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体现了“非指示性”教学中教师的“二不”精神与学生的 “四自”原则。尤其是后者。课堂上他们思想活跃,兴趣盎然,生命的活力得到了极大的焕发。可惜当时没有录音录像,使得场景再现困难重重,这真是最大的遗憾!幸好学生在备用纸上留下了文字,当时的场景才得以大致的再现。
课改专家说,人只有在选择的时候,他的精神生命才是主动的。要将精神生命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非指示性”教学的最大价值,或许就在这里。它是对学习个体的最大尊重,是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最大激发。它缩小了教师的指示性,扩大了学生的自主性,改变了单向指示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在备用纸上,余姗姗同学这样写到:“本节课让我们都有了自己欣赏学习的空间,能更深一层地去体会作者的意味。”王晓华同学则这样写道:“以前我对于诗歌只在乎能够背诵,对其意思并未真正地了解,从而一次次地失去了欣赏美的机会,然而经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真正体会到了文学的内涵,文学的魅力。”
理性地反观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或许会觉得粗浅和稚嫩,特别对于钻研深入的教师来说。但这毕竟是学生自己在学习。是在“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学生的思想是一朵朵灿烂的鲜花,虽然拙稚无比,但却在姹紫嫣红地绽放着。
与传统教学相比,“非指示性”教学的课时数大大增加。这首诗就上了整整三节课,是传授型课时的两倍以上!但是,只要是学生自主学习,就应该给他们充分的时间,特别是在研读欣赏、交流体会、提问讨论这三个环节上。没有充分的时间,就不可能有深入的感悟和理解。但如果每篇课文都这样上,时间肯定不够,我们的办法是:特别精彩特别经典的一定要按“非指示性”原则细细地上,其他课文就不完全这样上,有的课文则干脆不上。
这堂课也体现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团体动力学”的效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学间相互影响、相互启发,逐渐调整和修正着自己的认识。毛伶燕同学写下了这么一段话:“我没有想过为什么作者轻轻地来,轻轻地走,只觉得这是一种很主观的行为和意愿。而后来,又有同学提出,这是作者为了保持那种静美,保持那种协调,我才恍然大悟,感觉这首诗更美了。”陈聪同学说:“经过课堂上的讨论,我对这首诗的认识又增加了不少。”周韫同学说:“同学们自己提出问题,再由浅入深解决问题,我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受益匪浅。”
这次教学也发现了两个突出的问题。
一是语言表达不行,积累不够。很多学生都在备用纸上写下了诸如“不能自然表达自己的观点,词汇太贫乏,积累不够”的话。“非指示性”教学的背后,必须有深厚的积淀和丰富的语言。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