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船长,我的船长哟 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了解惠特曼与《草叶集》,学会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3、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作者介绍: 现代主义诗歌先驱。 1819年5月31日,惠特曼诞生在美国木匠家庭。 1839年起,惠特曼开始文学创作,写一些短诗,同时参加当地的政治活动。 1855年7月,美国诗歌史上的第一声春雷炸响了——惠特曼出版了《草叶集》。 草叶:随处生长,最富有生命力。 (1)、象征普通人; (2)、象征发展中的美国; (3)、象征自己关于民主、自由的理想和希望。 二、朗读诗歌,思考: 诗歌中的“船长”指谁? …… 林肯 三、林肯介绍: 1809年2月12日,林肯出生在一个伐木工人的家庭。 当时,美国奴隶制猖獗。年轻的林肯充满着斗争热情,他明确地宣布了他要“为争取自由和废除奴隶制而斗争” 。1860年他当选为总统。 1862年9月22日,林肯宣布了亲自起草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文献——《解放黑奴宣言》 通过顽强奋斗,林肯的愿望实现了,美国的“农奴制度”被废除了。 1865年4月14日晚,林肯在华盛顿福特剧院庆祝胜利时突然遭到枪击,次日清晨与世长辞 四、再次朗读诗歌,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在这首诗中“船”、“船长”、“航程”分别象征什么? 2、你认为这首诗歌抒发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本诗歌的基调是怎样的? 3、诗歌是怎样把这种感情传达出来的? (诗歌突出的写作手法除了象征还用了什么手法?) 4、诗歌为什么每一节的末尾都写“他已浑身冰冷,停止了呼吸”? 5、第二节的诗的称代为什么突然发生了转换?这种转换对表达感情有什么作用? …… 答案明确: 1、诗人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把美国比作一艘航船,把林肯总统比作船长,把维护国家统一和废奴战争比作一段艰险的航程。 2、抒发对南北战争的领导人林肯的崇敬和赞颂 。悲壮的基调。 3、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形象地表现人物的伟大崇高。在航船到达港口时,船长却到下了,具体地表现了诗歌的悲壮的情感。 运用场面的对比:航船即将到达港口的时刻,万众欢腾喜庆胜利,而为搏击风浪而顽强奋斗的船长却在此时到下了。这种场面的对比,在情感上引起强烈的反差,也更能突出到诗人心中的那种悲痛欲绝的感受。 4、人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但又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在反复的咏叹中加剧了悲剧气氛。 5、表达出人民对林肯的崇敬,“船长,亲爱的父亲”,表现了人民对总统高尚人格的敬重。 五、再朗读《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比较两首诗歌的异同。 两位诗人都是有正义感的战士。诗人都抒发了英雄的敬重之情,他们的诗歌都在赞颂高尚的人格。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是鼓励战友的诗篇,悲壮中充满了乐观;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是悼亡,基调是悲壮而忧伤的。 六、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