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单元教材内容
垂直与平行 例1.认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平行和垂直。 例2.学习画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例3.学习画平行线,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例1.把四边形分类,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探讨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例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学习画高,梯形的各部分名称。
2、重难点、关键 重点: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难点:画垂线、画平行线、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关键:加强作图的训练和指导,重视作图能力的培养。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进一步体会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课时划分 6课时 (1)垂直与平行 3课时左右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3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 认识垂直和平行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7册P64-65例一、做一做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垂直。 ●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 ●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与垂直。 教具准备:铅笔、小棒、量角器、三角板、直尺、手工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提出问题:两根铅笔落在地上后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 二、探索比较,掌握特征 (一)动手操作,反馈展示 1、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摆一摆,小组讨论,一共有几种摆法?组长做记录,画于纸上。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 (1)一小组到投影仪下展示其记录单。 (2)除了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二)小组讨论交流,探索特征 1、这些图形,同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生自由发言) 2、师引导根据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将学生的分类结果画在黑板上。 不相交: 相交: 3、师: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画长一些会怎样?量一量两条相交直线做组成的角分别是多少度? 4、由小组同学在原记录单上动手合作操作,并进行讨论、汇报。 5、师生共同总结: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画长一些仍不相交,这两条直线叫平行线,也可以说它们相互平行;相交的两条直线形成的四个角,如果都是90度,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其中一条叫另外一条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焦点叫做垂足。 6、生齐读P65平行和垂直概念,并画下来。 7、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认识平行与垂直。(揭示课题) 三、解释应用,巩固新知 1、我们天天都在和垂线与平行线打交道:书本面相邻的两边是互相垂直的,相对的两边是互相平行的。 2、P64主题图,找一找,图上有哪些平行和垂直的现象? 3、做一做1 找一找、想一想还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 4、做一做2 摆一摆。(请个别同学到投影仪下摆一摆) 把两根小棒都摆成和第三根小棒平行。看一看这两根小棒平行吗? 把两根小棒都摆成和第三根小棒垂直。看一看,这两根小棒有什么关系? 5、P68练习十一第3题:折一折(生动手操作,请个别学生上台展示)。 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两次,使三条折痕互相平行。 把一张正方形纸折两次,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 四、全课总结,完善认知:同学们,你觉得这节课里你表现怎样?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布置作业:1、练习十一第一、二题,及练习册相应练习。 2、过直线上(外)一点画直线的垂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