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同步练习 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 一、人与自然 大自然是充满了奥妙与神奇的,大自然是有无穷智慧的,大自然是可亲的,是可敬的,也是可怕的!在自然面前,人类是如此的渺小脆弱和不堪一击!那么请善待自然吧,让它将可亲的一面呈现给我们!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写出一句精彩的爱护自然的标语吧!(相信你!) 二、测测你的注音速度(你很棒的!) 鲲( )鹏 斥 ( ) 蓬蒿( ) 挖掘( ) 相形见绌( ) 硕( )大 佳肴( ) 萌( )芽 三、对号入座(给下列句子的空缺处选入恰当的词语!) A、相形见绌 B、精巧绝伦 C、自不量力 D、沾沾自喜 E、高深莫测 1、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可是,人们竟然___________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2、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___________。 3、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___________,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 4、无论是___________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___________的艺术品。 四、你一定能准确解释语段后的问题(加油啊!)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这样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人体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这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相互协调,而且每个细胞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分工,每个细胞都有其特定的工作,绝对不会混淆,从而使整个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在近百年的时间中,人体细胞尽管更替许多次,但这种秩序并不会改变。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能够理解、想象。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各种物质以至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等表现出难以形容的美。要造出这样的一个人来,让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 大自然的结晶──聪明的人类 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有深意的。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人是自然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其高级之处就在于他会思维、能够理解、有自我意识。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宇宙(或者说自然)借我的眼睛来观看她自己,借我的嘴来表达她自己,说出她亿万年来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所以,人仅有的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所有,他只不过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因此,人们对自然的种种误解,也许是自然对她自己的误解吧。 1、选文节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 2、做个小翻译!请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⑴ 相形见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不值一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超级模仿秀: “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请仿照上面的例句,用“无论……还是……;无论……还是……都……”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我们应不应该敬畏自然?(畅所欲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人与自然 略(能体现“爱护自然”即可!) 二、测测你的注音速度 kūn yàn hāo jué chù shuò yáo ménɡ 三、对号入座 1、C 2、A 3、D 4、E B 四、你一定能准确解释语段后的问题 1、敬畏自然 春友友 2、⑴ 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 ⑵ 不值得谈起一个字。 3、例如“无论你是工人,还是农民;无论你是干部还是学生,都在为祖国尽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4、略(言之有理即可!)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敬畏自然,周国平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敬畏自然》同步练习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