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语文 >> 六年级下学期 >> 作品教学案例 >> 正文

 

综合性学习复习专题:《人与自然》说课案

查询作品教学案例的详细结果


三里畈初中盛燕芹

设计依据:语文课应该加强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通过一些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听、说、读、写的能力。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安排了此次语文综合性学习复习课。本次课是将七至九年级整套新教材中设置的36个综合性学习活动进行整合,归纳出人与自然这一专题而设计的复习课。
教材分析:本次课是复习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关自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即七年级上册的《感受自然》、七年级下册的《黄河,母亲河》、八年级上册的《莲文化的魅力》、八年级下册的《寻觅春天的足迹》、九年级上册的《雨的诉说》。这些综合性学习活动都与自然紧密联系,学生在搜集材料中涉猎了大自然的许多方面,与大自然进行了沟通对话。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可以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学情分析: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习中的一种新生事物。本次课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复习课,这类试题的特点在于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在占有给定资料的前提下,进行探究发现,最终形成自己的体验。这也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对研究性学习的解释: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它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因此,对这项内容的复习首先要学生认识这类问题的特点,把握解决这类问题的规律,最后结合各种类型的练习题进行巩固训练。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复习课的组织、实施,引导学生走进自然,了解自然,体验自然;帮助学生认识到自然与我们的生活之间的联系,体悟自然的生命和灵性,欣赏自然中的诗情意,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生活情趣,借此将关爱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潜移默化地浸润在心灵深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会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整体发展。通过对本块知识的集中复习,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给定的材料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最终形成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通过典型示例、练写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应考。设计流程分为三步:技法指导——实例演练——练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技法指导:
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师引入综合性学习复习专题:人与自然。
2、从以下角度引导学生谈谈从《感受自然》、《黄河,母亲河》、《莲文化的魅力》、《寻觅春天的足迹》、《雨的诉说》这些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你获得的对自然的感悟和体验。
①你积累的跟大自然有关的诗词、成语、格言、精美语句。
②你为家乡风景名胜所写的宣传语或解说词。
③你从大自然中获得的启示、思考等。
3、师向学生解说综合性学习活动考查的方向及解答方法。
⑴积累篇:这一类习题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要求学生去积累相关素材,形成一定的文化积淀,搜集积累的内容主要包括与活动相关的作品、人物、作家、名句、成语、格言、故事等。
⑵研究篇:这一类习题旨在考查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步骤以及制订方案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解答这类题型时要明确计划、方案、报告这些应用文体的写作格式,并能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内容、名称和主题。
⑶筛选篇:这一类习题旨在锻炼学生从材料中筛选信息的能力,一般会设置图片或诗文信息,要求学生给图配文或给文配图。解答时要注意把握意境,筛选出最恰切的内容来搭配。
⑷综合篇:这类习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能力,学生能根据已经掌握的资料或示例进行综合探究,形成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解答时既要对资料或示例进行综合,还得尽力展示自己的语言功底。
⑸发现篇:这类习题旨在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关注。解答时要注重体现个性,体现创新,表述要条理清楚,语言通顺,言之有理。
二、实例演练:
老师通过典型例题对学生的解答思路作引导,提高学生解答此类问题的能力。
例题1: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界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更而显得异常美丽。来吧,同学们,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走过四季,让我们看风景去!
1、学校团支部组织“走进大自然”活动,请你设计这次活动的主要过程。
2、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欣赏了美景,纷纷用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名篇来抒发内心的感慨,那么你也会不甘人后吧?请你打开你的知识库,分别从四季的角度挑几句与大家分享,并选取你最喜爱的一句加以品析。
春:                                            (作者:              )
夏:                                            (作者:              )
秋:                                            (作者:              )
冬:                                            (作者:              )
品析:                                                                
3、在这次活动中,还开展了“谁不说咱家乡美”的比赛。黄冈多美景,如东坡赤壁、罗田天堂寨、麻城龟山等。请以你最喜欢的家乡风景为对象,选择一个季节去尽情的描绘,写出你的感觉,并让它成为你的家乡对外宣传的明信片,让它走出家乡,名扬天下。要求60字左右。
例题2:
很多城市都有着自己的都市精灵,而昆明的小天使,就是每个冬季都如期而至的红嘴鸥。在泛蓝天幕上飞翔的洁白海鸥,就是这个温暖春城的美丽徽章。
请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综合性学习任务。
材料1  红嘴鸥(俗称海鸥)主要在欧洲和亚洲北部繁殖,在亚洲中南部直到印度、菲律宾越冬。昆明正好位于红嘴鸥的迁徙路线上。自1 985年成群海鸥入昆以来,每年飞到昆明的海鸥,数量从最初的不足1万只,增加到2万至2万5千只左右,最多的2001年达到3万3千只。根据昆明鸟类协会进行的鸟类环志调查表明,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海鸥是两次以上返回昆明越冬。
材料2  1985年12月12日,昆明市政府公布了保护海鸥的通告。
2005年10月27日,在纪念海鸥入城20周年的系列活动中,《都市时报》发出为“海鸥老人,,塑像的倡议,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背景链接:海鸥老人——一位普通的老人。他把自己晚年的感情生活全部献给了海鸥。每天一大早,他就要步行十几公里去翠湖等待海鸥,用自己微薄的退休工资购买饲料喂海鸥。天天坚持,月月如此。直到海鸥飞离。后来,他去世了。人们把他的遗像放在湖边,纪念他。海鸥围绕他的遗像飞舞,久久不愿离去。)
2005年11月,经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批准,昆明被命名为“巾国红嘴鹇之乡”。
材料3  1985年12月12日,昆明市政府公布了保护海鸥的通告。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作品教学案例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综合性学习复习专题:《人与自然》说课案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古瓷器》教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3
    《再别康桥》说课
    《再别康桥》说课
    《祸兮福兮》教案
    《神游物外》教案
    《论民本》教案
    《论修身》教案
    《百年孤独》教学设计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三石榴》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案例
    劝学
    七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探索月…
    《黄河颂》教案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案3
    《一剪梅》《声声慢》比较阅读教案
    <<荒岛余
    《娓娓与喋喋》教案
    《四竹溪记》教案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巴金《短文两篇》之五(日.月)
    巴金《短文两篇》《日·月》之二
    《长亭送别》教案1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设计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7
    《项脊轩志》教案1
    《阿Q正传》教案设计1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2
    胡同文化
    评《泰坦尼克号》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古诗苑漫步
    说数
    《渔父》课堂实录
    《逍遥游》教学设计1
    《我的叔叔于勒》
    五柳先生传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互动…
    故都的秋
    《项脊轩志》教案1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研究课——电视散文教学设计
    青春成长教学设计——个性化作文
    《边城》教案
    秋水
    《冰心:巴金这个人》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细柳营》教学设计
    离骚
    我很重要
    《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外国诗二首(二)》(帆、信天翁)…
    《鸟啼》简案
    “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
    华罗庚
    我的回顾
    赤壁赋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中国当代诗歌三首
    小作文训练:感受尘世的幸福
    写人记事类作文写作指导
    《外国诗二首(三)》(老虎、豹-在巴…
    语文活动课 给编创人员出点子
    赤壁赋
    长亭送别
    《雷雨》教案
    《鸿门宴》教学实录
    我教《烛之武退秦师》
    《老王》自主学习方案
    《老王》教学实录(发散思维课)
    林黛玉进贾府
    项脊轩志教案设计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反思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教学设计示…
    外国诗二首(《送娘曲》,《我独自漫游…
    读《鲁滨逊漂流记》教案
    《谈中国诗》教案2
    《论雅俗共赏》教案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与朱元思书
    《失街亭》教案
    《老王》教案设计11
    《春末闲谈》教案
    必修二教案全集
    《流行服饰的非理性》说课材料
    《雷雨》教学实录及评点
    《雷雨》教案
    《归园田居》教案
    《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
    哀江南
    柳叶儿
    老王
    《风赋》教案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邻居们》教案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第二单元记叙…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教案及赏析
    《阿房宫赋》教案5
    《滕王阁序》教案
    《书愤》教案
    《英雄潇洒走苍穹》教案2
    项链

    毛泽东词二首
    阿Q正传(节选)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堂教学…
    《蒹葭》教案设计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风赋》教案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教学设计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4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教案
    《山地回忆》教案
    《宝黛初会》教案
    《柳叶儿》教学设计
    第二章 《诗经》
    语文版《我的回忆》教案
    专题《苏教版八(下)“鸟”专题——…
    《人们如何作出决策》教案
    《双语言时代》教案
    庄暴见孟子
    《感受父爱》作文课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实录
    《红楼梦》判词研究
    马嵬
    <<端午的鸭蛋>>汪曾祺
    《登快阁》简析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实录
    肖邦故园
    颂歌的变奏
    指南录后序
    五人墓碑记
    米洛斯的维纳斯
    苏教版《品质》教案
    《秋水》最新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3
    《物种起源》导言·说课稿
    邹忌讽齐王纳谏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端午的鸭蛋
    《报任安书》(节选)课堂实录
    《论厄运》《直面苦难》课堂教学实录
    《墙上的斑点》教学设计
    祖国山川颂
    邓稼先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长江三峡
    哲理散文写作方法
    《雷雨》教学设计2
    《居里夫人传》教案
    综合性学习复习专题:《人与自然》说…
    魔鬼藏在细节之中——《鸿门宴》研究…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说课稿
    《滕王阁序》教案14
    《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5
    《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4
    《雨霖铃》微型教案
    《声声慢》教案10
    陈奂生上城
    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爱”
    语文版《元曲五首》教案
    肖邦故园
    《石头城》教案1
    《赤壁赋》教案7
    《后赤壁赋》教案及教后记
    《谏吴王书》教案
    《原君》教案
    《与高司谏书》教案
    《后赤壁赋》教学设计个案
    第二节 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
    《声声慢》教案9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