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X >>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 正文

 

传统文化借力流行文化

传统文化借力流行文化   朱立毅 方益波       回眸2004年,发生在传统文化界一些事情令人关注:以古韵词曲的反复吟唱征服现代人的香港著名音乐人黄霑辞世,引起了国内乐坛的震动;台湾知名作家白先勇等人所创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火爆海峡两岸;“女子十二乐坊”手执古筝、琵琶和二胡等中国民族乐器,在日本和美国等海外市场制造神话……

  然而,中国传统文化搭乘流行文化快车的努力并不是到处都能收获掌声张艺谋在雅典奥运会的“八分钟”演出甚至让人们发出了“民乐想迷老外,只能靠穿短旗袍?”的质疑。传统文化搭流行文化车,火了,也让人困惑。

  两千六百多年前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师襄和伯牙弹奏的琴曲感动了飞禽走兽;《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焚香奏琴,一曲“空城计”吓退了十万敌军;大观园里,林黛玉轻抚琴弦,诉说年少的多愁……千百年来,古琴一直作为中国士大夫高尚节操的象征,在“不焚香不沐浴不能演奏”等各种禁忌中,徘徊于文人墨客的身边。

  不过现在,古琴正走出书斋,走向大众。2004年冬的杭州西子湖畔,在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周年的演奏会上,台下座无虚席。中国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徐匡华的压轴之作《平沙落雁》使近千名观众为之动容。

  “如果只有几个文人在书房里摆弄古琴,它就肯定没有生命力,”88岁的徐匡华说,“事实上,培养大量的爱好者才是弘扬古琴艺术的关键。”

  这位老人曾在著名导演张艺谋的电影《英雄》中扮演一名仙风道骨的盲人琴师,影片中,两大武林高手对决,而老人却在大雨中孤傲地顾自抚琴,清雅高古的独特琴声时而舒缓,时而激昂……

  《英雄》在海内外热映之后,一股“古琴热浪”随之袭来,来自国内甚至韩国、美国等海外的人们来到徐匡华担任名誉社长的西湖琴社求教。与此同时,一些热门的电视剧,如《大明宫词》、《笑傲江湖》也在剧中展示古琴艺术的魅力。古琴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

  成立一年多的浙派琴筝艺术中心已先后在浙江的杭州、宁波、温州和湖州等地设立了13家分支。艺术中心主任徐君跃发现,来这里参加培训的人中,把古琴作为谋生手段的只是极少数,生活水平相对较高的商人和公务员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与古琴一直“藏于深山”的状况不同,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曾在历史上风靡一时,但却因为程式老套、内容陈旧的“保守姿态”无法吸引人们的关注。早于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就遇到了这样的困惑。

  “有青春的演员往往技艺不高,而有技艺的演员又青春不在,”67岁的台湾知名作家白先勇说,“因此以'才子佳人'为主要题材的昆曲很难得到新生市场的青睐。”

  从2003年4月开始,白先勇集合海峡两岸既有国际观、又有深厚国学修养的优秀艺术家,抛弃昆曲长期以来只有资深老演员才能担当主角的传统,启用年仅20多岁的演员扮演《牡丹亭》中的“柳梦梅与杜丽娘”。此后,该剧陆续在台北、香港、苏州和杭州演出,所到之处场场爆满。“他们年轻漂亮,看上去就美,”白先勇说,“只有美,视觉才不会倦怠。”

  然而,仅仅依靠艺术上的成功,还无法真正挽回中国传统文化市场日益萎缩的局面。“正如娱乐大片《英雄》和古琴的成功结合,在当下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旦被巧妙地运用在电影电视等流行文化的舞台上,往往就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中国古代审美文化博士、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易容副教授指出,“但更为重要的是,恰到好处地运用传统文化的精髓,表现出这些流行文化回归古典、提高自身品味的态势。”

  刚刚辞世的香港著名音乐人黄霑被称为“香港流行文化的代表”。有评论指出,黄霑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将自己深厚的古文功底穿插应用到流行歌曲的创作中。黄霑一生创作的众多流行音乐流露出浓郁的中国文化味道,他创作的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主题歌“逐四方,沙漠苍茫,哪惧雪霜扑面”等歌词被人们广泛传唱。

  值得注意所是,黄霑的代表作──电影《笑傲江湖》主题歌《沧海一生笑》的歌词完全以古代汉语写成,而主旋律就是中国古代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古韵词曲的反复吟唱征服了在现代白话文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的去世,成为中国流行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

  香港著名作家董的散文近年在中国大陆日益流行,尽管他用白话文写作,但是文章的内容和气质,充满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古典情怀;台湾漫画家蔡志忠用漫表现《论语》等中国古代典籍,成为两岸三地流行文化的一道特殊风景。

  将中国传统文化“大众化”并获得到了巨大成功的,还有一群年轻的大陆女孩。她们手执古筝、琵琶和二胡等中国民族乐器,在日本和美国等海外市场制造神话。她们在日本推出的专辑《奇迹》数周内售出170万张,高居排行榜首位;在美国发行的首张专辑《东方动力》连续11周获得美国唱片工业协会国际类销售排行榜冠军。

  这个名为“女子十二乐坊”的乐队拥有的巨大号召力,使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追捧:乐队所使用的中国传统乐器二胡竟在日本卖得断档,而东京权威音乐杂志更是称这个乐队“扭转了中日文化的贸易平衡”。

  然而,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努力并不是到处都能收获掌声。张艺谋在雅典奥运会的演出成为一段时间以来舆论争议的焦点:一群穿着短旗袍、露出大腿的女孩蹦蹦跳跳地演奏历来崇尚含蓄美的中国民乐。此后在中国的不少民间演出中都开始出现类似风格的表演。

  有不少评论家认为,这反映了中国的艺术家们试图让传统文化融入国际潮流的努力。但他们发问说,“旗袍要露到什么份儿上”才能让西方人更喜欢这些女孩子演奏的音乐?

  “正如古琴不适宜弹奏《喜洋洋》、琵琶不适宜演奏《广陵散》,中国传统文化需要运用在特定的题材中,”易容博士说,“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大众化'、可以'国际化',但问题提关键是不能将其随心所欲地运用。”

  “全球化的实质是西方强势文化利用科技的优势,把他们的文化向全球推广,这就更需要各民族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保护住自己的传统文化,”被戏称为“昆曲义工”的白先勇说,“在通讯技术手段高度便捷的今天,理性与审慎对坚持传统文化尤为重要。”

  “她不但有自强的力量,而且有兼容的气度、灵变的智慧,”2004年9月,包括许嘉璐、季羡林、任继愈和王蒙在内的几十名学者在一份文化宣言中指出,“华夏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至今仍是全体中国人和海外华人的精神家园、情感纽带和身份认同。”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传统文化借力流行文化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充满活力的新词新语
    《汉语新词语与社会生活》简介
    近5年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的特点
    当代传媒中的网络文化与电视批评
    让流行文化成为孩子的佳肴
    阶层化和小众化:青年流行文化现象的…
    关于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进课堂
    《新词语词典》囊括10年热点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学法指导
    《新语词》简介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有关资料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学设计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学设计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学杂谈
    好课可以预设,佳境要靠智慧
    不妨给网络语言以宽容
    该不该为网络语言正名
    网络语言:择其善者而从之
    网络语言使用频率排名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探究
    “流行语”研究:历史与现实
    试说新语:看一看、想一想、笑一笑、…
    新词与方言:“哇”声一片又何妨
    语文教学与“网络语言”漫谈
    新词新语和语言规范
    小议新词新语
    “网语”不是语言文字的害群之马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电子教材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编写意图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学建议
    流行文化更需要怎样的治理模式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探究资料
    面对汉语新词,语文教学不赶时髦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活动指导
    新词新语显示的时代特征
    新词新语的发展规律
    网络新词新语辑录
    关于“新词语”
    汉语新词大行其道
    新词新语产生的途径
    新流行语之六宗“最”
    新词新语的规范
    对网络语言不能采取鸵鸟态度
    2001年最流行词语
    汉语中的新词语
    新词语中的科技词语研究
    新词新语与新闻语言
    现代人应如何面对网络语言
    谁在为新词酷语的流布推波助澜
    新词语: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十年流行语的深刻嬗变
    中国20年来平均每年产生800多个…
    网络语言:我们能拒绝吗?
    “非常”新用
    现代新词新语文化透视
    2002报纸十大流行语评出
    2003IT十大流行语
    2004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
    2004十大网络流行用语
    2005年度十大流行语
    2006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出炉
    教育部公布171条汉语新词语及解释…
    网络语言:是创新,还是颠覆
    新词新语的来源和文化考察
    新生词汇是不是“洪水兽”
    英国BBC中文网中国正在流行的最新…
    网络语言,你接受吗?专家教你理性看…
    浅谈“新词新语”
    新词讲述老百姓自己的生活
    网上流行“网络简单语”
    语言文字专家说:“我不再认为网络语…
    网络语言要“去粗取精”
    汉语新词语浅议
    网络语言不是洪水猛兽
    新版《现代汉语词典》收进2000新…
    流行文化十大怪
    创设生动场景,拓展写作思路──情景…
    新词语访谈录
    上海的新词新语
    网络新词层出不穷,真是洪水猛兽?
    相声:网络新语
    “SOHO一族”“丁克家庭”“新新人类…
    流行语
    洞察青年流行文化
    青年流行文化呈阶层化小众化趋势
    恶俗词语与流行文化
    关于“黑客”“骇客”“红客”“微客…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