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演示设疑:两支铅笔落在地上,可能会形成什么样的图形?(教师两只手各拿一支铅笔,同时松手,两支铅笔落在讲桌后面,不让学生看到落地后的情形) 2.尝试探究:先独立思考,用小棒摆一摆;再在小组内交流,由组长组织大家把不同的摆法放在展示板上。 (教师巡视,并参与讨论) 3.展示分享: (1)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展示板。 (2)讨论:除了展示板上的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得出结论:把小棒的位置稍微变动一下,就成了不同的图形,情况有很多种。 教师从中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图形并画下来,作为研究的对象。 设计意图:通过对“两支铅笔落在地上,可能会形成什么样的图形”的探究,初步感知同一平面中两条直线存在相交、不相交的两种可能。 二、分类比较,掌握特征 (一)图形分类。 课件出示: 1.尝试把老师画在黑板上的图形进行分类。 要求说出: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和同组小伙伴互相交流,请组长归纳小组的观点并汇报。 可能出现: 生:①和④是一类,因为它们是交叉的,②和③是一类,它们没有交叉。 生:①②③是一类,因为线是斜的,④的两条线是横平竖直的,可以单独是一类。 (学生如有“交叉”这样的说法,引导表述为数学语言“相交”,并说明相交的一点是交点) 设计意图:通过对这四幅图的分夹,学生对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由于没有分类标准的限制,孩子们的想象任意驰骋。 2.把铅笔想象成直线,再次分类。 引导:生活中很多物体是线段,像刚才我们研究的小棒、铅笔,假如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成为了直线,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假如把这几幅图中的直线无限延长,又该怎样分类呢? 生:①和④是一类,因为它们已经相交;③是一类,因为这两条线延长后肯定相交;②是一类,因为图形的两条线无论怎样延长都不会相交 生:①③④是一类,无限延长后它们会相交;②则无点;而②号图形中的两条线无论怎么延长都不会相交。 揭示:研究两条直线位置关系不仅要看表面现象,更要注重实质。 生:③号图形中的两条线延长后会相交,有一个交点;而②号图形中的两条线无论怎么延长都不会相交。 …… 设计意图:当直线的特点赋予其中,这几幅图的分类则有了明确的指向,学生的思考自然指向相交和不相交。 3.得出结论。 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可能。 (二)认识平行。 1.介绍: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板书:互相平行 平行线 说一说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阅读课本第39页,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平行。 2.我们每天都和平行线打交道,说说哪些物体或图形的边是互相平行的。 教师适时出示: 3.强调“同一平面”。 教师出示一个长方体,请学生在长方体上找平行线。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不在同一个平面内也不相交的两条线,提问:这两条线是互相平行吗? 得出结沦:研究平行线要在同一平面内。 4.判断:哪几组线互相平行?哪几组线不是平行线,为什么? (三)认识垂直。 以下三幅图,老师已将它们分类,认真看、仔细想!老师是按照怎样的标准进行分类的?静思后小组内交流。 启发:两条直线相交,形成了几个角?这几个角有特点吗?(用三角板的直角验证图④中的直角) 1.得出结论。两条直线不仅相交而且形成了直角,数学上是怎样描述的?看书第42页。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互相垂直、垂线。 2.互相说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练一练:你能找到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 设计意图:在动手摆两支铅笔的位置、图形的分类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平行线”“垂线”。采用学生看书自学、在实物图片上找、判断等方法,学生的感性认识得到强化,从而逐步认识“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特征。 4.判断:哪组线是互相垂直的?哪组不是?为什么?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一)找生活中的垂直和平行。 引导:我们天天都在和垂线与平行线打交道。你们看书本封面相邻的两边是互相垂直的,相对的两边是互相平行的。同学们想一想、找一找,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找到后快快把你的发现告诉同组的同学。 (二)下列图形上有几组平行线和垂线? ( )组平行线( )组平行线( )组平行线 ( )组垂线 ( )组垂线 ( )组垂线 (三)折纸:你能折出有平行线和垂线的图形吗? 1.引导:同学们在平面图形上和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组平行线和垂线,那要是给每个同学一张不规则纸,你们能动手折一折,折出具有垂线与平行线的图形吗? 2.展示分享。 四、反馈评价,全课总结 同学们,你觉得这节课里你表现得怎样?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