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说话有要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
教 学 设 计
[教学目标]
1.说话要有针对性,正确面对对方观点
2.说话要有吸引力,吸引对方注意力
3.说话要善于打动别人,引起听众的感情共鸣。
[教学重点]:掌握语言的表达艺术
[教学难点]:口语交际表述要点
(目标与重难点的设计是前一章口语交际的深入。前一个口语交际是“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的文明得体”,可以说是从宏观解读口语交际内涵;而本课则从微观上阐述口语交际的工具性,主要是劝说、演讲、辩论类口语交际的具体要求。因而,在口语交际中,怎样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怎样打动别人,是本课学习重中之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良言一句寒冬暖,恶语一句三伏寒”。在别人伤心流泪时,你温馨的话语就像一杯热茶,一滴甘泉,一缕阳光,给对方带来一丝慰藉。在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中,你的好朋友小华(丽)没考好,不想回家。你是他(她)的好朋友,想到你家过夜,你该怎样说?
(导语设计,既起到导入新课作用,又兼顾了解学生口语交际水平,扣住本课学习目标——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
生①:小华,咱们是好朋友,你在我家住我乐意。但是,你这样能解决问题吗?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每个跌倒的地方都是成功的起点,跌倒了怕什么,拍拍灰,站起来!希望你笑着面对挫折,我会默默支持你。
师:他的话打动了你吗?
生②:我很感动,他给了我莫大的鼓励。
师:很好。不过,却没有针对小华回家问题提自己观点,最后还缺哪句话?
生(齐声):让他回家。
生③:虽然你在这次期中考试没考好,但不代表你下次是失败的,俗话说:“走过荆棘密布的丛林,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大道。”走过失败,超越自我。你想在我家住也可以,但你有没有想过父母会多担心你,你该为父母多着想,快回家吧!
生④:……坚强地去面对风雨后的彩虹。
生⑤:……相信自己,我送你回家好吗?
生⑥:……纸包不住火,勇敢面对一切。
师:几位同学说得很好,俗话说得好:“会说的教人笑,不会说的教人跳”。为什么“会说的教人笑”,几位同学是怎样让小华(丽)从悲伤中走出,“笑”对失败呢?
生⑦:他们的话很有激情,让人感到振奋。
生⑧:他们的话很有道理,让人不得不信服。
生⑨:他们的话举的例子、引用的话很有说服力。
师:几位同学说得很好。那么,假设同桌就是小华(丽),把你的话说给对方,看看能说动对方吗?
师:今天,请大家打开书150页,我们今天来学习口语交际——说话要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
(导语整体设计扣住学生实际,抓住学生心理,因而取得较好效果,让学生在交流中,初步掌握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途径,还无形中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当然要想具体把握表现技巧,还应扣住文本进行。)
二、研析材料。
阅读这页的材料:
1.周恩来是如何针对青年军官的提问,进行有吸引力的回答,从而打动在场的听众。
2.用心体会,周恩来用了什么技巧?
3.分析交流:
①青年军官:“为什么不杀蒋介石?”
周恩来:“要杀,这又有什么困难?一句话就行了”。
(先退一步说,与当时的气氛相适应,不会引起反感)
“诸位,在这种形势下,是杀好还是不杀好?”
(以商量的口气,引起听者思考)
“杀了一个蒋介石,就会出来一个何介石,李介石。这个何介石呀,他一上台,就会公开地和日本人勾结来攻打西安,内战就会继续,中国就会灭亡。”
“如果不杀呢,现在蒋在我们手中,就可以逼将抗日。”
(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看法)
②一位青年官提出“共产党和蒋介石势不两立,为什么这次不趁机报仇?”
周恩来举例分析:“徐海东一家36口人被蒋介石杀了35口人,这个仇够深了吧,可是,这次他还是主张不杀蒋介石。”以民族和国家利益为重。
4.周恩来采用了什么样的技巧呢?
生:先退一步,不攻击别人观点。缓和一下紧张的气氛。
生:肯定对方合理性,尊重他的观点,能替他着想。
生:找机会摆事实讲道理,提出自己的观点,设计让他放弃自己的观点。
师:①有的放矢,迂回出击
②先退后进,变实为攻
③因势利导,激发共鸣
(本环节紧扣文本,让学生从材料中挖掘口语交际的根本要求,目的是达到“授之以渔”的效果。在教学中,应注重方法的传授而不只是知识的传输。)
三、能力拓展
我国古代也有许多口才出众的人。“齐之习辞者也,”晏子用他外交才能的捍卫齐国尊严!战国的纵横家苏秦则书写历史的风云。下面,我们就来看一则小故事。
(投影)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guó,国名),宫之奇之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行也,晋不更举矣。”
冬,晋灭虢。师还,馆于虞。遂灭虞,灭之;执虞公。
师:你看懂了吗?你能把这个故事用现代汉语讲出来吗?
师:后来这个故事演变成一个成语,你知道吗?
生:唇亡齿寒。
师:这个成语寓意你知道吗?
生: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师:那么宫之奇以“唇亡齿寒”为喻的目的是什么?
生:让虞公认识虞虢两国相依存利害关系,不要贪图眼前小利,答应晋无理要求。
师:可见,用比喻也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证明自己观点,这也是口语交际有吸引力的体现。
(拓展既使学生了解设喻使语言更生动,具体,同时也促进学生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可谓一举两得。)
附译文:晋侯又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围,虢国灭亡了,虞国也一定跟着灭亡。晋国的这种贫念不能让它开个头。这支侵略军不可轻视。一次借路已经过分了,怎样有第二次呢?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着,嘴唇没了,牙齿就会寒冷’,就如同虞虢两国相互依存。”
虞公不听宫之奇劝阻,答应晋使。
宫之奇带全族人逃离虞国。他说:“虞国的灭亡,不要等到岁终祭祀。晋国只需这一次行动,不必再出兵。
冬天,晋灭掉虢国。回师在虞国驻扎,乘机发动进攻,灭掉虞国,捉住了虞公。
四、实战考场
(投影)学校组织大家捐款给贫困地区的孩子,班级学生的热情不高,老师让你发动一下。
生①:同学们,想想贫困地区的人们,他是多么渴望有人能听一听他们内心由衰的呼唤。他们多么渴望读书,渴望写字,在同一蓝天下,同学们,别在犹豫了,伸出援助之手,把爱心放入捐款箱吧!
生②:同学们,“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家人有困难时,我们不应伸出援助之手吗?我们现在,一吃就是“肯德基”,一穿就是“耐克”,可贫困山区的孩子只能吃白薯干,穿破衣服。让我们人人都献出援助之手吧!
生:③你把左手比作自己,把右手比作贫困山区的孩子,钱在两手中流转,不还是在我们手中吗?同学们,伸出你的援助之手,献上你的爱心,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吧!
生④: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
生⑤:授之玫瑰,手留余香。
师:听了他们的发言,你还愿意捐款吗?
生⑥:愿意。他们的话触动了我心灵深处,无论从道理上还是情感上都打动了我。
师: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看你被对方感动了或感动对方了吗?
(活学活用,让学生把本节课后学的内容转移到这个练习中。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动手与表达能力。)
五、作业布置
1.假如你自荐当班长,请准备5分钟发言,当众发表自荐演说。说完后,介绍一下自己的发言是怎样力求打动人的。
方法指导:
①开篇要新颖别致。(新颖、吸引人)
②自我介绍有针对性。(介绍自己的一般情况,重在说明愿意为大家用服务,具有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宣传能力)
③态度要真诚(在展示时,态度要真诚,还要适当点到自己的缺点)
④语言简洁有力
⑤内心要充满自信。
(可以放班会课上进行)
2.在讨论“中学是否需要课外阅读”这一话题时,有的老师认为“需要”,有的家长认为“需要”,有的家长认为“不需要”。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是如何看待的?根据你的认识写一段话,阐述自己的观点?(06连云港)
(紧扣中考,突出口语交际教学实用性。从反馈效果上看,学生掌握情况良好!)
反馈一:我赞成中学生课外阅读。现在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中学生不应只限于书本上的知识。阅读课外书不仅有助于学习的提高,而且能开拓学生的视野,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刘向也曾说过“书,犹如药也,善读可以治愚。”所以中学生应当多读书。
反馈二: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中,我们应当用知识来充实自己,开阔我们的视野。当然,我们对书是有选择的,我们应选择那些陶冶情操的好书,而摒弃那些低级趣味的书。书籍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让我们多读一些课外书。
六、课堂小结
口语交际 能力很重要,小到日常生活中的接人待物,大到国家大事方面的意见分歧或者县长、市长、省长的竞选等,都需要说话的技巧,要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做到以理服人,以感情打动人。
(小结应简洁有力,让学生体会本节课收获)
附板书设计
(板书注重了对内容梳理)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上册),江苏教育出版社 298至304页
2.《动态全解》,东北师大出版社,熊光荣、徐淑华主编,259至261页
《郑 人 买 履》教案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2、理解句意,领悟寓言所讲的道理。
重点难点
在理解故事内容和寓意的基础上,流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3*
1、我国寓言故事很多,请同学选择一两个讲给同学们听听
读过这些寓言故事之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样的道理。
(如“龟兔赛跑”:乌龟跟兔子赛跑,结果兔子失败。寓意:骄傲使人落后、失败。 “守株待兔”:种田人放弃劳作,想不劳而获。寓意:成果靠劳动取得,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是危害自己的。)
这就是寓言:在一个短小的故事中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另外两则寓言:《郑人买履》,相信大家一定能明白更多的道理。
2、请学生起来介绍作者及寓言出处的相关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5*
1、指名朗读课文。指导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读《郑人买履》时,要读出郑人“忘持度”的懊恼之情和回答别人时的执迷不悟的神气,另外别人问话应表现出疑惑之情。
2、师生评价,正字正音。
3、学生自读,画出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4、试着翻译课文,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找出疑难问题
三、合作探究 3*
1、以小组为单位解决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10*
1、重点词语解释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
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
而忘操之
及反
市罢
遂不得履
何不试之以足
宁信度
无自信也
2、通假字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而置之其坐
(2)反归取之
3、一词多义
度 (1)先自度其足
(2)吾忘持度
之 (1)而置之其坐
(2)至之市
(3)何不试之以足
而 (1)而置之其坐
(2)而忘操之
4、特殊句式
郑人有欲买履者 定语后置结构
何不试之以足 倒装句
五、疏通文义10*
理解句意
讲故事
事情的起因,欲买履,度其足
事情的经过:至之市——已得履 忘持度——反归取之
事情的结果:市罢,遂不得履
六、分析课文10*
A 最能体现郑人思想性格的句子在哪里?并反复朗读。
B 运用哪些描写方法表现郑人特点? 试各举典型一例作答。你怎样看待郑人?
C 这则寓言讽刺了怎样的人?今天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七、探究学习3*
分析郑人形象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应该懂得什么
八、兴趣作业:1*
1、如果你是卖鞋的人,你会对这个郑国人说些什么呢?
2、由于这个人的生搬硬套,墨守成规,没买到鞋。请大家做一个小编导,充分发挥想象,为《郑人买履》编写续集,写在日记本上。
(1)《郑人买履》中那个买鞋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寓意是怎样刻画这一形象的。
(2)说了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谈了它的现实意义。
答案:(1)《郑人买履》中的买履者是一个十分死板,固执的又愚蠢的人,文章在交代了故事的起因之后,用“至”、“忘”、“反”、“取”等动词,勾画了买履者相信量好的尺寸,不相信自己脚的愚态,当别人问他“何不试之以足”时,他“宁信度,无自信也”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市罢,遂不得履“一句讽刺了死搬教条者徒劳无益的结局。
(2)寓意:讽刺那些做事不注意从实际出发,教条主义的人。
现实意义:我们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不能盲目照搬照抄现成的东西,而要注意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免出现不应该的失误
《郑人买履》课堂练习
姓名 班级
1、重点词语解释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
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
而忘操之
及反
市罢
遂不得履
何不试之以足
宁信度
无自信也
2、通假字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而置之其坐
(2)反归取之
3、一词多义
度 (1)先自度其足
(2)吾忘持度
之 (1)而置之其坐
(2)至之市
(3)何不试之以足
而 (1)而置之其坐
(2)而忘操之
4、特殊句式
郑人有欲买履者 定语后置结构
何不试之以足 倒装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