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霁:雨后初晴,隐晴字。霁月也同时指晴雯光明磊落的性格。 霁月难逢,是说像晴雯这样的好姑娘难以找到;同时“难逢”又是“难于逢时”,即命运不好。彩云易散,是预示她薄命早死。 晴雯相貌美丽,心地纯洁,聪明伶俐,双手又巧,是怡红院里最拔尖的女孩子。虽是奴婢,但从不自轻自贱去巴结谁;相反性格刚烈,疾恶如仇,有话便说,而且常常是一针见血。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就因为晴雯平日不趋奉她,便忌恨在心,乘着“绣春囊事件”阴毒地使了手脚,在王夫人面前说:“太太不知道,一个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她生得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像个西施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会道,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她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妖妖趒趒,大不成个体统。”王夫人认为是晴雯把宝玉勾引坏了,把她叫来,尖酸刻薄地辱骂一顿。当王善保家的随着凤姐来到怡红院搜检她时,“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往地下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掉出来”,当场给王善保家的一个大难堪。就在她病体支离的情况下,被赶出大观园,在家里凄凄惨惨地死去,年仅十七岁。 袭人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见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鲜花隐“花”字,破席隐“袭”字) 袭人原来是贾母身边的丫头,本名珍珠。贾母担心她的爱孙宝玉身边的人不可靠,才把这个“心地纯良,克尽职任”的丫头给了宝玉。宝玉因她姓花,便依据陆游“花气袭人知骤暖”的诗句改其名为花袭人。 袭人的性格和晴雯正相反,非常随和,同上下左右的人关系都搞得不错,所以说她“温柔和顺”;而且长得也“柔媚娇俏”,所以又说她“似桂如兰”。她跟了宝玉后,“心中眼中只有一个宝玉”,处处体贴,时时关切,无微不至,成了宝玉身边第一号得意的人。王夫人将她的月银提到二两,享受到同荣府其他姨太太同等待遇。贾家势败后,袭人同蒋玉菡结成婚姻。按脂批“琪官(蒋玉菡艺名)虽系优人,后同与袭人供奉玉兄(宝玉)、宝卿(宝钗)得同终始”一句提供的线索,我们还可猜测宝玉和宝钗在穷困落魄后,要靠袭人夫妇过一段生活。 --副册 香菱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第一句是说,“香菱”原来就是“英莲”;英莲“应怜”三岁时被拐子拐走,养到十几岁卖给薛蟠,给这个花花太岁作了侍妾。两地生孤木:拆字法,桂。后来薛蟠娶了泼妇夏金桂,又贪又嫉,又狠又毒,香菱受尽他们的凌辱虐待,含恨而死。高鄂的续书写夏金桂死后,香菱被扶正,显然不符曹雪芹的意图。 --正册 宝钗、黛玉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宝钗 “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荣府主奴上下都喜欢她。正是封建时代有教养的大家闺秀的典型。她能规劝宝玉读“圣贤”书,走“仕途经济”的道路,受到宝玉冷落也不计较。她对周围恶浊的环境太适应了,并且有时还不自觉地为恶势力帮一点小忙。如金钏被逼跳井后,她居然不动感情,反倒去安慰杀人凶手王夫人。有人评论说,她是个有尖不露、城府很深、一心想当“宝二奶奶”的阴谋家,这也似乎有些太过分了。她自己既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又是个封建道德的受害者。 林黛玉是个绝顶聪慧的才女。她的才华是大观园群芳之冠,是智慧的女神。她从小失去父母,寄养在外祖母家,尽管是贾母的“心肝肉”,可是以她的敏感,总摆脱不了一种孤独感。特别是在对宝玉的爱情上,几乎到了神经过敏的程度。他们的爱情就在连续不断的矛盾痛苦中发展着。一会儿笑,一会儿又哭了,哭时要比笑时多。
宝钗和黛玉是一对相互对称的典型:一个胖、一个瘦;一个柔,一个刚;一个藏愚守拙,一个锋芒毕露;一个心满意足地成为“宝二奶奶”,一个凄凄惨惨地不幸天折。但这一对情敌中没有胜利者,后两句说得明白:宝玉的心仍在“林中挂”,宝钗要冷清清地守一辈子活寡。元春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弓字谐“宫”字,表明和宫廷有关;橼,一种叫佛手柑的植物,音yuan,谐“元”字音)。
元春是贾家的大小姐,贾政的长女。 \"榴花开处照宫闱 \"写元春从女史到凤藻宫尚书,直至贤德贵妃,荣耀一时,像石榴花盛开时一般火红. 贾家煊赫的势力,除靠祖宗功名基业外,还靠着家里出了“皇娘”这层重要关系。为了她归家省亲,竟然修造一座规模宏丽的皇家式的大观园。她从贵族之家到宫廷,对人世间的荣辱甘苦有了新的认识,认识到了宫廷内部的种种黑暗和腐败。迎春、探春、惜春三姊妹的命运无法与元春相比,第四句就说她在寅卯年之交就要一命呜呼!前三句极力渲染元春的荣耀,突然一句跌落下来,让你出一身冷汗。元春一死,靠山倒了,这个赫赫扬扬经历百载的贵族之家就要迅速土崩瓦解。 贾探春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判词前\"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涕泣之状。”这副画象征着探春像断线的风筝一样离别故土,船和海是暗示她远嫁的情景
探春是贾府的三小姐,贾政之妾赵姨娘之女.\"才自精明志 自高\".指的是她的志向高远,精明能干.\"生于末世运偏消\"写她生于封建社会衰亡的末世,又是庶出的不幸,\" 才\",\"志\"不能得到充分发 挥的可惜.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一回,写她代凤姐管理一段大观园,管理得井井有条,其精明几乎不在凤姐之下。
她在封建观念影响下,以自己是“庶出”为耻;加上赵姨娘为人卑琐,她就干脆不认她作娘。她同姐姐迎春懦弱的性格截然相反,人称“玫瑰花”,又鲜艳又有刺。在“抄检大观园”一回,她居然敢打那个大太太的陪房王善保家的一个大嘴巴!凤姐随意作践赵姨娘,可是对其生的这个出众的女儿却丝毫不敢小看,还要“畏她五分”,独表敬重。\"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暗示探春将远嫁边疆,如断了线的风筝般一去不返.句中的\"清明\"点出她将在清明时分远嫁他乡,如画里的女子一样在船上对着江边\"掩面泣涕\",挥别父母家人,往后只能在睡梦中与家人团聚. 湘云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湘云是保龄侯尚书令史家的姑娘,即史太君的侄孙女。她生下不久,就失去父母慈爱,成为孤儿,在叔婶跟前长大。\"富贵又如何 襁褓之间父母违\"写湘云生于封建侯门富贵之家.所谓\"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指的就是她家.但这又能怎么样 湘云在婴儿时期\"襁褓之间\"父母便去世了.虽然富贵而无人关心,从小没得过温暖. 她到大观园来,是她最高兴的时刻,这时她大说大笑,又活泼,又调皮;可是一到不得不回家时,情绪就顿时冷落下来,一再嘱咐宝玉提醒贾母常去接她,凄凄惶惶地洒泪而去。 “展眼吊斜晖”,就是说她婚后的生活犹如美丽的晚霞转瞬间即失。 妙 玉 欲洁何曾洁 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 妙玉出身于苏州一个“读书仕宦之家”,因自小多病才出家当了尼姑。她“文墨也极通”,“模样又极好”,也是大观园中的一位姣姣者。说她“洁”,是因她嫌世俗社会纷纷扰扰不清净才遁人空门,这是一层含义;她又有“洁癖”,刘姥姥在她那里喝过一次茶,她竟要把刘姥姥用过的一只名贵的成窑杯子扔掉。她想一尘不染,但那个社会不会给她准备那样的条件,命运将把她安排到最不洁净的地方去。按规矩,出家就要“六根净除”,可她偏要“带发修行”,这是她尘心末断的一个根据。第六十三回写宝玉过生日时,妙玉特意送来一张拜帖,上写:“槛外人妙玉恭肃遥扣芳辰”。似乎透露出一个少女隐秘的心思。 一个才貌齐备的少女,冷清清地躲在庙里过着那种枯寂的生活,该是多么残酷! 迎春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迎春是荣府大老爷贾赦的妾所生的女儿。她心地纯洁善良。因性格懦弱,又排行老二,人称“二木头”。\"子系中山狼\"中\"子系\"二字合成\"孙\"的繁体字,指的是迎春的丈夫孙绍祖.孙绍祖的先人拜在贾家门下,靠贾家的势力起家的。后来,孙绍祖在京袭了官职,又\"在兵部侯缺提升\",一跃成为\"暴发户\".得意后便为非作歹,横行霸道.贾家衰败后,孙绍祖向它逼债。迎春嫁过去之后,受尽种种虐待,一年之内就被折磨死了。 惜春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nbs[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