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语文 >> 六年级下学期 >> 作品教学案例 >> 正文

 

《蒹葭》教案设计

查询作品教学案例的详细结果

蒹葭》教案设计 
   
 
蒹葭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教学重点:
       1.背诵诗歌,领会诗的情感。
       2.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教学方法:
         讨论,点拨
教学媒体:
        使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用诗歌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又称“诗三百” 。
         我们谈到《诗经》,就少不了要提到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诗的不同体制,赋、比、兴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包括十五国风、大雅、小雅、周颂、鲁颂、商颂)。风多是各地民歌,雅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对于《诗经》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宋代的朱熹是这样解释的:“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用我们现在的话通俗一点解释就是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烘托。
         三.朗读欣赏
         (一)听录音播放
          要求学生:
           1.找出韵脚字
           2.给生字注音
           (二)教师指导
           (三)配乐,让学生朗读
            要求学生体会诗的感情,读出诗的感情。
         四.诗意理解
          1.教师讲解疏通诗中重点词语。
          2.学生发挥联想想象,谈谈第一节诗的大意,再现诗的美丽面和优美意境。
          3.教师点拨(诗歌大意投影显示)
         五.分析诗歌
         问题1:刚才我们听了课文录音,并且又配乐朗读了这首诗,应该对诗歌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把握。哪位同学谈谈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渺远迷茫,忧郁缠绵,怅惘感伤。
         追问:诗人为什么迷茫忧郁感伤呢?
         明确:渴慕倾心于伊人,执著地追求,不怕道路的艰险,然而伊人却宛在水中央,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求而不得,故苦闷感伤忧郁。
         问题2:诗歌中哪一些诗句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明确:“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这一些诗句都 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道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艰险。 然而尽管道路曲折艰险,诗人却仍然“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为了伊人,上下求索追寻,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表达伊人在望,然而却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怅惘忧郁苦闷情怀。
        问题3:诗歌中哪一些诗句描写了景物?所写景物有怎样的特点?写景有什么作用?
         明确: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 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总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造成了一种渺远迷茫的意境。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忧郁感伤的情怀。
         追问:本诗要歌咏的是渴慕伊人,求而不得的感伤情怀,然而却先先言它物,先写景,以景衬情,这属于《诗经》的哪一种表现手法?
         明确:  起兴手法。和“关关雎鸠,在河之州”一样,都是写景起兴。
         问题4:这首诗一共三节,大家比较一下这三节诗,看能不能发现什么特点?
         明确:二三节诗是第一节诗的反复,只在押韵的地方换了几个字而已。这是一种重章叠唱的方法。《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唱的方法来抒发感情,我们现在的诗歌也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追问:采用重章叠唱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回旋反复,可以增强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更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作品教学案例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蒹葭》教案设计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古瓷器》教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3
    《再别康桥》说课
    《再别康桥》说课
    《祸兮福兮》教案
    《神游物外》教案
    《论民本》教案
    《论修身》教案
    《百年孤独》教学设计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三石榴》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案例
    劝学
    七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探索月…
    《黄河颂》教案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案3
    《一剪梅》《声声慢》比较阅读教案
    <<荒岛余
    《娓娓与喋喋》教案
    《四竹溪记》教案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巴金《短文两篇》之五(日.月)
    巴金《短文两篇》《日·月》之二
    《长亭送别》教案1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设计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7
    《项脊轩志》教案1
    《阿Q正传》教案设计1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2
    胡同文化
    评《泰坦尼克号》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古诗苑漫步
    说数
    《渔父》课堂实录
    《逍遥游》教学设计1
    《我的叔叔于勒》
    五柳先生传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互动…
    故都的秋
    《项脊轩志》教案1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研究课——电视散文教学设计
    青春成长教学设计——个性化作文
    《边城》教案
    秋水
    《冰心:巴金这个人》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细柳营》教学设计
    离骚
    我很重要
    《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外国诗二首(二)》(帆、信天翁)…
    《鸟啼》简案
    “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
    华罗庚
    我的回顾
    赤壁赋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中国当代诗歌三首
    小作文训练:感受尘世的幸福
    写人记事类作文写作指导
    《外国诗二首(三)》(老虎、豹-在巴…
    语文活动课 给编创人员出点子
    赤壁赋
    长亭送别
    《雷雨》教案
    《鸿门宴》教学实录
    我教《烛之武退秦师》
    《老王》自主学习方案
    《老王》教学实录(发散思维课)
    林黛玉进贾府
    项脊轩志教案设计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实录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教学设计示…
    外国诗二首(《送娘曲》,《我独自漫游…
    读《鲁滨逊漂流记》教案
    《谈中国诗》教案2
    《论雅俗共赏》教案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与朱元思书
    《失街亭》教案
    《老王》教案设计11
    《春末闲谈》教案
    必修二教案全集
    《流行服饰的非理性》说课材料
    《雷雨》教学实录及评点
    《雷雨》教案
    《归园田居》教案
    《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
    哀江南
    柳叶儿
    老王
    《风赋》教案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堂教学…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第二单元记叙…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教案及赏析
    《阿房宫赋》教案5
    《滕王阁序》教案
    《书愤》教案
    《英雄潇洒走苍穹》教案2
    项链

    毛泽东词二首
    阿Q正传(节选)
    语文版《元曲五首》教案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风赋》教案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教学设计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4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教案
    《山地回忆》教案
    《宝黛初会》教案
    《登快阁》简析
    《柳叶儿》教学设计
    第二章 《诗经》
    语文版《我的回忆》教案
    专题《苏教版八(下)“鸟”专题——…
    《双语言时代》教案
    庄暴见孟子
    《感受父爱》作文课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实录
    《红楼梦》判词研究
    马嵬
    <<端午的鸭蛋>>汪曾祺
    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爱”
    《邻居们》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说课稿
    颂歌的变奏
    指南录后序
    五人墓碑记
    米洛斯的维纳斯
    苏教版《品质》教案
    《秋水》最新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3
    《雷雨》教学设计2
    《报任安书》(节选)课堂实录
    综合性学习复习专题:《人与自然》说…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邹忌讽齐王纳谏
    《论厄运》《直面苦难》课堂教学实录
    《墙上的斑点》教学设计
    祖国山川颂
    邓稼先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长江三峡
    肖邦故园
    肖邦故园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反思
    《居里夫人传》教案
    魔鬼藏在细节之中——《鸿门宴》研究…
    综合性学习复习专题:《人与自然》说…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说课稿
    《滕王阁序》教案14
    《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5
    《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4
    《雨霖铃》微型教案
    《声声慢》教案10
    陈奂生上城
    哲理散文写作方法
    《人们如何作出决策》教案
    端午的鸭蛋
    《石头城》教案1
    《赤壁赋》教案7
    《后赤壁赋》教案及教后记
    《谏吴王书》教案
    《原君》教案
    《与高司谏书》教案
    《后赤壁赋》教学设计个案
    第二节 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
    《声声慢》教案9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