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语文 >> 六年级下学期 >> 作品教学案例 >> 正文

 

《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查询作品教学案例的详细结果

教学目标:

1、  体会文章气势恢弘、情理并茂,叙议结合,巧用对比来突出人物形象与精神的写法。

2、  掌握和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巩固词类活用知识,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从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义举中,领会“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的道理,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价值观。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著名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一诗中写道:“有的人话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为什么有的人虽生犹死,而有的人却虽死犹生?毛泽东曾说:“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用VCD放电影《谭嗣同》中谭嗣同就义的场面)

谭嗣同用自己的鲜血洗亮了人们的眼睛,告诉人们继续走变法图强的道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豪言壮语,仿佛仍在我们心中回荡,他虽死犹生。

明代张溥先生的《五人墓碑记》也同样记述了五义士就义的壮举,义士的悲壮故事对生与死的问题做出了响亮的回答。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感受英雄的壮举、豪杰的正气。(板书课题)

二、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思考:课文记述了哪五个义士?他们为什么而死?作者为什么要记述他们的事迹?

明确:五义士是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他们“激于义而死”,即为正义而献身。作者因为他们“激于义而死”,“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三、多媒体显示文章背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明末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权,许多正直人士被杀害。天启七年(1627年),魏阉假借圣旨逮捕了周顺昌,并趁机勒索,激起人民极大愤慨。于是趁毛一鹭等人逮捕周顺昌之机,群起反抗。他们毁官府,杀缇骑,毛一鹭躲进厕所才免一死。这次斗争被镇压后,朝廷在苏州大肆捕人,颜佩韦等五人挺身而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毫不隐讳,慷慨就义。不到一年,崇祯皇帝即位,阉党失势,魏忠贤畏罪自杀。周顺昌冤案始得昭雪。苏州乡绅吴默等人收葬了颜佩韦等五人的尸体,把虎丘山塘的魏忠贤的生祠夷为平地,并在他的废祠上修建了五烈士墓。本文即刻在墓碑上的碑文。

由此可见,五人是为了正义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义”是五人精神的核发核心,文章所叙五人抗暴献身的事迹是义举,所议的自然是义举的重大意义,抒发的也是对义举的崇敬之情,文章的主旨即“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让我们齐声朗读一遍课文,感受一下英雄的凛然正气。

四、全班有情感地朗读课文

五、翻译全文,细致理解课文内容

1、分别指名3位同学到讲台上为同学们讲解、翻译课文。

甲:1-2段   乙:3-4段   丙:5-7段

2、师生共同补充、订正,以练习的方式总结以下内容。(多媒体显示)

(一)   词类活用

①   去今之墓而葬焉(墓:词活用为动词,修墓)

②   缇骑按剑而前(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③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抚:名词活用为动词,担任巡抚)

④   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老: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老死)

⑤   亦以明死生之大(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表明;大: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重大意义)

⑥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先: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表率)

⑦   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名词用作状语,像奴仆一样)

⑧   安能屈豪杰之流(屈:使动用法,使……屈身)

(二)   通假字

①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止”通“只”;“有”通“又”)

    ②敛赀财以送其行(“赀”通“资”)

③亦曷故哉(“曷”通“何”)

(三)   文言句式   

1、状语后置      

①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②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③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2、被动句

①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②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③不能容于远近

3、判断句

①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②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③斯固百世之遇也

(四)古今异义

①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心腹)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痛恨)

③令五人者保其首领(头颅)

④颜色不少变(脸色)

⑤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不同寻常)

⑥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品行成为)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五人之精神,光照千秋,名垂青史,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同存。他们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声名皦皦,充满了浩然正气。本节课,我们将进一步体会五壮士的义气以及作者如何用高超的艺术手法来体现五壮士气贯长虹的精神。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聚集体之智慧,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研习课文。

二、分组讨论,探究课文

每小组指定两名同学负责,一人组织讨论,一人负责记录,并推荐代表在下课时向全班同学汇报学习成果,展示才艺。

第一组:理清文章思路,并列出课文结构表。

第二组: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讨论题:

1、  全文如何围绕“义”这一核心展开课文内容?

2、    用表演方式,再现五人慷慨就义时的情景,要求选配一段乐曲渲染气氛。

第三组:体会文章对比的艺术手法。

第四组:体会文章叙议结合的特点,并推荐一名同学,有情感地示范朗读课文。

三、在学生讨论中,教师作巡回指导。

第三课时

一、集体成果汇报,学生才艺展示(以下设计供教学时参考)

(一)第一组学习成果汇报:结构严谨,前后照应。

  全文可分为四部分或三部分:

A:“四分法”(按文章内容来分)[多媒体显示]

(一) 立碑原因        激于义而死——独五人之皦皦   

(1-2)

                周公被逮时——为之声义                      

(二)死义经过             ————行之皦皦                                     

(3-4)        五人当刑时——慷慨就义                                        

   &n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作品教学案例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古瓷器》教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3
    《再别康桥》说课
    《再别康桥》说课
    《祸兮福兮》教案
    《神游物外》教案
    《论民本》教案
    《论修身》教案
    《百年孤独》教学设计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三石榴》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案例
    劝学
    七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探索月…
    《黄河颂》教案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案3
    《一剪梅》《声声慢》比较阅读教案
    <<荒岛余
    《娓娓与喋喋》教案
    《四竹溪记》教案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巴金《短文两篇》之五(日.月)
    巴金《短文两篇》《日·月》之二
    《长亭送别》教案1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设计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7
    《项脊轩志》教案1
    《阿Q正传》教案设计1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2
    《柳叶儿》教学设计
    外国诗二首(《送娘曲》,《我独自漫游…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古诗苑漫步
    说数
    《渔父》课堂实录
    《逍遥游》教学设计1
    《我的叔叔于勒》
    五柳先生传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互动…
    故都的秋
    《项脊轩志》教案1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研究课——电视散文教学设计
    青春成长教学设计——个性化作文
    《边城》教案
    秋水
    《冰心:巴金这个人》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细柳营》教学设计
    离骚
    我很重要
    语文活动课 给编创人员出点子
    《外国诗二首(三)》(老虎、豹-在巴…
    《鸟啼》简案
    “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
    华罗庚
    我的回顾
    赤壁赋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中国当代诗歌三首
    小作文训练:感受尘世的幸福
    写人记事类作文写作指导
    评《泰坦尼克号》教案
    赤壁赋
    长亭送别
    《雷雨》教案
    《鸿门宴》教学实录
    我教《烛之武退秦师》
    《老王》自主学习方案
    《老王》教学实录(发散思维课)
    《春末闲谈》教案
    胡同文化
    项脊轩志教案设计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实录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教学设计示…
    读《鲁滨逊漂流记》教案
    《谈中国诗》教案2
    《论雅俗共赏》教案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与朱元思书
    《失街亭》教案
    陈奂生上城
    《老王》教案设计11
    《外国诗二首(二)》(帆、信天翁)…
    《风赋》教案
    必修二教案全集
    《雷雨》教案
    《归园田居》教案
    《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
    哀江南
    柳叶儿
    老王
    阿Q正传(节选)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教案及赏析
    《蒹葭》教案设计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堂教学…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阿房宫赋》教案5
    《滕王阁序》教案
    《书愤》教案
    《英雄潇洒走苍穹》教案2
    项链

    专题《苏教版八(下)“鸟”专题——…
    毛泽东词二首
    《流行服饰的非理性》说课材料
    语文版《元曲五首》教案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风赋》教案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教学设计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4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教案
    《山地回忆》教案
    《宝黛初会》教案
    《登快阁》简析
    《雷雨》教学实录及评点
    第二章 《诗经》
    语文版《我的回忆》教案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第二单元记叙…
    《双语言时代》教案
    庄暴见孟子
    《感受父爱》作文课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实录
    《红楼梦》判词研究
    马嵬
    <<端午的鸭蛋>>汪曾祺
    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爱”
    《邻居们》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说课稿
    颂歌的变奏
    指南录后序
    五人墓碑记
    米洛斯的维纳斯
    苏教版《品质》教案
    《秋水》最新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3
    《雷雨》教学设计2
    《报任安书》(节选)课堂实录
    综合性学习复习专题:《人与自然》说…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邹忌讽齐王纳谏
    《论厄运》《直面苦难》课堂教学实录
    《墙上的斑点》教学设计
    祖国山川颂
    邓稼先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长江三峡
    肖邦故园
    肖邦故园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反思
    《居里夫人传》教案
    魔鬼藏在细节之中——《鸿门宴》研究…
    综合性学习复习专题:《人与自然》说…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说课稿
    《滕王阁序》教案14
    《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5
    《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4
    《雨霖铃》微型教案
    《声声慢》教案10
    林黛玉进贾府
    哲理散文写作方法
    《人们如何作出决策》教案
    端午的鸭蛋
    《石头城》教案1
    《赤壁赋》教案7
    《后赤壁赋》教案及教后记
    《谏吴王书》教案
    《原君》教案
    《与高司谏书》教案
    《后赤壁赋》教学设计个案
    第二节 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
    《声声慢》教案9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