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梦》判词研究
|
查询作品教学案例的详细结果
|
花子”,她则说:“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土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腥腋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看她言谈举止多么潇洒豪放!至于喝醉酒,躺在芍药花丛里睡大觉,更是美谈。诗词作得也好,才华不在薛、林之下。
湘云和黛玉都自幼失去父母,寄人篱下,遭遇有相类之处,但个性却截然不同。黛玉多愁多病,整天哭哭啼啼。湘云却健康活泼,爱说爱笑。 ------------------------------------------------------------------------------- 世 难 容 气质美如兰,才华复比仙。天生成孤癖人 皆罕。你道是唆肉食——腥膻,视绮罗——俗 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 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 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 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 缘。 【诗词鉴赏】 妙玉 妙玉是个出众的才女,诗书琴棋样样皆通。黛玉还称妙玉是“诗仙”。她爱洁成癖,刘姥姥站过的地方她要用水冲刷,还不许送水的小肠跨进庵门一步。她出身宦门,聪慧无比,又自幼就与世隔绝又偏偏住进大观园里,同她年龄仿佛的贵族小姐们就在她周围过着花团锦簇的繁华生活,可她却凄凄楚楚地守着青灯古佛,敲着木鱼念经,木乃伊般地打坐。最后一句里的“王孙公子”,有人理解是宝玉,因妙玉对宝玉有一种微妙的感情,宝玉也很尊重她。但还是作泛称理解为好。
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欢媾。窥着那,侯门艳质如蒲柳;作践的,公府干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诗词鉴赏】 迎春 贾政花了孙家五千银子,拿迎春抵了债。孙绍祖 “他一味好色,好赌酗酒,家中所有的媳妇.丫头将及淫遍。”迎春劝两次,他就骂迎春,打一顿撵在下房!”完全是一副流氓嘴脸。迎春回到家里啼哭诉苦,王夫人也只能说说“我的儿,这也是你的命”之类既像安慰又像劝导的话。迎春只提出一点可怜的要求:“还得在园里旧房子里住得三五天,死也甘心了。”几天后,孙家来人接,她“只得勉强忍情作辞”,回到“狼窟”里去。 -------------------------------------------------------------------------------- 虚 花 悟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 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天桃 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 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 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 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 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婆,上结着长生 果。 【诗词鉴赏】 惜春 《虚花悟》彻底明白了荣华富贵都使虚幻无据之意。 --------------------------------------------------------------------------------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散人亡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辛苦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诗词鉴赏】 熙凤 《聪明误》,是知进不知退,聪明反被聪明误之意。
凤姐是荣府内实际上的第一号当权人物。第六十五回里,贾琏的心腹小肠兴儿对着尤二姐议论凤姐说:“若提起我们奶奶来,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如今合家大小除了老太太、太太两个人,没有不恨她的,只不过面子情儿怕她。”她是最有才干,也是最贪得无厌的一个。在“弄权铁槛寺”一回里,她对老尼静虚说:“你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为了三千银子,她略施一点小手段,就害死了张金哥和长安守备的儿子。此外还有贾瑞、鲍二家的、尤二姐等人都先后死在她手里。兴儿还说她:“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她是贾家这座大厦的顶梁柱,同时又是这座大厦的蛀虫;当忽喇喇大厦倾倒时,第一个就要把她压死。-------------------------------------------------------------------------------- 留 余 庆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 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 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 上有苍穹。 【诗词鉴赏】 巧姐 前人积德,后人沾惠。 王熙凤英雄一世,最后惨败。巧姐的命运就可以推知了。 刘姥姥在穷得过不去冬时,曾到贾府去求助。凤姐对这个穷亲戚本来没看起,但在无意中也救济了她。 “积得阴功”,指的就是这件事。从此刘姥姥和贾家结下了缘分,先后三进荣国府,成为贾家兴衰的见证人。连巧姐的名字还是刘姥姥给起的。在巧姐被其舅王仁等人推进火坑(很可能是卖给妓院)时,刘姥姥救她出来,使她“逢凶化吉”了. -------------------------------------------------------------------------------- 晚 韶 华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风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驾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管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说明] [注释] 1.“镜里”二句——丈夫早死,夫妻恩情已是空有其名,谁料到儿子的功名、自己的荣华,也像梦境一样虚幻。 2.韶华——这里喻青春年华,与曲名中喻荣华富贵有别。 3.绣账鸳衾——指代夫妻生活。 4.“只这戴珠冠”三句——是说待李纨可享荣华时,死期也就临近了,这是得不偿失。只,即使,即便是。 5.阴骘——即前曲所谓“阴功”,指暗中有德于人。积儿孙,为儿孙积德。 6.簪缨——古时贵人的冠饰。簪是首饰,缨是帽带。 7.金印——亦贵人所悬带。 8.“问古来”二句——说李纨本来大可不必“望子成龙”。 【诗词鉴赏】李纨 “晚韶华”,字面上说晚年荣华,其真意是说好光景到来已经晚了。 第四回的开头就对她作了一番介绍,那段文字除了未提结局外,已可作为她的一篇小传。李纨出身于官僚家庭,其父李守中为园子监祭酒(类似国立贵族子弟大学校长)。自幼其父就教她读《列女传》之类的书,受封建伦理道德的黛陶,成为一名典型的淑女。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青春丧偶,她能安之若素,只知道孝敬公婆和抚养儿子,此外一概不闻不问。这是一个封建社会中被人称为贤女节妇的典型,“三从四德”的妇道的化身。在小说中许多重要事件中,李纨都在场,可是她永远只能充当“敲边鼓”的角色。荣国府的大嫂子,一个恪守封建礼法、与世无争的寡妇,从来安分顺时,不肯卷入矛盾斗争的旋涡。她果然就是“稿木死灰”吗?其实不然,她只不过是把苦痛和悲哀深深掩抑在内心里不流露罢了。这种无法渲泄的痛苦,才是最深沉的痛苦。三十三回里,宝玉遭毒打,王夫人叫着贾珠的名字大哭:“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这话犹如一针扎在李纨心上,她禁不住放声痛哭。这大概是她苦痛心情仅有的一次流露。 李纨苦了一辈子,尽管晚年母以子贵(续书以贾兰考中一百三十名,“李纨心下自然喜欢”为结束),在寿终前得到了“凤冠霞帔”的富贵荣耀,还是抵消不了她的悲剧命运。这一切只不过是“枉与他人作笑谈”罢了。 -------------------------------------------------------------------------------- 好 事 终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 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 罪宁。宿孽总因情 【诗词鉴赏】 《好事终》,指秦可卿与贾珍乱伦的丑事告一段落,曲名含着明显的讽刺意味。 开头几句似乎是把贾家败落的责任归到秦可卿身上。其实是通过秦可卿把宁府贾珍、贾蓉、贾敬等人牵出来,进行暴露和鞭苔。秦可卿是其父秦业丛“养生堂”抱养的孤儿。贾珍这个无耻的酒色之徒垂涎其美,不顾伦理关系,勾引她堕落,导致她自杀。贾珍的堕落,责任又在其父贾敬。这个贾敬一心想当神仙,整年烧丹炼汞,“只在都中城外和道士们胡羼”,完全放弃了家业和对子孙的教育。于是贾珍、贾蓉父子“只一味高乐不了,把宁国府翻了过来”,也没人敢来管他们。子孙不肖,后继无人,不败何待? -------------------------------------------------------------------------------- 收尾•飞鸟各投林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还了命,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诗词鉴赏】 《飞鸟各投林》,是“家散人亡各奔腾”的另一种说法,与“树倒猢狲散”同义。 荣国府并不永远“荣”,有荣必有枯,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作品教学案例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红楼梦》判词研究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实录 |
下一篇文章: 马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