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郑人买履引出的教学思考 广元市朝天中学 苏永奎
郑人买履,终不可得,其因,信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人不可以常常带尺码,人也不可以终生只买一次鞋。以此推之,郑人买履而不得,绝非一次。郑人之病,在于只有他信力没有自信力。 只有他信力没有自信力的郑人在语文教师队伍中并不鲜见。现在有许多语文教师,解析教材,常常只信注解,信参考资料,信他人之解读,从不敢信自己之发现。不说多元化解读,哪怕仅是一元化的,明明注解错了,参考资料不对,他人的解读也有问题,自己内心存着大疑,但为了“稳妥”起见,也要最终选择信“他”而不信“己”。这种现象在考试训练中尤其突出。试题一出来,先找答案,没有答案的题不用,没有答案的题不改,没有答案的题不讲。一句话,没有答案就是没有尺码,没有标准。于是,无论试题多好,也会弃而不顾。如果要老师自己命题,那更是先得从尺码入手了。有答案的试题选用,没答案的试题抛弃,想要自己编制试题那是万万不可能的。命题未动,“尺码”先行。自己的解读能力培养不出来不说,一点可怜的自信心也要逐日消失殆尽了。 有其师必有其徒。一些学生解读课文,也是尽信注解、资料、参考答案,缺少最基本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探究意识,把别人的解读当成至高无上的标准,而自己的脑袋则成了可有可无的装饰。更糟糕的是,有些学生已经不习惯读文章了,已经因为频繁的应试训练对文章、对知识缺乏好奇心,缺乏求知欲了。明明是极好的文章,极有新鲜感和信息含量的文章,到了他们手里,则引不起丝毫兴趣。他们第一关注的,是文章后面的问题是怎么设定的,这些问题该怎么解答,老师会怎么讲,资料和参考答案上会怎么说。老师未讲,答案没找到,宁可空着,也不轻易下笔。至于文章本身,绝难耐心细致地读上一两回,更谈不上要对文章的内容表现出自己的激动和欣喜,或情不自禁地对文章内容做一番探究和写几句旁批。如果不是用于试题当中,再好的文章他们也常常视而不见,更不要说品读,摘抄,记诵,没有问题和答案的阅读对他们来说就是多余。另有一些学生甚至在考试的时候也不敢相信自己。相信资料和答案不得,就相信其他同学的答题,旁窥斜视,左抄右袭,情愿冒着风险摘几个零星的果实,也不安下心来做一点自己的耕种,其狼狈之状,可想而知。 行事不会变通是可悲的,而失去了自己则不仅是可悲,更是大不幸了。郑人已去,而如郑人者却多如牛毛。他们常拿郑人之事作嘲弄、贬抑的对象,却不知道自己其实也是郑人的同种。倘郑人在天有灵,正拿耳朵听着,拿眼睛看着,他又会因为怎样的笑不可遏而再次气绝身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