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语文 >> 六年级下学期 >> 作品教学案例 >> 正文

 

《失街亭》教案

查询作品教学案例的详细结果

确山一高 肖伟锋

教学目标:

人物形象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西江月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卷首词)

二、解题

1.介绍罗贯中

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2.介绍《三国演义》

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最完整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3.介绍与课文有关的内容。

第九十五回是“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

第九十六回是“孔明挥泪斩马谡,周鲂断发赚曹休”。

三、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自读课文,要求:

用章回体形式给给课文四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孔明分兵拒司马,马谡奉命守街亭

司马设伏取蜀兵,马谡大意失街亭

亡羊补牢时已晚,发号施令别打算

赵云神勇保军资,孔明挥泪斩马谡

四、讨论交流

“失街亭,谁之过?”要求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加以说明。

示例:

(一)“马谡说”――刚愎自用、麻痹轻敌

Ⅰ.理由

1.他人评介

司马懿――“徒有虚名,乃庸才耳?”

刘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2.自我展示

①开端(马谡领命)【语言】

狂妄自大、目空一切――“…颇知兵法…岂不能守”∕“…有何惧哉?”

②高潮(街亭失守)【神态】

“笑”的对象“笑”的原因“笑”的内涵人物特点

诸葛亮周密部署

重兵把守笑丞相多心

魏兵怯弱麻痹轻敌

自视甚高

王平王平建议笑王平女子之见,庸碌无能纸上谈兵

刚愎自用

司马懿司马巡哨笑司马时运不佳,胆小怯弱骄狂自大







Ⅱ.小结

马谡失误,误扎了营盘;马谡失察、失谋、失随机应变,导致失了战略要地,失了性命,失了蜀方的大业。

(二)“诸葛亮说”――识人不深用人不当

Ⅰ.理由

1.内外置评

司马懿感叹:“…如何不误事?”

诸葛亮自责:“…吾之过也”∕“…深恨己不明…”

2.采取措施

没看到马谡缺乏作战经历,可为良谋而难作良将;也没有对马谡受命时流露出来的骄狂情绪加以注意,终酿成大错。

Ⅱ.小结

诸葛亮失察,误用了马谡,失去了用人的正确尺度,失去了正确的决策,失去了军事家、政治家应有的明智。真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

五、探究性阅读

1.怎样看待理解马谡自缚请罪这一情节?

明确:①马谡后悔,勇于承担责任;

②对马谡的嘲讽;

③博得同情,逃脱罪责。

2.马谡骄傲轻狂,失去街亭,理应当斩,可诸葛亮为什么还“三哭”呢?

明确:

挥泪——显示其对人才的爱惜;

流涕——内心矛盾,既爱惜马谡,又不得不处置马谡;(无奈)

大哭——有负先帝重托,未听先帝遗嘱。(悔恨)

通过诸葛亮的“三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深明大义、纪律严明、敢于自责的人物形象。

3.从马谡和诸葛亮身上,你能借鉴到什么?

明确:

①凡事要从实际出发,不可死搬教条。

②处理事务要善于纳言,不可狂妄自大。

③在矛盾面前要知己知彼,深思熟虑。

④赏罚要严明,执法要严肃。

⑤用人时要尽可能做到全面而准确地考虑。

六、课文总结

《失街亭》是《三国演义》众多精彩故事中的一个。通过学习本文,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貌。它“文不甚深,言不甚俗”,雅俗共赏,描写精湛,人物传神,善写战争,结构宏大。《三国演义》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





作者邮箱: xiaoxiao7910@126.com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作品教学案例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失街亭》教案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古瓷器》教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3
    《再别康桥》说课
    《再别康桥》说课
    《祸兮福兮》教案
    《神游物外》教案
    《论民本》教案
    《论修身》教案
    《百年孤独》教学设计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三石榴》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案例
    劝学
    七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探索月…
    《黄河颂》教案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案3
    《一剪梅》《声声慢》比较阅读教案
    <<荒岛余
    《娓娓与喋喋》教案
    《四竹溪记》教案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巴金《短文两篇》之五(日.月)
    巴金《短文两篇》《日·月》之二
    《长亭送别》教案1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设计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7
    《项脊轩志》教案1
    《阿Q正传》教案设计1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2
    《柳叶儿》教学设计
    评《泰坦尼克号》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古诗苑漫步
    说数
    《渔父》课堂实录
    《逍遥游》教学设计1
    《我的叔叔于勒》
    五柳先生传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互动…
    故都的秋
    《项脊轩志》教案1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研究课——电视散文教学设计
    青春成长教学设计——个性化作文
    《边城》教案
    秋水
    《冰心:巴金这个人》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细柳营》教学设计
    离骚
    我很重要
    《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外国诗二首(二)》(帆、信天翁)…
    《鸟啼》简案
    “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
    华罗庚
    我的回顾
    赤壁赋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中国当代诗歌三首
    小作文训练:感受尘世的幸福
    写人记事类作文写作指导
    《外国诗二首(三)》(老虎、豹-在巴…
    语文活动课 给编创人员出点子
    赤壁赋
    长亭送别
    《雷雨》教案
    《鸿门宴》教学实录
    我教《烛之武退秦师》
    《老王》自主学习方案
    《老王》教学实录(发散思维课)
    胡同文化
    项脊轩志教案设计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实录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教学设计示…
    外国诗二首(《送娘曲》,《我独自漫游…
    读《鲁滨逊漂流记》教案
    《谈中国诗》教案2
    《论雅俗共赏》教案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与朱元思书
    陈奂生上城
    《老王》教案设计11
    《春末闲谈》教案
    《风赋》教案
    必修二教案全集
    《雷雨》教案
    《归园田居》教案
    《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
    哀江南
    柳叶儿
    老王
    阿Q正传(节选)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教案及赏析
    《蒹葭》教案设计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堂教学…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阿房宫赋》教案5
    《滕王阁序》教案
    《书愤》教案
    《英雄潇洒走苍穹》教案2
    项链

    专题《苏教版八(下)“鸟”专题——…
    毛泽东词二首
    《流行服饰的非理性》说课材料
    语文版《元曲五首》教案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风赋》教案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教学设计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4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教案
    《山地回忆》教案
    《宝黛初会》教案
    《登快阁》简析
    《雷雨》教学实录及评点
    第二章 《诗经》
    语文版《我的回忆》教案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第二单元记叙…
    《双语言时代》教案
    庄暴见孟子
    《感受父爱》作文课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实录
    《红楼梦》判词研究
    马嵬
    <<端午的鸭蛋>>汪曾祺
    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爱”
    《邻居们》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说课稿
    颂歌的变奏
    指南录后序
    五人墓碑记
    米洛斯的维纳斯
    苏教版《品质》教案
    《秋水》最新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3
    《雷雨》教学设计2
    《报任安书》(节选)课堂实录
    综合性学习复习专题:《人与自然》说…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邹忌讽齐王纳谏
    《论厄运》《直面苦难》课堂教学实录
    《墙上的斑点》教学设计
    祖国山川颂
    邓稼先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长江三峡
    肖邦故园
    肖邦故园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反思
    《居里夫人传》教案
    魔鬼藏在细节之中——《鸿门宴》研究…
    综合性学习复习专题:《人与自然》说…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说课稿
    《滕王阁序》教案14
    《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5
    《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4
    《雨霖铃》微型教案
    《声声慢》教案10
    林黛玉进贾府
    哲理散文写作方法
    《人们如何作出决策》教案
    端午的鸭蛋
    《石头城》教案1
    《赤壁赋》教案7
    《后赤壁赋》教案及教后记
    《谏吴王书》教案
    《原君》教案
    《与高司谏书》教案
    《后赤壁赋》教学设计个案
    第二节 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
    《声声慢》教案9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