" "同学们可真聪明,但这样的两步式题的书写格式你会吗?请你任选其中一道在练习本上计算。 (四) 解决困难,探索方法。 生:任选其中一道题进行计算,个别同学板书。 (1)3×4+12 (2)3×4+6 (3) 3 3×4=12+6=18(元) =12+6 × 4 =18 ---- ------ 师:组织学生观察三个算式,引导排除(1)和(3),规范(2) 同时强调脱式的书写要领:在横式的左前下方用直尺画"=";先算乘,不在第一步计算的加对应着落下来;数字书写要匀称。 生:学生把错误的式子改正过来。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帮助下,小熊解决了付帐的问题,可是妈妈给了他20元钱,应找回多少呢?请小组讨论合作解决。 生:小组合作。 3×4=12(元) 20-3×4 20-12=8(元) =20-12 =8(元) 师:强调脱式后面写单位。 师:组织学生观察有加有乘和有减有乘的式子,引导得出结论:两步式题有加减和乘法,先算乘,后算加、减。 (五) 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1、 把教科书11页"试一试"的(1)小题,画成笑脸,让学生观察图自主列式并解答。 2、 激发兴趣。在学生都会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算式解释其中的含义或自编应用题。 "同学们,你能根据这个式子50-4×5自编一道应用题吗?" 学生回答:老师有50元钱,给我们买了5张贴人,每张4元,还剩几元? (六) 小结,引导学生自主说本节课的收获,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超出学生平时学习的能力,在引导学生得出混合算式、如何运算和怎样应用这三个环节上进行布障教学,学生学习起来会相当的困难,掌握的也不会很好,但是实践发现学生在本课的学习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发现、自由应用的能力都得到了加强和锻炼,而且学习的兴趣一直很浓厚,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说:"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吃"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也是可取的。 但是,本课强调混合运算的规则仍不够,应继续加强巩固以避免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发生运算错误。 教学评价 本课教师采用了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一、"布障"方法的应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高涨的学习态度,本课的重点多是学生自主提炼出来并加以应用的,丝毫没有教师给予的痕迹,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一教学理念。 第二、本课小组合作落到了实处,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掌握了知识要点并能具体应用。 第三、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根据数式自编应用题,使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生活的理念。 但是,本课教师关注全体学生不够,强调脱式书写格式不够,应进一步加强巩固,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