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2. 缘:因为。 3. 此山:指的是庐山。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课堂实录: (生均能正确、流利的朗读此诗) 师:现在大家出出点子,该怎么学习这首诗? 生:可以通过看注释理解诗意。 生:可以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义。 生:还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画画。 师:请同学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理解诗意,可以自学,也可以找同伴合作。 (生自学,师随机指导) 师:现在我们一起交流自己的收获,好吗? 生:我知道第一二行的意思是,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陡峭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的景色都不相同。 生:我知道第三四行的意思是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貌,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 生:这是我根据诗意画的画。 师:自己理解了诗意,轻声把诗句读一次,想想:有什么疑问吗? 生: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 师:请刚才画画的同学把你的画展示出来,这是六个角度看庐山,老师请教大家:苏轼只在这六个角度看了庐山吗? 生:他只选了六个有代表性的角度。 生:“六”在这里是虚指。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幅图,试着用一句话说说图意。 生:角度不同,所见也不同。 生:每个角度,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师:那么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 生:从多角度看,就能看清庐山真面目。 生:从各个方位看,就能看清庐山真面目。 生:全面的看,就能看清庐山真面目。 师:看山如此,看事如此,看问题也一样。该怎么看问题? 生:只有全面地看,才能看清事物真面目。 生:只有多方位看,才能看清事物真面目。 案例分析: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本首古诗的教学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体现在: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学定教,边学边质疑,以学生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引导领悟道理时由看山到看事,由正面到反面,层层深入,很有层次感。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