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则千方百计地引导孩子重视课本。多么尖锐的现实矛盾!然而,在文章的最后,当儿子拿到金牌,妈妈问他为什么想得金牌到日本去时,儿子的回答却是“日本的游戏机最好玩了,我去了就可以买一台回来啊”。原来儿子的“一心一意”“严肃认真”竟是为了一台游戏机!这里,作者成功地运用了“蓄放”的手法。如果说全文的母子之争是一种“积情蓄势”,那么结尾的陡然一转,则是开闸放水。 记叙文要在“尺水”中“兴波”,方法当然不止以上几种,而且一篇文章中往往也不止用到一种方法。但是我们既要避免平铺直叙,又不能故弄玄虚,否则,过犹不及,甚至会弄巧成拙。
作文题目:人们常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请根据这句话展开丰富的联想,以这句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不少于800字。
书王的传说 “羲之之书晚乃善。” —唐•曾巩 羲之临池苦练书法十数载,不见成效。他非常苦恼。面对着屋后的池水,一池因他天天洗笔而被染得漆黑如墨的池水,他仰天长叹:为什么,为什么我这般勤奋,前代大师们的字帖我千百遍的苦苦临摹,篆隶行草,烂熟于心,可我的字仍然不见起色?难道我王羲之还不够用功,还不够勤勉吗? 墨池可以为我作证。 望着墨池,羲之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智商。莫非我王羲之生性驽钝,智力低下,不是一块练书法的材料? “不!”一个声音从灵魂深处蹦出来。 羲之想起自己小时候学习写字的事来——那是他第一次在先生的面前磨墨铺纸,握管运毫。先生转到他的背后,冷不丁伸出大手要抽他的笔,由于王羲之笔握得紧,先生没能抽走他手中的笔。“要得,”先生高兴地对羲之的父亲说,“这孩子握笔有劲,是块练字的好材料,将来定成大器!”而今,一晃十几年,先生那充满期许的目光清晰如昨。可是自己依旧还在书法的宫殿中打转,毫无建树。连妻子也不乏讥刺挖苦,对自己的努力几乎不再抱任何希望了。 放弃吗?王羲之心有不甘。不!就连眼前这一池墨水也不会同意。 这是一个崇尚书法的民族,这是一个以书法为时尚的时代。羲之对书法的痴迷,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书法是他生活的全部;他的世界里只有书法。晚上,羲之躺在床上,还是和往常一样,把妻的背当纸,练起了书法。这一回,他的妻不耐烦了,很生气地说:“去去去,人各有体,在你自己的身上去练吧。” 妻的话有口无心,但对于有心练书的丈夫却有如暮鼓晨钟,有如醍醐灌顶。王羲之出声如吼地对自己说—— “对,你说得对极了。人各有体,奈何学人?”羲之兴奋地从床上跳下来,像一个着了魔的疯子,“告诉你,献之他妈,你刚才说‘人各有体’,给了我极大的启发。人各有体,想我王羲之十几年来苦练书法,不能进步,症结就在于只知道临摹大师,只知道在大师的窠臼中打转转,完全没有自己的特点。艺术贵在创新。一味模仿大师,结果不仅丢掉了自己,也不可能超越大师。这世界上有谁见过两片相同的叶子?先哲有言:学我者死!从今往后,我必须写出我王羲之的风格特色来,还先生一个夙愿,给书坛一个震撼!” 第二天,羲之将书桌上所有前代大师的各种字帖统统撤走并束之高阁。 一个伟大的书法家从此诞生了! 王羲之¬——书王的大名从此流芳百世!
上一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