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八、斜塔上的实验
|
nbsp;
讨论要点:匠师认为“塔动”的原因是“未面瓦”,“上轻”,可实践的结果让匠师很难堪。为了向钱帅交待而又不失面子,于是“密使其妻”见喻皓的妻子,请求喻皓解决塔动难题。“密使其妻”写出了匠师的难堪和良苦用心,喻皓的“笑”一方面透露出他对匠师无能的嘲笑,另一方面表现出他对解决“塔动”胸有成竹。
7、用自己的话说说喻皓采用了什么方法解决了“塔动”这一难题?
8、学生讨论,举例说明本文写作特点。
要点:(1)详略得当如《以虫治虫》观突出以虫治虫这一中心,对“傍不肯”外貌、特征、剿灭子方虫的情况介绍比较详细而对“子方虫”为害则一笔带过。
《梵天寺木塔》对如何解决塔动,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作了传神的描写。
(2)生动简洁
如:“方” “笑” “密使其妻”
9、《梵天寺木塔》体现了我国古代在建筑技术上的伟大成就,你还能说出我国古代还在哪些方面的科技水平长处于领先地位。
10、本课总结,学习了这两篇课文对你有哪些启发,各抒己见。
要点:A:绿色农业 环保 可持续性发展
B:为国家的过去的发达自豪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为使现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而自强不息。
作业:同步导学
诵读欣赏
《论语》八则
学习目标: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说出语录的意义。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能融入学习态度、方法及品德的养成之中。
3.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4.学习分类整理笔记的方法;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学习重点:
目标2、3
学法指导:
1.搜集资料:了解孑L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
2.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导人(质疑激趣)
(一)自查资料或网上搜索关于孔子以及《论语》的资料。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下面“冲关”练习。
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不亦说乎?( )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诲女知之乎( )( )默而识之( )不悱不发(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
2、填空
(1)《论语》是记录 的书,是由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收集编纂而成。“论语”的“论”读 音,是 的意思。
(2)孔子,名 ,字 , 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家学派的创始人。
3、对字义和句义有疑惑的地方请用铅笔标出。
4、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朗读课文。
学习研讨
(一)、导入
同学们,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因为《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相信大家通过先前的预习,一定会对学习态度和方法有了更深的认识吧。
(二)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古人谈学习的成语、明言警句,抓住其中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举一反三”等成语引入《论语》。
(三)、教师简介《论语》、孔子等有关文化常识,播放朗读磁带,指导学生自读课文,并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
(四)、诵读欣赏。
1. 学生齐读。
2. 教师针对齐读中存在的问题一一指正;范读;领读。
3. 听朗读磁带,自读两遍;齐背一遍。
4. 教师指导美读,指名学生朗读。
(五)、指名学生翻译,教师适当点拨,扼要分析,最后归纳总结。
(六)、巩固。进行背诵默写比赛。
当堂训练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论( )语 不亦说乎( ) 人不知而不愠( )诲女知之乎( ) 是知( )也 罔( )殆( )
而内自省( )也 默而识之( ) 何有于我哉( )
2. 解释加点的词。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
(2)人不知而不愠( )( )
(3)温故而知新( )( )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
(6)见贤思齐焉,则不贤而内自省也( )( )
(7)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 )
3. 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 诲女知之乎?
C.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E. 思而不学则殆。
拓展延伸
1、根据提示,用课文中的语句填空。
(1)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为应该虚心求教、博采众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
简单地说明小制作
学习目标:
1、 初步掌握写作这类说明文的一般的方法。
2、 初步学会写作这类说明文。
学习重点:
目标2
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简单地说明小制作”这个知识短文,初步体会此类说明文章的通常写法。
2、加强课外相关说明文的阅读,体会此类说明文的特点。
课时:2课时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2、认真阅读“简单地说明小制作”这个知识短文。
3、课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斜塔上的实验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 十八、斜塔上的实验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斜塔上的实验》教学案 |
下一篇文章: 斜塔上的实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