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生活永恒的话题。即使当年的学生几十年后成为名家名流,这种师生间的真挚情感也不会改变。在当年的老师面前,“我们头上的一切名号、头衔全都抖落了,只剩下两个赤诚的学生。”这种跨越了30年时间的厚重而纯真的师生情谊,怎么能不令人感动呢?青少年朋友们,你是否也拥有或正在创造一种值得永久珍藏的“有穿越时空重量”的人间至情呢?
【动动脑】
1.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作者围绕着这一线索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30年前,“我们”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给老师送贺年片的?30年后“我们”又是如何对待穆尼老师的要求的呢?
3.“老师不少,走得浑身冒汗,节日的街道上,一队匆匆的少年朝拜者。”句中的“朝拜”一词有什么深刻含义?
4.请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王代福)
方岩
教学目标: 1、 熟悉课文内容,理解作者以贺年画组织材料的独特之处及作用。2、 体会本文题目《三十年的重量》的含义。3、 体会作者的感情及表达感情的方式,体会作者用语的深刻性。
教学重点 熟悉课文内容,理解三十年的重量的含义,分析体会作者的语言特征。
教学难点: 分析体会作者的感情及表达感情的方式,体会作者用语的深刻性。
教学方法: 讨论 质疑法
课 型: 精讲课
教学仪器: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常规训练 二、 导入三、 熟悉课文内容板书 三、 结设疑 四、作业板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分析课文 三、学生质疑问答 四、作业 第一课时:熟悉课文内容,把握住此文的线索及作者根据线索组织材料的的独特之处 1、 背诵诗歌 2、 默写诗歌 一看到这个题目在我们心里就会产生许多疑问,“三十年”是个时间名词,它为什么会有重量呢?三十年的重量到底有多少?这些疑问只有在我们仔细地研读课文后才能得到解决。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这篇由当代著名学者型散文家、文艺理论家余秋雨写的散文《三十年的重量》,此文出自于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他除了此书以外,还有《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和《千年一叹》三本散文集(同时向学生展示这四本书)。他的散文集可以说是两三年前非常畅销的书,他探讨着文化问题,行走在文化中间,而且在以一种独特的角度思考着中国的、世界的文化现象,他的文章在大学校园中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反思文化现象的热浪。(此段文字旨在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可以说也可以不说。) 1、 教师范读课文一遍,在老师读课文的过程中,请大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回答:(抓住文章中的人物关系及主要事件)我和我的同学在三十年中两次送贺年片(画)给我们中学时的语文老师穆尼老师。 明确:A、(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送贺年片是这篇文章的线索。 B、(围绕着送贺年片作者都写了哪些内容?) (1) 在年末三十年前的中学语文老师穆尼打电话让我们再送他一张贺年片作为自己晚年的珍藏(1—3自然段) (2) 我回忆起三十年前的生活及在大年初一给老师送贺年片。(4——6自然段) (3) 我和同学为老师再送上我们亲手画的书画。(第7自然段)C、(三十年前我们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给老师送贺年片的呢?)三十年前我们是怀着一种极其虔诚、崇敬、单纯到有些敬畏的感情给老师送上我们自己画写的贺年卡。(文章在哪一段的哪些词语可以体现出他们的这种感情?)第5自然段。“凑几张白纸”“成群结队地一家家徒步送”“捧上”“嗫嚅”“走得浑身冒汗”“朝拜者”。D、(三十年后我们又是如何对待穆尼老师的要求的呢?表现出我们的什么感情?)学生齐读第七自然段。 文章的第七自然段中加点的字体现出了我们如何对待老师的要求:高度重视、毫不拖延、一丝不苟。三十年过去了,但我们对老师的赤诚之心丝毫未变。三十年了,我们送贺年片的行为相同吗?如果有不同有哪些不同呢?1、熟读课文1—3遍,复习文章中重点字词的书写及意义。 2、自己先熟读课文的最后三段,争取背下来。三十年的重量 余秋雨 (当代散文家、文艺理论家) 线索:送贺年片 内容:老师要贺年片 回忆送贺年片 再次送贺年画教学要点: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感情,理解作者的希望 1、听写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及解释 2、复习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及上节课的分析思考:三十年了,我们送贺年片的行为相同吗?如果有不同有哪些不同哪些相同?前 三十年 后我们主动送贺年片 应老师的要求再送贺年画 我们虔诚、单纯、尊师 一丝不苟、高度重视、赤诚 老师学问广博、人格高尚 老师诚恳提出要求 师生之情不变(板书)总结:三十年过去了,从表面上来看,我们的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也发生了许多的变化,我“重要”的“几乎能从报纸的新闻上排出最近的日程表”,曹齐也“已是一位知名的书画家,在一家美术出版社供职”,但是我们对老师的感情不变。(文章哪些文句可以体现出我们对老师的感情不变?) (1) 我不由自主地握着话筒站起身来 对老师的敬重之情仍未改变 (2) 放下电话,我立即断定,这将是我繁忙的岁末活动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把为老师做事看作最重要的事体现着学生对老师的敬重及对自己的定位。 (3) 第7自然段 诚挚、认真、尊敬老师的表现1、 根据以上分析,你认为《三十年的重量》这个题目应该怎样理解?三十年的重量并非是指贺年卡的重量,而是指至诚的人间真情。(如果学生认为是指至诚的师生之情,直接导入对文章第8、9、10三段的理解,最后明确。 具体来说:(1)一起来读一遍这三段文字,体会作者所写的是否单纯就是指一种感情? 不是。从文章的主体来看作者确实表现的是师生之情穿越了三十年的岁月,仍然让他感到了这种感情,但是,从文章的最后一段所反映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