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买履》教学反思 内容: 《郑人买履》教学反思我在决赛阶段选择的课文仍然是文言文。《郑人买履》这篇课文借一个宁可相信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的人,讥讽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故事生动有趣,言简意赅,用可笑的事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课文分两层,先陈述这个人从量尺码准备买鞋到后来“遂不得履”的全过程;然后用简单的对话点明他没买到鞋的原因。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都很紧密。用对话来作为点睛之笔,用人物自己的话来点明寓意,引发思考。因为之前已经学习了《学弈》、《两小儿辩日》和《矛与盾》三篇文言文,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有了一定的把握。我根据学生的这个学情对教学环节进行了精心设计。先谈一下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一、坚持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重点放在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言文的内容和寓意。我将读分为三个层次: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读要求读出节奏感和韵味,第三个层次就是读出感情:郑人的愚昧可笑和卖鞋人对他这种行为表示质疑的口气。文言文拗口,要反复用心读,不读错字。我给予学生充分的读书空间,自由读、个别读、教师范读、听读、齐读,读的方式多,读的面广,学生的读书欲望得到满足,初步感悟到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接下来的理解文意环节,我让学生复习以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即借助注释、图文对照、联系上下文猜读,这些方法都是学生学习文言文不可缺少的拐杖,可以提高学习文言文的效率。事实证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理解文意,确实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指出:课堂教学不是让学生得到一个学习的结果,而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从而不断促进他们的发展。一词多义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特点,这正是一个字出现多个读音的根本原因。学生在自由读书后,我指名叫学生读,看他们是否能把读音读准确,尤其是“度”出现三次,读音并不相同,如果不知道它的意思很难判断三个地方分别怎么读。“宁”是个多音字,在这里是“宁可”的意思,所以应该读“”,一些学生应该也会忽略这个问题。一个学生起来读的时候,“度”的读音把握准了,这个时候我没有马上进入下一个环节,而是问他:“你读的度字读音有所不同,你为什么这样读?”这样的处理,一方面可以让明白的同学训练一下语言组织能力,说出所以然,也可以让懵懂的学生知道:读音的不同根源于字的意思。否则一笔带过,一些基础较的学生可能就一头雾水了。“宁”字的学习也是如此。遗憾之处:感情朗读的环节,学生读出一些感觉,但是离目标的达成还存在一定差距。训练学生学会有感情地朗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还需要在课堂中不懈地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