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词二首
|
查询作品教学案例的详细结果
|
授 课 计 划 章节 课题沁园春•长沙 第一课时年班 月日 教学目的: l.了解词的一般常识。 2.了解两首词的写作背景。 3.掌握重点字词。 4.学习以生动精炼的语言表达感情的写作特点。 5.认真领会两首词的意境。 6.训练学生诵读能力。 7.训练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领会诗歌宏阔的意境。 8.感受革命前辈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激发学生奋发向上,树立远大理想。重点:(1)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领会诗歌宏阔的意境,感受毛泽东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2)对比手法运用。 难点:理解:词人写的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词里的那种萧杀、感伤的“悲秋”情调。 关键: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 2.抓住词中精当、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所描绘的意象,突破重点。3.补充有关文艺理论知识及例子并结合背景知识和作者早年的经历突破难点. 教具及教学辅助活动:范读带、配乐带 教学方法:诵读入境,欣赏诗意;联想比较,鉴赏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谈起中国诗歌传统,人们总是喜欢把诗经楚辞汉赋相提,唐诗宋词元曲并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0 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诗人——毛泽东。 毛泽东用古典诗词形式写现代精神。他的诗词,记录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生活,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他生前同意并公开发表的诗词有 39 首,其中,以“沁园春”为词牌的长调( 91 字以上)只有两首。初中我们学习了《雪》,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长沙》。 2、或者:自古文人多悲秋。“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服”是张继笔下的秋天,“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王维心目中的秋天;“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王勃笔下的秋天;“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是刘禹锡笔下的秋天;“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晏殊笔下的秋天……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一代伟人毛泽东给我们描绘的秋景,一同走进这位伟人的心田。教学方法及调控
教师用学生熟知的人物引起兴趣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授 课 计 划 教学过程: 二 、简介词的知识:词,又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有词牌,又称词调。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沁园春: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三.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 要点归结: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据《湖南全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日刊》载:“毛先生泽东……去岁回湘养病,曾于湘潭衡山一带,从事农民运动……后为赵恒惕所知,谋置先生于死地。先生闻讯,间道入粤。”(注:赵恒惕,湖南军阀) 四.指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意 要点归结:上阕写眼前的景物和心中的所思——谁主沉浮;下阕追忆往事,表现青年时代的革命精神和远大理想。上阕由“立”到“看”再到“问”,下阕由“忆”到“记”,思路清晰,情贯全词。 五、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活动设计1]根据《沁园春•雪》的思路与层次,要求学生先找出显示本词思路的关键词,再尝试理清本词的思路层次。 要点归结: 关键词:立、看、怅、问、忆、记 思路层次:“立”、“看”明写江山的壮丽和万类的自由自在,“怅”、“问”暗写反动派的飞扬跋扈和人民的灾难深重,由此过渡到回忆起曾并肩战斗的友人,激起革命者的历史责任感。 【活动设计2】对本词的上、下阕的重点词句作赏析性点拨,突破重难点。 要点归结:(说明:点拨的深浅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但一定要组织学生反复诵读,要把握住关键词语,在吟诵中体味这首词的博大深远的意境。同时应通过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发讨论)教学方法及调控
学生结合语文基础知识手册自读记忆,教师指导记忆的重点。
指名学生口头介绍词作背景,亦可朗诵自己喜欢的毛泽东的诗词。教师相机补充。
抽查学生朗读,教师纠正读音并作点评,指导学生把握文意。
学生先找出显示本词思路的关键词,再尝试理清本词的思路层次。
授 课 计 划 教学过程: 【点拨】①“看”字总领至“万类霜天竞自由”,“恰”字总领至“粪土当年万户侯”。 ②本词的上片描写了一幅湘江秋景图,通过寒秋、霜天(气候)、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竞自由)等意象,形象地表现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对当时革命命运的关注,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深切感受。 (补充讲解:把握意象,可以从释句入手,释句则应从理解字面意思入手,抓住富有表现力、含有丰富意蕴的关键词和关键句来分析,尽量做到抽象的诗句能够阐释,含蓄的句子能够解释。在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把握意象,还应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凭着联想和想像,补充字面所没有或作者有意省略的细节,揣摩语句的言外之意,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并感受之,领略之,品味之。) ③作者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写景: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近观江中,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仰视长空,雄鹰展翅高飞;俯察水底,鱼儿轻快地畅游。这几组景物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④富有表现力的词句: 万山:写出山之多;层林:写出林之密;红遍:写出红之广;尽染:写出染之遥;漫江:写出水之盛;碧透:写出水之清;鹰击:写出鹰飞的矫健;鱼翔:写出鱼游的轻快。万类霜天:可见诗人视野的开阔;竞: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词句,为我们描绘了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立体的寥廓万里、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高远的深秋境界,体现了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教学方法及调控
学生自主探究后,组织学习小组进行研讨交流,教师予以相机点拨。 板书: 毛泽东诗词二首 沁园春•长沙
立、看、怅、问、忆、记
教学后记:学习这首词,要反复诵读,体会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析词中的“立、看、遍、染、透、争、击、翔、竞、怅、问、忆、恰、挥斥、指点、激扬、粪土、击、遏”等关键词语,体会、鉴赏词中所描绘的意象,并领会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及其作用。
授 课 计 划 章节 课题沁园春•长沙 第二课时年班 月日 教学目的: l.了解词的一般常识。 2.了解两首词的写作背景。 3.掌握重点字词。 4.学习以生动精炼的语言表达感情的写作特点。 5.认真领会两首词的意境。 6.训练学生诵读能力。 7.训练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领会诗歌宏阔的意境。 8.感受革命前辈的博[1] [2] [3]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作品教学案例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毛泽东词二首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
下一篇文章: 中国当代诗歌三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