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J >> 敬畏自然 >> 正文

 

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如此多娇         此山此水情无限   有人说,中国是一幅山水画卷。当你从东到西或从南到北,游览这幅瑰丽壮观的山水卷时,得到的不仅是美的享受,还有诸多的联想、诸多的感慨、诸多的陶冶……

  大川、海滨、湖泊、山峰、森林、峡谷、瀑布、岩洞、草原、田野……它们的巧妙组合,构成了变化万千、蔚为奇观的无数风景。伴随着这些风景的,有上下五千年文字可考的悠久文明:历史掌故、神话传奇、诗词题咏,再加上历代建筑园林、文物碑石,就使那原已雄奇瑰丽的中国山水,越发秀美,越发神奇了。

  历史上,许多矢志求学之士,多在“读万卷书”外,又“行万里路”,遍览名山巨川以开拓视野、启迪智慧。西汉时期的司马迁,足迹踏遍西汉疆域,使他“胸中固有一天下大势,非后代书生所能几也”(顾炎武《日知录》),终于完成不朽名著《史记》。同时代的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架起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梁。东晋人法显穿河西走廊、入新疆、渡流沙、越葱岭,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印度,写成《历游天竺记传》,记述了他经历三十国的山川风物。徐霞客“问奇于名山大川”,游历三十余载,足迹踏遍中原、江南、西南大部锦绣河山。他写就的《徐霞客游记》不仅是一部重要的地理文献,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巨著。李时珍踏遍青山绿野,寻访百草真味,写就医学巨著《本纲目》……

  世世代代生在这片土地、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中华民族,热爱并眷恋着这块土地,他们从这片锦绣山河中得到了许多许多。

  依然是这片山,依然是这片水,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片锦绣山河给予我们的岂止是用文字所能记载得完的。试想,从这片土地上诞生的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怎能不镌刻上这壮丽山河的印记呢?当你站在泰山之巅,俯视着齐鲁大地;当你站在壶口瀑布旁,看着那激流澎湃的滚滚黄河;当你站在长江口,瞭望那水天一色的苍茫大海,你不是可以体会出一个民族的博大与宽容,一种文化的恢宏与精神吗?
秀山秀水谁为最   中国山多、水多、历史遗迹也多。究竟这许许多多的山山水水之中哪一个景致最优、最好、最迷人呢?

  在我国众多的名山之中,有“五岳独尊”之说。泰山雄踞辽阔坦荡的黄淮海平原上,拔地而起,昂首云天,有“登泰山而渺天下”之势,自古以来,就成为众山之宗长,五岳之首席。泰山亦被人们看作是崇高、伟大的象征。华山以其雄伟险峻而闻名,有“华山天下雄”之说。恒山则犹如一匹飞奔的骏马,驰骋在塞北高原上,南视全晋,北控朔方,地险山雄。嵩山犹如一条莽莽巨龙,伏卧在辽阔的中原大地上。衡山则以其秀美而称雄。有人对五岳的特点做了极为形象的概括: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衡山则如飞。这五岳各具特色,其险、其势、其美、其幽、其历史之悠久,占尽了天下名山的风姿而独领风骚。

  但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遍游祖国大江南北后,却发出这样的议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真有如此之魅力吗?黄山之美,在于它集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峨眉之奇异、雁荡之灵秀于一身而又独具一格,故有“天下名景集黄山”之赞,“始信黄山天下奇”之誉。

  山与水是构成自然风光的主体。无山之壮丽,则显不出水之秀美;无水之清幽,则显不出山之雄奇。山水相映成趣,构成一处处别致的旅游胜景。新疆的天山与天池、云南的苍山与洱海、江苏的太湖与洞庭山,展示了一幅幅山水交映、浑然一体的天然美景。在两广丘陵地区,我们能看到久负盛名的桂林山水,这一带“山青、水秀、石美、洞奇,漓江出没于峰林之间,有如优美的山水,故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我国的风景名胜地浩如繁星:

  以山而论,有庐山之美、雁荡之奇、武夷秀色、太行之巍峨,天台山、莫干山、阿里山、井岗山、九嶷山、五指山、九华山、五台山、长白山群峰竞秀,妩媚动人。

  以江而论,长江三峡的气势磅礴,富春江的诗情意,钱塘江的汹涌狂潮,均可以给你不同的想象。

  以湖而论,有五大淡水湖的烟波浩淼,气势磅礴,有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西湖、扬州瘦西湖、南京玄武湖、云南滇池洱海、黑龙江镜泊湖、台湾日月潭的绚丽多姿,如诗如

  以泉而论,有镇江宝山“天下第一泉”、无锡惠山“天下第二泉”、苏州虎丘“天下第三泉”、杭州虎跑泉、济南趵突泉,均以清洌、甘淳而著称。

  我国历史悠久,遗留给我们的历史文物古迹更是多如星河: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西安半坡遗址,黄帝陵、秦始皇陵、曲阜孔林、西藏的藏王墓、长沙马王堆汉墓、云岗石窟、敦煌石窟、龙门石窟等等,以及万里长城、都江堰、京杭大运河、灵渠等伟大建筑。

  1985年,在由《中国旅游报》发起的评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活动中,万里长城桂林山水、杭州西湖、北京故宫、苏州园林、安徽黄山、长江三峡、台湾日月潭、避暑山庄、秦陵兵马俑当选。这十大风景名胜是我国锦绣河山的代表。

  在我国众多的风景名胜中,既有大自然的赠与,又有劳动人民智慧的创造,它们同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大自然──挡不住的诱惑   人类的历史是与大自然抗争的历史。从人类的祖先由爬行变为直立行走,迈出艰难的第一步初始,人类便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智慧、勇气和乐趣。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在二十世纪的今天,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仍有许多人类足迹罕至的空白,留给人们一个一个的千古之谜。在我国西部广袤的沙漠之中,在世界屋脊的冰峰雪原上,在原始森林里,在辽阔的海洋下,谁说得清究竟有多少秘密等待人类前往打探呢?它们在向人类发出一个个挑战。

  ──在西部的沙漠里,有的不只是冷漠。荒漠中也有绿洲,有泉水,有湖泊,更有形态各异的沙山、沙丘和沙涟。如果你能听到鸣沙山奏响的雄浑的乐曲,看到人去城空留下的一座座古城废墟,你一定会觉得不虚此行。

  ──在青藏高原,你看到的不只是白雪和冰川,还会看到成群结队漫步的牦牛、藏羚和野驴,你更会惊叹在珠穆朗玛峰上空仍泰然自若翱翔的秃鹫。这时你会增添无穷的力量,立志要把珠穆朗玛峰踩在自己的脚下。

  ──在原始森林里有阴郁密闭的森林,无名的奇花与异,毫无规则攀缘横生的野藤和灌丛,纵你学富五车,依然在它面前显得那么浅薄。

  ──在海边,人们尽情地享受着阳光、沙滩与海浪的温暖与抚摸,仿佛你是在和大自然对话,那么亲昵,那么无拘无束。你或许还会想象投入大海的怀抱,探究海底世界的秘密。

  人们被大自然的风光所迷恋,被大自然的情调所吸引,更为大自然的神秘所倾倒。人们在那些带有原始、猎奇、探险情调的旅游中,不断地向人类自我的极限挑战,追寻回归大自然的自豪感。1960年5月25日,年轻的中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突破了国际上认为珠穆朗玛峰北坡不可逾越的论断,揭开了我国登山和科学考察活动的新篇章。当五星红旗飘扬在地球之巅的那一刻,曾使多少中华儿女为此激动得热泪盈眶。那一刻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岂止是一次登山纪录打破的荣耀。

  我们有辽阔的国土,我们有壮丽的山河,愿你在游历祖国大好河山的时候,能体味出我们民族精神的真谛,唤起顽强拼博、自强不息的中华魂。

  热爱这片土地,热烈地拥抱大自然吧!

  在与大自然的协调中,人类建立了自己的社会。尽管今天的人类社会已高度发达,但人类还在不断地回到大自然中去寻找自己的“根”,矫正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也许这正是从古至今始终高奏的人与自然相协调的主旋律吧!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敬畏自然,周国平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江山如此多娇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第一次真好》《人生寓言》
    课文人生寓言研讨
    《人生寓言》教案设计
    《人生寓言》教案设计2
    《人生寓言》教学案例
    人生寓言·教案
    《人生寓言》教案设计3
    《人生寓言》教案4
    《人生寓言》(免费教案)
    《人生寓言》重点语句解析
    人生寓言(节选)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节选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成功的寓言10则
    人生寓言之《白兔和月亮》课堂实录
    《人生寓言》发散思维课课堂实录及其…
    《人生寓言》课堂实录(白兔与月亮、落…
    《人生寓言》电子教材
    《人生寓言》整体把握
    《人生寓言》问题探究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周国平简介
    人生寓言(人教版七年级选修)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学习目标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教学建议
    《人生寓言》教学建议
    《人生寓言》研讨与练习说明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有关资料
    《人生寓言》教学评点
    《人生寓言》结构分析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寓意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写作特点
    《人生寓言》重点难点点拨
    《人生寓言》问题探究
    《人生寓言》课文鉴赏
    《人生寓言》典题例析
    《落难的王子》课本剧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课文导读
    《人生寓言》课文简析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周国平: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幸福是充实
    周国平:读书犹如交友
    寓示的类型
    寓言“三要素”
    寓言的表现手法
    寓言的特征
    寓言与童话的区别
    怎样写寓言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同步达纲练习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基础知识训练
    《人生寓言》学法指导
    《人生寓言》课文背景知识
    《人生寓言》重点难点
    《人生寓言》生字注音
    《人生寓言》形近字辨析
    《人生寓言》多音字辨析
    《人生寓言》词语解释
    《人生寓言》词义辨析
    《伊索寓言》五则
    《人生寓言》素质教育新学案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课时训练
    《人生寓言》基础知识训练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参考图片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
    《人生寓言》教学案例
    《落难的王子》课堂实录及反思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白兔和月亮》教学案例
    含羞草
    《人生寓言》教学杂谈
    《白兔和月亮》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说课稿
    《人生寓言》简案
    学《人生寓言》有感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白兔和月亮》教学案例
    “诺亚方舟”的危机
    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这简直是妄言
    名山大川的由来
    山羊
    《敬畏自然》的备教指要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天行有常,无需敬畏自然
    “敬畏自然”不是反科学
    上帝与地球人的最后对话
    不可操作的并非“敬畏自然”
    西雅图宣言:大地是神圣的
    敬畏自然──正确自然观的表达
    国与国要对话 人与自然也要对话
    随时间流淌的色彩
    环保,从身边小事做起
    东方,有一片神奇的沃土
    大自然的化妆师──光
    “敬畏自然”是号召人类面对未来不作…
    《唐山大地震》(节选)
    敬畏自然,回归生命本色
    天篷元帅观水:天灾乎,人祸乎?
    《敬畏自然》同步轻松练习
    《敬畏自然》习题精选
    《敬畏自然》同步练习
    《敬畏自然》优化测控
    《敬畏自然》同步练习
    《敬畏自然》教学片段
    动物性与人之智灵
    整合单元内容,巧掀教学高潮
    《敬畏自然》探赏
    拓展思维,涵养精神──《敬畏自然》…
    《敬畏自然》电子教材
    《敬畏自然》整体把握
    《敬畏自然》问题研究
    《敬畏自然》研讨与练习说明
    《敬畏自然》教学建议
    《敬畏自然》有关资料
    多重的世界
    关于敬畏自然
    20世纪中国为何缺少学术思想大师
    魔幻之岛加拉帕戈斯群岛
    “敬畏大自然”是一种非理性的蒙昧观…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素质教育新学案
    《敬畏自然》课文背景知识
    《敬畏自然》主题思想
    《敬畏自然》生字注音
    《敬畏自然》形似字辨析
    《敬畏自然》多音字辨析
    《敬畏自然》词语解释
    《敬畏自然》词义辨析
    《敬畏自然》难句解析
    《敬畏自然》中心思想
    《敬畏自然》教后反思
    《敬畏自然》同步达纲练习
    《敬畏自然》研读赏析
    《敬畏自然》写作特点
    《敬畏自然》写作特色
    《敬畏自然》课文评点
    《敬畏自然》知识延伸
    《敬畏自然》课文鉴赏
    《敬畏自然》语法修辞
    《敬畏自然》问题探究
    《敬畏自然》结构分析
    《敬畏自然》学法导引
    敬畏生命
    哭泣的天空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放飞梦想
    大自然是一本书
    致某芳邻
    你的欲望我的悲怆
    敬畏自然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大自然的启示
    人类不能走向孤独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敬畏自然》疑难解析
    《敬畏自然》同步练习
    同题阅读:敬畏自然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说课设计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名人谈对自然的感受
    《敬畏自然》说课设计
    我读《人类无需敬畏大自然》的几点想…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教学杂谈
    《敬畏自然》教学片段
    《敬畏自然》导入语设计
    《敬畏自然》重难点讲解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