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九单元《倍数和因数》教案
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理科 >> 小学数学 >> 四年级 >>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 >> 正文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九单元《倍数和因数》教案

  本单元安排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许多自然数的知识之后,系统地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之前,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丰富自然数的知识,了解自然数之间存在的倍数与因数关系,体会自然数都有因数,而且不同自然数的因数个数是不同的。这些内容还能为以后教学分数知识作必要的准备。研究倍数与因数一般在非零自然数范围内进行,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教材在底注中给予明确的规定。教学内容分四部分编排。

  第70~73页教学相关的自然数之间的倍数与因数关系,求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

  第74~77页教学5、2、3的倍数的特点,以及偶数、奇数等知识。

  第78~79页教学素数与合数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第80~82页整理全单元的知识并组织综合练习。

  编写的“你知道吗”介绍哥德巴赫猜想和我国数学家研究这一猜想取得的显著成就。两道思考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概念探索有挑战性的问题。

  1 联系实际体会自然数之间的倍数、因数关系,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与因数的方法。

  教材的第一部分先教学倍数、因数关系,再教学求倍数与因数的方法。前者是形成数学概念,后者是应用概念。

  (1) 第70页的例题从12个相同的正方形拼长方形开始教学,学生对这个活动已经很熟悉,几乎人人都知道有不同的拼法,都能顺利地拼出三种不同的长方形。教材根据各种拼法中每行正方形的个数与行数,把三种拼法分别表示成4×3=12、6×2=12和12×1=12。以4×3=12为例讲了12是4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4和3都是12的因数。又让学生说出6×2=12、12×1=12里存在的倍数、因数关系。这道例题有两个编写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作为研究对象的三个数学式子都从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提取出来,有助于学生联系现实情境和实际经验体会倍数与因数的含义;第二个特点是给学生举一反三的机会,用4×3=12里学到的倍数、因数知识解释6×2=12、12×1=12这两个式子里的倍数与因数关系,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这道例题要注意,倍数与因数是一种关系,客观存在于两个具体的自然数之间。因此,要通过完整的语言表达关系,让学生体会这种关系,如4是12的因数、12是4的倍数,不能说成4是因数、12是倍数。

  (2) 第71页的两道例题分别是教学找一个数的倍数和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虽然内容不同,教学方法都非常相似。即利用初步建立的倍数与因数的概念,联系已经掌握的乘除法口算,让学生在探索中找到方法。

  找3的倍数,采用的思路是“3和任何非零自然数的乘积都是3的倍数”。这一思路容易理解、容易操作,与建立倍数、因数概念的大背景保持一致。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3的倍数是怎样的数”想起,先形成找3的倍数的思路,然后从小到大一个一个地找,并按顺序写出来。还要理解例题在写出3的倍数时为什么用了省略号。“试一试”独立找2和5的倍数,一方面巩固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另一方面通过3、2、5的倍数可以发现有关倍数的一些规律。如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等。在若干个实例中寻找共同特点,总结成规律,虽然仍旧是不完全归纳,但对小学生来说已经是比较科学的方法了。

  在找36的因数时,如果沿“乘积是36的自然数都是36的因数”这个思路就能得出“想乘法算式”这种方法,这条思路容易形成,在操作时往往不大顺畅。如果按“36除以哪些自然数没有余数?”这个思路想就能得出“想除法算式”这种方法,这条思路一旦形成,方法易于操作。因此,例题从因数的概念出发,利用()×()=36这个式子先让学生明白,找36的因数就是写出这个式子的因数。然后联系除法的意义,引导学生利用除法求36的因数。

  在找36的因数时,无论想乘法算式还是想除法算式,学生一般都从无序到有序,从有重复或遗漏到不重复不遗漏。教学要承认学生实际,允许他们经历这样的过程。先按自己的思路、用自己的方法写36的因数,能写几个就写几个,是什么顺序就什么顺序。然后在交流中相互评价,删去重复的,补上遗漏的,并组织学生认真讨论“怎样找才能不重复不遗漏”,体会过程、总结方法、提升水平,学会有序地思考和寻找。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写出10以内自然数的倍数、100以内自然数的因数。教材在编写时认真落实了这些规定,在“想想做做”里没有编排找较大自然数的倍数的练习题。适量出现一些稍大的数(如30),写出它的全部因数。

  2 在找百以内5的倍数、2的倍数、3的倍数的活动中,认识这些数的特点。

  教材第二部分教学5、2、3的倍数的特点。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是不是2的倍数都是看这个数的个位上是几,方法是一致的。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要看它各位上数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特征与判断方法与5的倍数、2的倍数完全不同。所以这部分教材分两段编写,把5和2的倍数的特点合并在一道例题里教学,把3的倍数的特点安排在另一段里教学。两段教材都是“寻找特点——利用特点判断”的教学线索,给学生很大的自主活动空间。

  (1) 第74页例题先在百数表里5的倍数上画“△”、2的倍数上画“○”,于是表里出现两列画“△”的数和五列画“○”的数,其中一列数上画“△”也“○”。这些符号有利于学生分别观察5的倍数和2的倍数,发现表现在个位上的特点。也便于发现哪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结合2的倍数,联系以前讲过的双数和单数,列举了哪些数是偶数、哪些数是奇数。这道例题安排的操作活动和提出的问题难度都不大,教学时要尽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建构自己的认识。

  “想想做做”的安排很有层次。第1、2题是简单的判断,初步应用2的倍数与5的倍数的特点,起巩固知识的作用。第3、4题按要求组数,第3题组成的是两位数,没有明确每名学生都要全部、有序地写出符合要求的数,可以通过交流达到全部、有序的要求。第4题组成的是三位数,“你排出了哪几种”这个问题对有条件的学生要求有序思考并排出所有的数,对少数有困难的学生应尽量多排出几种,并向同伴学习有序的思考方法。第5题通过在数表中涂色,体会4的倍数一定是2的倍数,2的倍数不都是4的倍数。

  (2) 发现3的倍数的特点比较难,第76页例题充分研究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习需要,作了五步安排:

  第一步在百数表里3的倍数上“○”,这项活动让学生看到3的倍数与2的倍数、5的倍数不同,分散在表的各行各列里。由此产生猜想,3的倍数的特点可能与2、5的倍数不同。

  第二步提出“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吗”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在百数表上看到画“○”的数的个位上并不都是3、6或9,还有其他数。许多个位上是3、6、9的数上没有“○”,它们都不是3的倍数。学生还可以任意写出一些个位上是3、6、9的数,逐一检验是否是3的倍数。这一步的目的是让学生更清楚地知道,3的倍数的特点不表现在它的个位上。

  第三步为学生指点新的探索方向。把3的倍数用计数器的算珠表示,看看用几颗珠。先找较小些的两位数,再找更大的数。通过计算表示各个数所用算珠的颗数,初步发现算珠的颗数总是3、6、9、12等,这几个数都是3的倍数。这一步对发现3的倍数的特点关系很大,学生也乐意进行,要适当多安排一点时间。

  第四步把算珠的颗数转化成各位上数的和,发现3的倍数的特点,这一步是教学难点。要引导学生从“数的某一位上是几,计数器的那一位上就拨几颗珠”这一事实理解计数器上算珠的总颗数就是这个数各位上数的和。从算珠的颗数是3的倍数推理出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

  第五步是“试一试”,通过不是3的倍数的数,各位上数的和不是3的倍数的研究,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上面发现的规律是正确的。

  教材设计的五步教学过程是连贯的,步步深入、逐渐逼近数学的本质内容。既有对例证的细致研究,又有反例作验证,是科学而严密的过程。

  “想想做做”里的习题数学思考的含量都比较高,除了第1题利用3的倍数的特点进行简单判断外,其他习题都需要仔细地想一想。如第2题要准确理解题意,“除以3有余数”即不是3的倍数的意思。第3题在方框里填数字的时候,要依据3的倍数的特征进行推理,而且答案是多样的,在每个方框里都有3个数字可填。第5题是组成三位数,首先要从四张数字卡片中选择3张,而且3张数字卡片之和必须是3的倍数,有两种选择,分别是5、6、7和0、5、7。然后再有序地把选出来的卡片排一排,组成三位数。前一种选择能排出6个不同的三位数,后一种选择只能排出4个不同的三位数。这些习题不要急于得出答案和结论,要注重过程,提供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或合作学习。

  3 通过写因数、比因数个数等活动,建立素数和合数的概念。

  第三部分教学素数和合数,教学活动的线索是: 分别找到2、3、5、6、8、9等自然数的因数→按因数的个数把这些自然数分类→接受素数、合数等数学概念→应用数学概念判断50以内的自然数是素数还是合数。这些活动难度都不大,学生都能进行。在按因数的个数把、2、3、5、6、8、9分类时,可能需要稍微点拨,明确分类的标准。在讲述素数、合数概念时,语言必须准确。

  这部分教材有三个特点: 一是在写2、3、5、6、8、9的因数时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能力,让他们在独立写因数的过程中体会这些数的因数个数不同;二是用填空形式引导学生把2、3、5、6、8、9按因数的个数分类,避免教学中出现不必要的枝节;三是主要使用“素数”这个名词,“质数”只是带了一带。这对学生无所谓,教师在开始阶段可能不习惯。

  “想想做做”第1题利用11~20各数,让学生再次经历认识素数和合数的过程。要通过例题、“试一试”和这道题,让学生记住20以内的八个素数: 2、3、5、7、11、13、17、19。至于更大的素数就不要求记忆了。

  4 练习六整理和应用全单元教学的数学知识。

  本单元教学了许多数学概念,是按下图的线索展开的。

  乘法算式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偶数与奇数因数素数与合数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清晰地认识概念,提升应用数学知识的水平,练习六把上面的结构图分成四块组织整理。

  (1) 扩大倍数与因数概念的背景。

  倍数与因数的概念是在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的乘法算式上教学的。在一道乘法算式中,学生明白了倍数关系和因数关系。练习六第1题继续在除法算式中理解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都是被除数的因数。这样,学生对倍数关系和因数关系的认识得到深入,对用除法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有进一步的体会。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有除法的意义和乘、除法的关系为基础。

  (2) 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并举,综合应用2、5、3的倍数特征的知识。

  第2~4题练习2、5、3的倍数的特征,其中两道题是数学问题,一道题是实际问题。数学问题的形式容易引起对有关数学知识的回忆,实际问题的形式反映了数学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和应用。先安排数学问题,再安排实际问题,有助于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有关的数学知识。第4题有一定的综合性,能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培养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

  (3) 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比较和区分。

  学生对奇数与素数、偶数与合数往往混淆不清,第6题是为了区分这些概念而设计的。先在1~20各数中用“○”圈出素数、用“△”圈出偶数,回忆素数的意义和偶数的意义;再回答题中的两个问题,体会它们是不同的概念。要注意的是,两个问题都是看着表格呈现的现象回答的。其中的“2”既画了“○”,又了“△”,这就表明素数里有偶数,偶数里有素数。教学时既要引导学生主动区分不同的概念,正确回答问题,又不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抽象的,甚至文字游戏式的机械操练。

  (4) 紧扣基础知识探索数学现象的内在规律。

  第7题对学生来讲有两个特点: 一是涉及了几个数学概念,有连续的自然数、连续的奇数、3的倍数等,二是两个问题都是微型课题,题目中的“找一找、算一算”指点了研究方法。

  第10题把五个数分别写成两个素数相加的形式。这五个数都是偶数,其实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相加的形式。如果学生有兴趣,可以继续尝试。

 

来源:中国哲士网

有关 数学试卷考试题测试 数学四年级教案1 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资料

本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九单元《倍数和因数》教案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角的认识
    雅鲁藏布大峡谷4
    约分
    这月我当家
    正方形的面积
    植树问题
    小数乘整数
    09年希望杯四年级3道陷阱题
    名师教你巧记小升初英语常考词汇(1)
    观潮4
    小数速算系列课程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找规律》教…
    二进制小数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
    体积与容积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期初复习
    乘法算式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三步计算应用题
    加、减法的意义
    小数的认识
    观潮2
    精打细算
    垂直教学过程
    质数和合数
    一个数乘以分数
    带分数除法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二
    观潮11
    观潮9
    行程中的数量关系
    简单的数据整理(1)
    小学四年级数学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
    雅鲁藏布大峡谷2
    鸟的天堂11
    鸟的天堂9
    鸟的天堂7
    鸟的天堂5
    鸟的天堂3
    鸟的天堂1
    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观潮6
    精打细算
    《谁爬得快》教学设计
    《小数加减法》教案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三位数
    计算经过时间
    《简便计算》教案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1)
    小学四年级数学——“用计算器计算”…
    圆柱的表面积学习预案1
    小学四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
    电视广告
    方程
    分数的基本性质
    吃西瓜
    《垂直与平行》教案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一)
    《中位数、众数》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单元《运算律》教…
    精打细算
    小学四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
    爸爸和书2
    小学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射线、直线和角的认…
    小学四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
    小学四年级数学“了解我们自己”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律复习”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认识整万数”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
    小学四年级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混合运算
    《分一分一》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数学“平行与垂直”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小学四年级数学“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
    小学四年级数学“射线、直线和角”教…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十三单元《用字母表…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十二单元《统计》教…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十一单元《解决问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十单元《用计算器探…
    小熊购物
    小学四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
    《火烧云》教学设计二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三角形》教…
    09年希望杯四年级3道陷阱题
    名师教你巧记小升初英语常考词汇(1)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升和毫升》…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乘法》教案
    爬山虎的脚3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十单元《认数》教案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八单元《解决问题的…
    名师教你巧记小升初英语常考词汇(1)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找规律》教…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平行和相交…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混合运算》…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角》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除法》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平行与相交“备课参…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十一单元《用计算器…
    爬山虎的脚2
    09年希望杯四年级3道陷阱题
    火烧云7
    火烧云5
    火烧云3
    火烧云1
    题西林壁2
    游山西村4
    游山西村2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单元《运算律》教…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二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二
    蟋蟀的住宅2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之四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之二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2篇)3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2篇)1
    语文园地二2
    卢沟桥的狮子8
    卢沟桥的狮子6
    爬山虎的脚5
    黄继光7
    卢沟桥的狮子2
    三味书屋6
    三味书屋4
    三味书屋2
    加了一句话2
    珍贵的教科书4
    珍贵的教科书2
    爸爸和书5
    《观潮》教学设计二
    车测长距离路程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
    整数除以分数
    黄继光3
    黄继光1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人民币兑换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分数连除应用题
    一个数除以分数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八单元《对称、平移…
    爸爸和书4
    统计
    蟋蟀的住宅4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应用…
    分数乘以整数
    四年级数学第七册《除法各部分间的关…
    轴对称图形教案
    《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说课
    能被2、5整除的数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体积与容积
    黄继光5
    卢沟桥的狮子4
    条形统计图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个数
    图形分类
    数字的用处
    谁爬得快
    《除法的简便计算》说课稿
    图形王国之旅——《四边形分类》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除法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
    天平游戏
    最新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联系站长 | 人物资料  | 自助友情链接 | 新站登录 | 下载本站 |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