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买履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课文借一个宁可相信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的人,讥讽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故事生动有趣,言简意赅,用可笑的事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 课文分两层,先陈述这个人从量尺码准备买鞋到后来“遂不得履”的全过程;然后用简单的对话点明他没买到鞋的原因。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都很紧密。用对话来作为点睛之笔,用人物自己的话来点明寓意,引发思考。
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借助工具书和课后注释,理解故事内容,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3、根据自己对课文的内容理解,能提出看法和疑问,并能结合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能将全文译为白话文。4、结合图画,能讲郑人买履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字义,将文言文译成通顺、完整的白话寓言故事;2、理解两则寓言故事内容,懂得其中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前准备:课文朗读录音;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 1、 听故事导入:(课件1)播放动画片《愚人买履》2:今天,我们就学习一则与履有关的寓言故事——《郑人买履》(板书课题)。
二、板书课题,指导书写。
“履”指导书写:“第三笔要长一点,这双鞋才能盖住脚”“最后一笔是捺,和第三笔的撇相呼应,这样平衡,这双鞋穿起来才走得稳”解题:郑人就是古时候郑国的一个人,那么从题目上你知道这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什么事吗?(一个郑国人买鞋的故事)
三、质疑课题,读通课文。
1.故事如此普通,竟然会千古流传。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探究什么样的问题呢?看来,我们得好好读读寓言,把这些问题弄个水落石出。我们先自己读一读寓言。(课件2)自学要求。2.学生读课文,师巡视。3.师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2)师提出“度”的读音问题。大家看文中有几个“度”,分别读什么能辨别出来吗?(学生先交流读音)师告知读音规律:这是个多音字,在表示“动作”的时候,它读“duó”,在表示尺度的时候读“dù”,谁愿意读课文帮大家把这个字音区别开来?(3)再指名读书,(4)指导学生把书读正确。(课件3:范读课文录音)4、再读课文后小结读书情况。
四、理解寓意,读懂课文。
1. 看来大家读得很好,但是光把寓言读通是不够的,理解课文:现在就是你们自己结合课后注释理解课文,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小组讨论。3.交流汇报。3、(课件4文白对照)交流完毕再读寓言,师引导学生抓住寓言中的对话指导朗读,让学生读出自己的不同理解4、小结:同学们,这则寓言故事虽然很短,但描写准确,生动,尤其是文中的人物语言描写得生动传神,并且给我们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大家找一找文中有几句人物语言的描写?(1)第一句:“吾忘持度!”可用遗憾后悔的语气,也可用突然想起的语气,还可以用心急如焚的语气,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2)第二句:“何不试之以足?”可用好心提示的语气,也可用旁观嘲笑的语气,还可以用气愤责备的语气,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3)第三句:“宁信度,无自信也。”可用执拗可笑的语气,可用傲慢无礼的语气,可用懊恼生气的语气。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
四、三读寓言,表演再现。
1.大家都读懂了寓言,接下来老师希望同学们把这个寓言故事变成自己的故事,你们可以选择讲故事给别人听,还可以几个同学组合,把这个故事用课本剧的形式表演出来,表演的时候,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文言文说。下面就请同学们开始准备,待会儿我们来汇报,看看哪个同学故事讲得生动,哪组同学创作的课本剧最有创意,合作得最愉快!现在开始。1.学生活动,师巡回指导。2.指名学生上台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五、教学小结
郑人买履的故事许多人看了这篇寓言,大概都觉得这个买鞋的郑国人傻得实在有点可笑。但笑过以后仔细一想,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并不少见。(出示课件5)比如在生活中,有的同学明明自己能做的事情,却让父母帮助做。在学习上,应该自己做的数学题,却不动脑而去抄袭同学的作业。相信习惯、理论、成规而不相信自己,不相信自己根据实际得出的体会与结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程度不同地存在于许多场合、许多人身上。 最后,老师想再让同学们看一段视频(出示课件6)
六、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