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做什么事情都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要随着事物的变化改变自己的方法,要知道变通。
2、认字三个,写字一个。
3、学习小“金钥匙”,一边读一边对照译文了解故事的整体意思。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
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寓言故事,查找韩非子的资料。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同学们,相信大家都很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给大家说个谜语请大家猜猜,好吗?请听好:稀奇古怪两只船,没有桨来没有帆。白天载人四处走,夜晚横卧在家园。(生:谜底是鞋)这位同学真聪明。同学们知道鞋在文言文中又叫吗?(“履”)
二、板书课题,指导书写。
1、跟老师一起书写这个“履”字:第三笔要长一点,这双鞋才能盖住脚,最后一笔是捺,和第三笔的撇相呼应,这样保持平衡,这双鞋穿起来才走得稳。跟着老师一起读读这个字。
2、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学习一个与鞋有关的寓言故事。(板书:郑人买履), 郑人就是古时候郑国的一个人,那么从题目上你知道这则寓言讲的是什么事吗?(一个郑国人买鞋的故事)
3、这个寓言故事是两千多年前法学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写的,对于韩非子大家了解多少?(出示课件)
三、质疑课题,读通课文。
1、就是郑人买鞋这样一个普通的故事,竟然会千古流传。这是为什么呢?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探究什么样的问题呢?(学生质疑)
看来,我们得好好读读寓言,把这些问题弄个水落石出。下面我们来一读寓言。(出示“一读寓言”)
(1)、自由朗读寓言,要读正确,读流利,并从文中画出要认和要写的字。
(2)、把寓言读给同桌听一听。
2、学生读课文,师巡视。
3、师检查一读情况:在你读的过程当中有没有什么问题?
如果没有,师提出“度”的读音问题。大家看文中有几个“度”,分别读什么能辨别出来吗?(学生先交流读音)师告知读音规律:这是个多音字,在表示动作——“量”的时候,它读“duó”,在表示“尺寸”的时候读“dù”。
文中还有哪个字是多音字?“宁”读四声,是“宁可、宁肯”的意思。
学习生字“置”。
谁愿意读读课文,帮大家把这些难读的字音区别开来?指名读书,检查读音和节奏,指导学生把书读正确。
四、理解寓意,读懂课文。
1、看来大家“一读寓言”做得很好,可是光把寓言读通是不够的,我们还得“二读寓言”,把它读懂。
这是一篇文言文,不太好理解,不过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会告诉我们读懂语言的好方法。(出示“金钥匙” )
老师也有两种学习方法请大家选择一下:你们想让老师当讲解员还是服务员呢?讲解员就是一句一句讲解,帮助大家理解课文;服务员就是你们自己结合译文理解,遇到不懂的问题举手示意,我这个服务员随叫随到。(学生回答)
看来你们的自主意识很强呀,老师喜欢你们这样的学生。
下面就请同学们 “二读寓言”:
(1)、运用“金钥匙”所提示的方法结合译文自读寓言,有什么不懂得举手告诉老师。
(2)、把你对寓言的理解讲给同桌听一听。
学生二读寓言,师巡视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
2、交流汇报。(出示原文)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3、交流完毕再读寓言,师引导学生抓住寓言中的对话指导朗读,让学生读出自己的不同理解。
师:同学们,这则寓言故事虽然很短,但描写准确,生动,尤其是文中的人物语言描写得生动传神,并且给我们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大家找一找文中有几句人物语言的描写?对了,总共3句,我们先来看第一句怎么读?
(1)第一处:“吾忘持度!”可用遗憾后悔的语气,也可用突然想起的语气,还可以用心急如焚的语气,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
(2)第二处:“何不试之以足?”可用好心提示的语气,也可用旁观嘲笑的语气,还可以用气愤责备的语气,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
(3)第三处:“宁信度,无自信也。”可用执拗可笑的语气,可用傲慢无礼的语气,可用懊恼生气的语气。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
五、三读寓言,表演再现。
1、大家都读懂了寓言,接下来老师希望同学们把这个寓言故事变成自己的故事,你们可以选择讲故事给小组同学听,还可以小组合作,把这个故事用课本剧的形式表演出来,表演的时候,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文言文说。下面就请同学们开始准备,待会儿我们来汇报,看看哪个同学故事讲得生动,哪组同学创作的课本剧最有创意,合作得最愉快!现在开始。
学生活动,师巡回指导。
2、指名学生上台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六、谈思说解,升华感悟。
师采访表演郑人的同学:这位郑人,请你从两千多年前回到21世纪,此时你最想对所有的人说些什么?(学生发言)孩子们,这个郑国人最终也没有买到鞋,这是为什么呢?那么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最想对这位郑人说些什么呢?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
(《郑人买履》中的买履者是一个十分死板,固执的又愚蠢的人,我们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不能盲目照搬照抄现成的东西,而要注意一切从实际出发,懂得灵活运用和变通,以免出现不应该的失误。)
七、背诵寓言。
没想到大家对这则寓言理解的这么透彻,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老师有一个高难度的任务相信大家一定能完成,敢接受挑战吗?给大家五分钟时间背诵这则寓言,赶紧开始吧!
检测时由简单到容易。
八、扩写寓言。
1孩子们,这则寓言这么有趣,你愿意把它变成自己的故事吗?那我们一起来扩写这个故事。你觉得在哪里发挥想象进行补充比较好呢?
2交流后学生扩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九、总结。
同学们,郑人买履的故事许多人看了后,都觉得这个买鞋的郑国人傻得实在有点可笑。但笑过以后仔细一想,虽然在现实生活像郑人这样迂腐的人很难找,但是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变通做事的人却是不少。比如,每周应当给花浇一次水,但这星期一直阴雨连绵,空气湿度很大,花盆里的土湿乎乎的,再按规定去做就容易使花叶变黄甚至烂掉。这种只相信理论、成规而不相信自己,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问题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不同程度地存在于许多场合、许多人身上。
最后,老师想把歌德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和大家共勉:(出示课件)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长青。”
这句话是说,具体的现实永远高于理论的教条。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郑 人 买 履
宁信度,无自信也。
迷信教条,办事刻板,不会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