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八、斜塔上的实验
|
余做一个小制作,并做好做这个小制作所需要的材料、工具以及制作的步骤、方法等情况收集整理工作。
学习研讨
(一)导入
(二)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成果。
(三)合作探究
1、写说明文,在说明事物时最基本要求是什么?(说明事物要准确、通俗)
2、介绍小制作:先想想自己曾经制作的小物品,如小动物、小车辆、小文具等等。
3、介绍制作过程。
当堂训练
一、布置写作训练题。
简单地介绍一个小制作,尽量运用比喻说出这个小制作的结构和特点。
要求:1、说明条理清晰。 2、语句通顺、通俗。 3、字数不少于500字。
二、阅读同类例文,取长补短。
三、写作
专题 狼
学习目标:
1.朗诵文言课文。
2.了解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3.积累文言词汇。
4.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5.理解句意、文意。
学习重点:
目标2,5
学习课时:
三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狼
学习目标:
1、了解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
2、积累文言词汇:止、敌、顾、前、去、犬、意、洞、隧等
3、理清情节结构,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4、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学习在叙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学习重点:
目标2、3、4
学法指导: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2、分组学习、相互质疑,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3、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朗读时要注意文言断句,断句应根据句意来确定。
4、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感受在困难面前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道理。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三分钟演讲,创设情境:要求学生讲一则狼的故事。
教师讲解:狼可怕吗,表面上看,狼凶恶、狡诈,贪婪,但狼却没有人所具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只要动脑筋就一定会战胜像狼一样的恶人,下面就看《狼》这篇课文是怎么描述的。
(一)自查资料或网上搜索关于蒲松龄、《聊斋志异》以及《狼三则》的资料。
(二)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下列“冲关”练习。
1、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zhuì( )行甚远 屠大窘( ) 积xīn( )其中 苫( )蔽成丘chí( )担持刀 眈( )眈相向 少( )时 目似瞑( ) 意暇甚( ) 意将suì( )入
止露尻( )尾 假寐( ) 狼亦黠( )矣
2、填空。
课文选自《 》,作者是 , 代文学家。
3、朗读课文。朗读文言文要注意正确断句。请对下列几句需停顿的地方用“ / ”标出。
(1)后 狼 止 而 前 狼 又 至
(2)而 两 狼 之 并 驱 如 故
(3)其 一 犬 坐 于 前
(4)意 将 隧 入 以 攻 其 后 也
(5)禽 兽 之 变 诈 几 何 哉?
4、对字义和句义有疑惑的地方请用铅笔标出。
学习研讨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小时候一定听说过许多关于狼的故事吧,还知道许多关于狼的成语和谚语。谁来给大家说说。
从这些故事、成语和谚语中,你对狼的感受是什么?
二、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成果。
三、合作探究,品味鉴赏。
1、疏通字句义。
(1)请说出你在字义或句义有疑惑的地方,让大家共同来解决。
(2)请你将课文再逐字逐句理顺一遍,并记住“缀”、“驱”、“窘”、“顾”、“苫”、“弛”、“瞑”、“洞”、“隧”、“寐”、“黠”等文言实词和“之”、“其”、“以”、“止”、“矣”、“耳”等虚词的意思。
(3)试用自己的话简述文章主要内容(能说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矛盾双方、故事的过程)。
2、探究思考。
(1)理清故事的情节(从屠户的角度来归纳)。
(2)揣摩屠夫当时的心理和狼当时的心态,并概括出屠夫的性格和狼的特性。
(3)你读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悟?
(4)体会课文中对屠夫和狼的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的作用,以及在记叙的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第二学时
母狼的智慧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脉络,分析并理解母狼的性格特征,感受母狼的智慧。
2、正确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正确辨证的认识狼,进而学会一分为二的看待和处理问题。体会狼作为动物所具有的人性的一面,全面认识狼的兽性与人性的和谐统一。
3、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目标1、2
学法指导:
1、在诵读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脉络。
2、抓住相关段落,分析并理解母狼的性格特征。
3、阅读相关“狼”的资料,结合人们对狼的普遍感受,重新认识狼。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1、查阅有关资料或合理并有效利用网上资源搜集有关狼的小故事。
2、自读课文,完成后面练习。
(1)、请你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gōu( )火 黏( )稠 叼( ) 伺( )机 抹平( ) 兜( )
(2)、填空
课文的作者是 ,当代作家。
学习研讨
(一)、导入
同学们,在刚刚学过的蒲松龄的《狼》一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屠夫的形象。虽然文章以“狼”为题,但作者通过这则故事更多地还是寄托了对人类智慧的赞美。狼在文中不过是作为反衬人类智慧的一个对立面而存在的。其实,狼作为一种动物,也有其兽性与人性的两面。让我们来感受一下毕淑敏笔下那只母狼吧。
(二)、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成果
(三)、合作探究,品味鉴赏
1、快速默读课文,完成下列练习:
(1)作者是通过哪些例子来具体体现母狼的智慧的呢?
(2)找出课文中感人肺腑的句子或语段,细细品位其中的韵味,并尝试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向大家阐述你对此的理解。
(3)概括出课文中母狼所表现出的性格特征。
2、探究思考:
(1)比较蒲松龄《狼》与毕淑敏《母狼的智慧》中的狼,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2)蒲松龄《狼》中的两只狼,对于它们分工捕食的行为,你能从其中发掘出什么深意来?
(3)老猎人说“仅次于人的聪明的动物是狼”,你赞同他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巩固练习
根据你现在对狼的认识与感受,请你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关于“狼”的小文章。
第三学时
学习目标:
1、更为全面地认识狼及其生存价值。
2、理解科学家和文学家对狼的态度的不同之处。
3、学会辩证地看待周围的事物,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重点:
目标1、3
学习指导:
1、阅读资料时,要注意比较资料间的不同之处,注意感受作者的情感。
2、要能从自然法则、人性的角度来认识事物。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1、 自查资料或网上搜索关于“狼”的不同资料,尤其是对于狼的不同认识。整理归纳后写在下面。
2、阅读课本P187~189中关于狼的资料,并将阅读后的感受写在下面。
学习研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斜塔上的实验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 十八、斜塔上的实验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斜塔上的实验》教学案 |
下一篇文章: 斜塔上的实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