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X >>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 正文

 

青年流行文化呈阶层化小众化趋势

青年流行文化呈阶层化小众化趋势   李洁言 林 蔚       “小私”、“快闪暴走族”、“网络日记”等群体层出不穷。

  《少林寺》上演时那种几乎所有人奔赴电影院的火爆景象多年不再有了。当下青年流行文化呈现出“阶层化”和“小众化”的新态势,这是一项新近完成的研究报告得出的结论。

  这项研究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文化现象与热点问题监测研究”课题组组织实施的。它始于2004年下半年,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的方法。

  这份题为《中国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分析报告》中指出,不同社会阶层的青年人喜欢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中国青年的欣赏品位、消费模式和参与的文化活动正在分化,并呈现出较明显的阶层化和小众化倾向。

  研究报告指出,阶层化是指一个社会中的人,按照某一个或几个标准,如财富、权力、教育、职业、文化或声望等被区分,具有等级特征,是对社会金字塔的纵向划分。小众化是相对于“大众化”而言的,指同一社会阶层内部或不同社会阶层的一些人群源于某种共同的兴趣、爱好或品性而聚合成一个小圈子的趋势,是一种横向划分。

  各类青年文化群体的风起云涌,是这项研究的现实背景。

  有私人营养师安排膳食,有私人美容师进行皮肤护理,有私人医生照看生理和心理上不适的“小私”群体;通过互联网召集数以百计互不相识的人,在指定时间涌到指定地点完成某些稀奇古怪的动作后,又在短时间内迅速消失的“快闪暴走族”;喜欢把自己的个人感受、体验展现在网页上,供人阅读的“网络日记”群体等,纷纷以自己的存在,宣示着青年流行文化的阶层化和小众化走势。
新青年群体的新活法   “小私”、“极客”、“快闪族”……令人眼花缭乱的族群层出不穷。他们大多顶着新奇古怪的名称,却依经济、文化、职业或某类特定标准,细分成风格鲜明的小群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中国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称,青年流行文化的分层、分众现象日益显著。
快闪族:聚众宣泄,个性展示还是无厘头模仿?   据称,“快闪族”起源于2003年的美国纽约,几次成功的“快闪”行动使“快闪家族”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

  “快闪”热门的时候,25岁的报社编辑余星曾经尝试过号召一次类似的活动。余星在常去的论坛上公布了这样一个“快闪方案”:某月某日某时,到商业街某快餐厅,排成一队高喊“排队吗?吃饭吗?累了吗?”重复三遍,鼓掌散去。

  余星的创意因为响应人数过少而泡汤。给他回贴的人里,批评讽刺的占了多数,意见基本上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一类。不过,余星看好“快闪”的发展空间,“好玩,而且可以作为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现在不时兴独自喝闷酒了。平时工作压力大,好好地发泄一次,反正谁也不认识谁,不挺好吗?”

  2004年,在中国多个城市,有大批的“快闪族”实践着和余星类似的狂想。来自网络的消息显示,厦门、杭州、成都、青岛、广州等地,都留下了年轻人搞怪“快闪”的痕迹。其中,2004年4月,杭州近400名“快闪族”的齐喝可乐活动,被认为是内地最为成功且具有代表意义的一次“快闪”活动。

  来如风,去如雨。有人认为是无厘头模仿,有人却当成一种个性张扬。厦门一位网友以为,“快闪”意味着在一段时间里和陌生人分享你的生活,结成庞大阵容,直接宣泄某种情绪,这就是“快闪”最大魅力所在。中国快闪联盟网站主管东树称,“快闪”是一种自娱自乐的生活方式。

  《报告》分析认为,“快闪”是网络媒介催生的新一代生活方式,它的流行,首先是青年人对网络的依赖。“快闪”活动能满足网络青年短时间内回归社会群体的需要。此外,缓解都市紧张生活,调节心理压力的需要,满足标新立异、崇尚自我的表现欲等等,都是“快闪”得到追捧的原因。

  但有社会学家认为,“快闪”作为一种互联网衍生的外来文化,在中国存在一个文化境遇的相容问题。《报告》指出,由于中国文化和国情等因素,“快闪”在中国只发展了形式。中国媒体对“快闪族”表现了好奇和宽容,“‘快闪’是群体的行为艺术……尽管有人以为‘快闪’是‘无聊人的一种无聊行为’,但起码它显示了普通人也有创造新闻的权利”。
“小私”:用血汗钱,换自由身   私人保姆、私人律师、私人医生、私人美容师……“私人”定语覆盖了“小私”们全方位的生活空间。“小资”遗风未散,“小私”粉墨登场。《报告》称,“私生活”虽然听起来高高在上,但仔细观察,这个小众群体,如今正在我们身边如雨后春笋般冒头。

  32岁的周冠琳,就是朋友眼里不折不扣的“小私”。任职广告公司创意组长的周冠琳,对“私生活”的品质,斤斤计较。她有常去的美容院和固定的发型师,妆、容都交给他们打理;她喜欢中式服装,有信赖的裁缝,帮她度身定做;她每周定期参加健身锻炼,有专属的教练根据她的身体状况细心指点。在周冠琳的生活里,私人服务还包括钟点工、律师、学习顾问等等。

  人以群分,周冠琳身边,同样聚集了一群以“私生活”为乐的青年人。他们毫不避讳自己追求物质享受的强烈愿望和个人动机,“我们用血汗钱,换自由身,心安理得”。

  其实,“小资”和“小私”,不过是前生后世的关系。“小资”讲的是生活品质和情调,却因为经济能力的缺乏,在“臭大街”之后遭到舆论的痛斥,被认为是“摆了挥洒自如的姿势,没了挥金如土的实力”。而现在的“小私”,大多是教育背景高、职场得意的高收入男女,不仅解决了“小资”囊中羞涩的尴尬,还可以尽情彰显“小资”们已有的精神品性。

  《报告》分析,“小私”是在不同生活理念的指导下,生活方式多样化的一种具体体现。“小私”现象也是中国社会发展,分工逐步细化的必然结果,服务行业的发展日臻完善,也会进一步刺激更广泛的“小私”消费。“这是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

  “在权利本位社会里,人们不仅仅把社会价值放在第一位,而是在体现社会价值的同时,更加注重自我价值;另外,关注自我、张扬个性也不再仅仅表现为一种时尚,而更主要的是人们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一种必然。”有社会学家认为,“小私”看似物质化的需求,实际上是中国人精神需求的又一次升级。
极客:曾经的边缘群体,如今的科技生力军,富豪新生代   “极客”的代表,个个名声显赫。陈天桥丁磊张朝阳、汪延……在2004年的各类财富榜上,这些年轻人的冲刺速度令社会震惊。有媒体报道说,如今的中国富豪新生代,“极客”当道!

  “极客(GEEK)”,起初是一般人对电脑黑客的贬称。如今,“极客”却代表着从事计算机技术的知识人才。这个新的精英亚文化群,被认为是21世纪高科技人才的典型代表。他们由受过一定教育、知识丰富、以技术为中心的青年所组成,年龄在21~34岁,是在虚拟化、数字化时代长大的第一代人。技术,是这一群体最显著的标志。

  虽然代表“极客”的,多是功成名就的“CXO”(即首席某某官),但“极客”群体的大多数,还是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员、程序开发员、技术管理员等技术人才。

  23岁的谢建军就是“极客”中的一员。在北京尖峰远景科技公司任程序设计员的谢建军,刚刚从某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跟机器互动比与人沟通还要更容易些。”对于这项极客基本标准,谢建军颇为认同。“怎么形容电脑在我生活中的角色呢,说朋友浅了点,说兄弟又不太恰当,反正,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电脑前度过。”写程序找BUG(漏洞),在常去的论坛和高手切磋。

  极客世界以技术水平的高低、知识的多少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大小来建立自己的等级。谢建军说,他不在意吃饭的早晚,不在意吃盒饭还是牛肉面,却为技术水平备感压力。他在自己的部门里就有“偶像”,“当你问什么问题,他都能很流畅地给你答案,这样的高手,你不把他当偶像都难!”

  陈天和丁磊,极客中的“绝世高手”,对谢建军来说,似乎还是遥远的目标。他现在更关心的是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报告》认为,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本”和技术在生产要素中的重要性已跃居第一位,知识和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时代需要的是一大批拥有知识、文化和技术的高素质人才,而极客作为科技人才,他们的产生和发展正顺应着时代的潮流。

  极客的身影正日益活跃在中国新经济舞台的中心,这个曾经被视为怪异的边缘群体,如今已成为中国社会一个不可忽视的“青年力量”。
博客:第四种网络生活   博客(BLOG),网络日记,是年轻人在2004年的网络新宠,已开始成为网民除了BBS、EMAILL、ICQ(QQ)之外的第四种网上生活方式。2004年,博客名人不少。

  梅子,一个在美国勤勤恳恳作“煮妇”的女子,2003年偶尔玩起博客,用网络日记与众人分享每日菜谱。之后,“梅子的写食日记”居然闯入博客排行榜,引来众多“粉丝”(即支持者)捧场。梅子后来更开辟了自己的网站。有出版社将其“日记”结集成书,《恋人食谱》成为2004年最畅销的图书之一。

  将博客发挥到极致的,则属猛小蛇的“狗日报”。因为夺得了“2004德国之声世界博客大赛”全球惟一的“最佳博客奖”,“狗日报”令“博客”再度大热。

  《报告》分析认为,网络日记之所以能够在短短两三年之内便在我国迅速盛行,首先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平民化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为其风行提供了基础。

  “榕树下”网站总编、网络名人李寻欢表示:“技术越来越尊重个人。当年网络文学盛行时,榕树下几乎集合了所有优秀网络写手。但事实上,互联网不应是这样的,网络应该让每个平凡的人物都有空间。”“相信将来还有更多类似的,尊重个人选择、发挥个人空间的新东西在互联网上出现。”

  此外,社会转型,年轻人交往方式的改变,为网络日记的盛行提供了广大的空间;而年轻人个性的展现和工作方式的改变,亦是网络日记炙手可热的另一个原因。

  对猛小蛇来说,博客依旧不过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工具”。他认为,博客其实是把个人网页以模式化的方式发布,目前他所看到的有价值的博客,还寥寥无几。
青年流行文化的分化可能导致青年人之间出现隔阂   “小资”、“波波”、“新新人类”是青年流行文化阶层化的典型代表,而“DV(即数码摄像)爱好者”、“驴客”、“城市闪客”等,都是小众群体 。

  记者(以下简称“记”):《中国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分析报告》说,目前我国青少年出现了阶层化和小众化的趋势。这样评价的标准是什么?

  陆玉林(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系主任,以下简称“陆”):阶层化的评价标准一是能够支配的用于文化活动的经济收入的多少;二是文化资源,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受教育的背景、文化积累。小众化是相对于“大众化”而言,其成员之间联系紧密,具有排他性和封闭性,加入其中需要一定的资格认定。比如说“摇滚发烧友”群体、“校园诗歌”群体等,要进入这样的“圈子”,不是感兴趣就行,还得拿出像样的作品。

  记:收入是不是青年阶层化的决定因素?

  陆:其实很难说哪一个因素起决定作用。收入、文化资源、文化态度对青年阶层化都有影响。从分层来说,收入是最直接的指标。从实际影响来说,收入是一个基础因素。有了这个基础后,文化态度在文化行为中起决定作用。但文化资源和文化态度也相互影响。比如说你从小生活在音乐世家,接触到的都是高雅音乐,让你去欣赏流行的、通俗的音乐,你可能会觉得比较低俗;反过来,文化态度会影响你怎样去补充、扩张自己的文化资源。

  记:小众化和阶层化各有哪些典型代表?

  陆:“小资”、“波波”、“新新人类”是阶层化的典型代表。小资是指城市中高收入的白领;“波波族”严格地说是“小资”中收入较高的一部分人,他们能够随时调换工作,喜欢自由自在;“新新人类”是指上个世纪80年代晚期的中学生,游戏型叛逆是他们最大的特点,他们喜欢用冷嘲热讽的态度对待一切。而像“DV爱好者”、“欧洲情色电影爱好者”、“网络游戏”、“驴客”、“城市闪客”等,都是小众群体。

  记:这些小众如何识别自己的“同类”?

  陆:他们的认同感比较强,因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成员之间联系密切。他们主要靠兴趣爱好来识别“同类”。像前面提到的“驴客”,经常自助旅游。具体说,他们从外部的服装服饰、装备上来识别同类,比如“摇滚发烧友”、“DV爱好者”,都有一些他们自己独特的服饰装备。另外,他们也会通过经常交流一些信息,看你是否对这些信息感兴趣来识别。

    流行文化的分化过程和阶层的分化是相互依存的,收入水平没有大差异时,不可能产生文化上的分化。

  记:这种流行分化趋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现在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陆:这种趋势可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流行的东西没有地域和群体方面的差异,比如全国都流行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流行穿喇叭裤。到80年代晚期,青年流行文化开始出现分化,最早有两个标志,一是诗歌的后朦胧时代,诗歌圈子开始出现瓦解和分化。另外,在流行音乐中也开始出现了不同的风格,像“摇滚乐”。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人们收入水平逐渐拉大,这种文化上的分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现在分化程度已相当高了。

  记:为什么此前没有出现这种分化?

  陆:这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社会文化资源相对匮乏;二是青年的文化创造力没得到充分发挥;三是当时社会文化热点相对集中,大家都在一窝蜂地学习西方的东西;四是流行文化的分化过程和阶层的分化是相互依存的,当时大家的收入水平没有大的差异,不可能产生文化上的分化。

  记:这种尚未分化的青年文化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陆:它有利于形成一种社会文化的认同。当时崔健的全国巡演为什么那么“火”,就因为有这种认同。但现在来看,这种文化认同是有问题的,它造成了当时文化的单一,这种单一表现在从服装服饰到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甚至思维模式的各个方面。单一就会走向僵化,所以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就出现了一个青年文化的相对低潮期。

    流行文化的分化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真正需要重视的,是深层次的文化态度上的隔阂。

  记:这种分化趋势今后会朝什么方向发展?

  陆:这种分化趋势今后会进一步加剧。西方青年文化的发展过程对我们是有借鉴作用的。在上个世纪60年代时,西方的青年文化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性、摇滚、毒品和反叛。但到现在,西方青年文化出现了高度繁荣的景象,不同的阶层、地域、年龄、性别,甚至不同种族的青年之间的文化差异都非常大。

  记:这种青年流行文化中的阶层化、小众化趋势,有什么影响?

  陆:这是一件好事情,但也有它的问题。从研究角度说,目前不存在统一意义上的青年文化。这种阶层化、小众化趋势,会使各种各样的文化不断出现,相互碰撞,此消彼长,使青年文化呈现出多元化,保持活力,不容易出现僵化,走入低潮。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又很难形成统一的文化认同。比如你如果去跟极端的哈韩族、哈日族讲传统文化,他们会非常抵触。因此从高层的传统文化到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文化,都可能会出现问题,而且还可能导致青年人之间出现隔阂。

  记:如何消除这种隔阂?

  陆:首先是怎么看这种隔阂。流行文化中的隔阂一般会自然消除。因为所谓流行,往往是短时间内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自然而然消失。所以如果单纯讲流行文化中的隔阂,不必特别重视,也没必要刻意消除。


    ──原载《中国青年报》2005年3月9日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青年流行文化呈阶层化小众化趋势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新词与方言:“哇”声一片又何妨
    《新词语词典》囊括10年热点
    近5年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的特点
    当代传媒中的网络文化与电视批评
    让流行文化成为孩子的佳肴
    阶层化和小众化:青年流行文化现象的…
    传统文化借力流行文化
    关于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进课堂
    《新语词》简介
    《汉语新词语与社会生活》简介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学建议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学法指导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学设计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学设计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学杂谈
    好课可以预设,佳境要靠智慧
    不妨给网络语言以宽容
    该不该为网络语言正名
    网络语言:择其善者而从之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探究资料
    对网络语言不能采取鸵鸟态度
    汉语中的新词语
    网络语言,你接受吗?专家教你理性看…
    “流行语”研究:历史与现实
    语文教学与“网络语言”漫谈
    新词新语和语言规范
    小议新词新语
    “网语”不是语言文字的害群之马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电子教材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编写意图
    流行文化更需要怎样的治理模式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有关资料
    流行文化十大怪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探究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活动指导
    新词新语显示的时代特征
    新词新语的发展规律
    网络新词新语辑录
    关于“新词语”
    汉语新词大行其道
    新词新语产生的途径
    新词新语的规范
    试说新语:看一看、想一想、笑一笑、…
    网络语言:我们能拒绝吗?
    网络语言使用频率排名
    新版《现代汉语词典》收进2000新…
    新词语中的科技词语研究
    新词新语与新闻语言
    现代人应如何面对网络语言
    谁在为新词酷语的流布推波助澜
    新词语: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十年流行语的深刻嬗变
    “非常”新用
    新词新语的来源和文化考察
    网络语言不是洪水猛兽
    2001年最流行词语
    2002报纸十大流行语评出
    2003IT十大流行语
    2004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
    2004十大网络流行用语
    2005年度十大流行语
    2006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出炉
    教育部公布171条汉语新词语及解释…
    中国20年来平均每年产生800多个…
    关于“黑客”“骇客”“红客”“微客…
    网络语言:是创新,还是颠覆
    新流行语之六宗“最”
    新生词汇是不是“洪水兽”
    浅谈“新词新语”
    新词讲述老百姓自己的生活
    网上流行“网络简单语”
    语言文字专家说:“我不再认为网络语…
    网络语言要“去粗取精”
    汉语新词语浅议
    充满活力的新词新语
    现代新词新语文化透视
    创设生动场景,拓展写作思路──情景…
    面对汉语新词,语文教学不赶时髦
    新词语访谈录
    上海的新词新语
    网络新词层出不穷,真是洪水猛兽?
    相声:网络新语
    “SOHO一族”“丁克家庭”“新新人类…
    流行语
    洞察青年流行文化
    恶俗词语与流行文化
    英国BBC中文网中国正在流行的最新…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