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语文 >> 六年级下学期 >> 作品教学案例 >> 正文

 

陈奂生上城

查询作品教学案例的详细结果

确山一高 肖伟锋

教学目标:

1. 了解我国小说揭示人物心理的传统手法。。

2. 领会本篇独具辩证特色的主题和陈奂生这个时期初期的农民形象的典型意义

教学时数:1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二、解题

介绍高晓声和写作背景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学生浏览课文,复述故事情节。

2.根据时空转换,列出课文提纲。

明确: 上县城 -→ 寻求新生活

卖油绳 -→病困火车站

遇书记-→ 梦圆招待所

四、人物形象分析

1.作者高晓生曾经说过:“我写《陈奂生上城》,我的情绪轻快又沉重,高兴又慨叹。我轻快、我高兴的是,我们的境况改善了,我们终于前进了;我沉重、我慨叹的是,无论陈奂生或是我们自己,都还没有从因袭的重负中解脱出来。”

“改善”、“前进”在课文中体现在什么地方?“因袭的重负”体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①“改善”、“前进”体现在 “渴望过精神生活”;

②“因袭的重负”体现在落后的“小农意识”。

2.在文中划出有关“改善”、“前进”(包括陈奂生所固有的优良品德)的语句,并思考这些语句突出表现了人物什么特点。

明确:①勤俭善良

――勤俭:步行、吃僵饼、宾馆遭遇

――善良:珍惜宾馆物品

②渴望过精神:羡慕人家说东道西、扯三拉四

希望碰到别人未碰到的事情

3.在文中划出体现“因袭的重负”的相关语句,并思考这些语句突出表现了陈奂生什么样的劣根心理。

明确:具有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

――①自私、狭隘:为五元钱而忿忿不平而糟蹋宾馆用品。(心理、动作描写)

②愚昧、落后且具有封建等级观念:坐县委书记的车,住过高级宾馆,就获得精神满足。

③自欺:“譬如买药吃”、“飘然”、“钱花得值透”

4.归纳人物形象

陈奂生是新时期初期的农民典型代表。物质生活的好转使他对精神生活有了一定的追求。因为是生活刚有好转,他还没有从因袭的重负中解脱出来,性格中仍有狭隘、自私、落后的诸多成分。

五、社会环境分析

陈奂生身上的进取心和落后面,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有什么关系?

明确:陈奂生的进取心是跟党的十一届全会开创的崭新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的。农村改革解放了生产力,陈奂生这个昔日的“漏斗户主”翻身了,他充满喜悦的心情,也萌生了进取心,对精神生活开始有了追求。另一方面,陈奂生身上的封建等级观念和落后愚昧心理,在他周围的农村干部身上同样存在。因为陈奂生坐过县委书记的汽车,住过五元钱一夜的房间,人们马上对他友好、羡慕、尊重。可见,这样的社会环境是陈奂生的落后面的生存土壤。



六、研讨小说的主题

关于这篇小说的主题,有多种不同的说法。例如,讽刺官僚主义;批判阿Q精神;反映城乡差别;鼓励农民解脱重负,继续前进。你的看法呢?

明确:这篇小说描写了新时期的农民在物质生活得到改善以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及追求过程中的喜悦、苦恼和尴尬,表现了作者对新时期的农民终于前进的高兴,以及没有从因袭重负中解脱出来的慨叹。

七、鉴赏艺术特色

1.这篇小说质朴自然,但有巧妙的情节设计,主要表现在“一奇六巧”,结合课文阐述。

明确:

⑴一“奇”

“漏斗户主”上城竟住进高级房间,可谓奇遇。这个奇遇的形成,有两个因素,一是偶染感冒,一是巧遇书记。有了这两个因素,将陈奂生置身于高级房间,成了相当自然的事情。

⑵六“巧”

①卖油绳可见粮食有余;

②买帽子既见生活稍有改善又因“好像变娇”,暗示今夜要得感冒。

③对精神生活的渴求:陈奂生“总想,要是能碰到一件大家都不曾经过的事情”,这次上城就如愿以偿,虽然花掉了五元钱,但是在精神上得到了满足。

④车站的地点:这里油绳好卖,这里有茶水,有长椅,与吴书记巧遇也非此莫属。

⑤巧遇书记:既反映当时干群的亲密关系,又使陈奂生住进高级房间成为可能。

⑥感冒:住进高级房间得以表现其心理、思想。

2.对比《项链》和本文在心理刻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⑴西方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大都采用心理剖析手法。如《项链》的心理描写,运用了西方小说惯用的心理分析方法,写得细腻、深刻。

⑵《陈奂生上城》的心理描写,用了“土洋结合”的办法。像西方小说一样,注重心理描写,但这种心理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动作(悠悠上城来,晃荡晃荡)、肖像(肚里吃得饱,身上穿得新)描写及景物烘托(轻风微微吹,太阳暖烘烘)揭示出来的。

八、全文总结

作家北村说过:“一个人光有土地情结是不行的。”如果只是站在土地上,就会被时代遗忘,毕竟我们正处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农民是可亲可敬的,他们身上有着许多的优点,又有着局限,如何使农民精神脱贫是政府,更是农民自身的关键。

忆往昔,看今朝,望未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农民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能与时俱进,真正地富裕起来。“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我们真诚地希望农民像一棵树,扎根于中国农村这块沃土,仰赖农业现代化的阳光和空气,历经风霜,成长为枝繁叶茂,风姿绰约的大树!



作者邮箱: xiaoxiao7910@126.com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作品教学案例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陈奂生上城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古瓷器》教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3
    《再别康桥》说课
    《再别康桥》说课
    《祸兮福兮》教案
    《神游物外》教案
    《论民本》教案
    《论修身》教案
    《百年孤独》教学设计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三石榴》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案例
    劝学
    七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探索月…
    《黄河颂》教案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案3
    《一剪梅》《声声慢》比较阅读教案
    <<荒岛余
    《娓娓与喋喋》教案
    《四竹溪记》教案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巴金《短文两篇》之五(日.月)
    巴金《短文两篇》《日·月》之二
    《长亭送别》教案1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设计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7
    《项脊轩志》教案1
    《阿Q正传》教案设计1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2
    《柳叶儿》教学设计
    评《泰坦尼克号》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古诗苑漫步
    说数
    《渔父》课堂实录
    《逍遥游》教学设计1
    《我的叔叔于勒》
    五柳先生传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互动…
    故都的秋
    《项脊轩志》教案1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研究课——电视散文教学设计
    青春成长教学设计——个性化作文
    《边城》教案
    秋水
    《冰心:巴金这个人》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细柳营》教学设计
    离骚
    我很重要
    《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外国诗二首(二)》(帆、信天翁)…
    《鸟啼》简案
    “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
    华罗庚
    我的回顾
    赤壁赋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中国当代诗歌三首
    小作文训练:感受尘世的幸福
    写人记事类作文写作指导
    《外国诗二首(三)》(老虎、豹-在巴…
    语文活动课 给编创人员出点子
    赤壁赋
    长亭送别
    《雷雨》教案
    《鸿门宴》教学实录
    我教《烛之武退秦师》
    《老王》自主学习方案
    《老王》教学实录(发散思维课)
    胡同文化
    项脊轩志教案设计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实录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教学设计示…
    外国诗二首(《送娘曲》,《我独自漫游…
    读《鲁滨逊漂流记》教案
    《谈中国诗》教案2
    《论雅俗共赏》教案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与朱元思书
    《失街亭》教案
    《老王》教案设计11
    《春末闲谈》教案
    《风赋》教案
    必修二教案全集
    《雷雨》教案
    《归园田居》教案
    《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
    哀江南
    柳叶儿
    老王
    阿Q正传(节选)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教案及赏析
    《蒹葭》教案设计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堂教学…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阿房宫赋》教案5
    《滕王阁序》教案
    《书愤》教案
    《英雄潇洒走苍穹》教案2
    项链

    专题《苏教版八(下)“鸟”专题——…
    毛泽东词二首
    《流行服饰的非理性》说课材料
    语文版《元曲五首》教案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风赋》教案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教学设计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4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教案
    《山地回忆》教案
    《宝黛初会》教案
    《登快阁》简析
    《雷雨》教学实录及评点
    第二章 《诗经》
    语文版《我的回忆》教案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第二单元记叙…
    《双语言时代》教案
    庄暴见孟子
    《感受父爱》作文课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实录
    《红楼梦》判词研究
    马嵬
    <<端午的鸭蛋>>汪曾祺
    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爱”
    《邻居们》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说课稿
    颂歌的变奏
    指南录后序
    五人墓碑记
    米洛斯的维纳斯
    苏教版《品质》教案
    《秋水》最新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3
    《雷雨》教学设计2
    《报任安书》(节选)课堂实录
    综合性学习复习专题:《人与自然》说…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邹忌讽齐王纳谏
    《论厄运》《直面苦难》课堂教学实录
    《墙上的斑点》教学设计
    祖国山川颂
    邓稼先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长江三峡
    肖邦故园
    肖邦故园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反思
    《居里夫人传》教案
    魔鬼藏在细节之中——《鸿门宴》研究…
    综合性学习复习专题:《人与自然》说…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说课稿
    《滕王阁序》教案14
    《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5
    《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4
    《雨霖铃》微型教案
    《声声慢》教案10
    林黛玉进贾府
    哲理散文写作方法
    《人们如何作出决策》教案
    端午的鸭蛋
    《石头城》教案1
    《赤壁赋》教案7
    《后赤壁赋》教案及教后记
    《谏吴王书》教案
    《原君》教案
    《与高司谏书》教案
    《后赤壁赋》教学设计个案
    第二节 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
    《声声慢》教案9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