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二中 王国强
周四到雪宫中学参加学科带头人评选的讲课,抽签的课题是《再别康桥》,这是一篇老课文,各种方法已经基本上被上过无数次,想要出新已经不易,经过了一个晚上的准备,较为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两天又反复看了看当时的教案,回想了一下当时课堂的环节,又有了不少的感悟。
我自已觉得这节课的主要优点是课堂的三个高潮所在:
一、诵读是诗歌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理解诗歌的钥匙。在备课时,我首先把本课的重点放在了“读”上,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再从作者的情感变化来指导学生进行再次诵读,先让学生听名家的范读,再者进行个人感悟读,然后进行展示,先是学生个人读,再是集体读,再进行体会读。懂得了作者情感的变化之后,再让学生按照这种变化再来诵读诗歌。
二、小组讨论激发了学生的深入思考能力。让人感到吃惊的是,学生的回答非常出色。因为时间关系,我对诗歌的“三美”的解读,是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的,而且每个组只讨论其中的一个方面,在建筑美、音乐美比较顺利地完成后,最后一个小组在分析绘画美时,因为最后一个同学对动态词语的补充而使本课添色不少,说实话,我在备课时,只是考虑到了柳树、水草、青荇等意象上,而没有注意到“招摇”“揉碎”等动词,学生注意到了这一点,确实使本节课增色不少。
三、结尾出彩。这几次课我都运用了结尾这一个特点,即落实到写上。用写来总结全课,用写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这一节课也不例外,我觉得我的示例就已经初步使课堂达到了最后一个高潮,当然,本来是要学生写的,用学生的写作使课堂更完整、更出色,但是因为时间不足,就只能作为课后作业来处理了,这也不难不说是一个遗憾,因为,在我的设计中,最后的这一些亮色是留给学生的。
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大致总结了以下,有如下三点:
一、时间把握不太合理,有些内容草草结束,比如第二个环节中的讨论,只进行了五分钟,而且学生的展示也只是每个组中选择了一到两名同学,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展示。而这一点是应该与第一个环节等同的,应该在本课中占有比较大的份量。
二、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这一点在前半节课表现得尤其明显,学生在诵读诗歌时,没有完全投入进去。
三、第一个环节中,读的基本可以,但是,对作者情感的变化的展示进行的过于快,这当然是为了赶时间,但是却把原本属于学生的思维的时间与空间给压缩掉了,作者情感变化的曲线是展示给学生的,而不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在这一点上,老师导的成分过多、灌的成分比较多,而没有让学生自己真正的通过读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表现得不是很明显。
回到学校后,同事问我课讲得怎么样,我借用了弘一法师的一句话:悲欣交集。可以说,这是我上完本节课后最大的感触,有不少的遗憾,但也有不少的收获,从去年参加市优质课比赛,到今天的学科带头人评选,在一次次艰苦的备课过程中,感受到虽然有破茧的痛苦,但更多是成长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