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巷》教学实录
|
《雨巷》教学实录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皇御苑学校 黄强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 ⑵ 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3、能力目标: 通过诵读、欣赏增强对诗歌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诵读、意象分析、感情把握。 【教学方法】 诵读法、感悟法、问答法。 【多媒体手段】 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近雨巷,朗读感悟 1、引入新课: 上课前放江涛歌唱的《雨巷》,营造一种优美而又伤感的氛围。 师:同学们,我们再别了康桥,今天又走进了江南的雨巷。上课前同学们听了江涛歌唱的《雨巷》,大家感受怎样? 生:有些伤感、有些低沉、旋律优美、很抒情…… 师:感受得很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习戴望舒创作的同名诗歌《雨巷》(板书:《雨巷》戴望舒),这首诗创作于1927年,戴望舒也因此而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誉,成为了中国三十年代现代诗派“诗坛的领袖”。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体验诗人独自走在雨巷的情景。首先,让我们了解这一课学习的目标。(展示教学三目标) 2、朗读课文: 师:雨巷,该是有怎样的一番情致?大家放开声音自由朗读两分钟,不会认的字陌生的词作好符号,待会一起解答。 (同学自由朗读) 3、纠正易读错的字。 集体朗读,初步感知诗歌的情感基调: 读毕。 师问:读完全诗,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 生1:忧愁的。 生2:哀伤的。 (明确:朦胧、低沉、感伤、充满着愁绪、抒情味浓,美) 师:是的,诗中没有大江东去似的慷慨豪迈,也没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轻快明丽,而是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追问: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 生:低沉的,感伤的。 师:对,咱们把它概括为低沉幽怨,行吗?(生表示赞同),那就让我们读出这种感觉来。 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读一读?同学举手。 师:好,请×××同学来朗读一下,大家听时请思考: 诗中写了什么内容,出现了哪几个“意象”? 读毕,请一生评价。 生:节奏把握得较好,能体现感伤忧愁的感情基调。 师:诗中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诗中写一位男子撑着油纸伞,在悠长的雨巷中独自彷徨,他遇上了一位丁香般的姑娘,姑娘梦一般地飘来又梦一般地飘走,诗人又独自彷徨,希望飘过一位丁香般的姑娘。 师:诗歌是依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雨巷如此凄清如此哀婉,是哪些意象共同组成了这一情境呢?试着找一下,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意象? (同学讨论) 板书: 意象 明确:诗中写了油纸伞、我、雨巷、 丁香花、丁香姑娘、篱墙等意象。 二、品意象析情感探主旨 师:这些意象为何能表达一种忧伤哀婉的情感呢?我们下面来一起分析。 1、赏析几个意象: (雨巷) 师:“我”的心情与活动的环境──雨巷有什么相通的地方呢? 生讨论,回答:从色彩基调来看,雨巷属于暗色调,而且是在雨中,与我的心情一样都是灰暗的、阴沉的。 师:对,非常协调,那么能否用诗化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个环境呢? 生苦思冥想,组织语言,一生表述: 细雨斜飞,暮色苍苍,雨声淅沥,烟雨朦胧中的雨巷悠长悠长,它远离喧嚣热闹,幽暗的青石板铺成的街道湿漉漉的,透着寒气,静寂,萧条,而又冷清…… 生自发地报以热烈的掌声,投向赞许的目光,师脸上洋溢着极为满意的笑容。 师:×××同学用简练优美的语言渲染出了沉闷、压抑的环境气氛。下面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描述一下“我”(意象2,师板书)的心情。 一两分钟后。 生:宋代词人贺铸《青玉案》有词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在这撩人愁绪的梅雨季节里,在这阴暗狭长的巷道里,我一个人独自彷徨在雨中,孤独、冷漠、苦闷又忧愁…… 生再一次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湿漉漉的天气,湿漉漉的巷道,我的心情同样也是湿漉漉的。然后我却希望逢着一个姑娘(意象3,板书),一个什么样的姑娘? 引导集体朗读第二、三、四、五、六节(提醒注意感情基调)。 师:姑娘,是怎样的姑娘呢? 生:丁香一样的姑娘。 师:为什么说丁香一样呢? 生:丁香是美丽的、素洁的、高雅的。 师补充: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源于“丁香”二字。丁香形状像结,开在暮春时节,易凋谢。花为白色或紫色。古代多为文人青睐,比如下面两首诗中都写到 : 浣溪沙 李 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碧波三峡望,接天流。 代赠 李商隐 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可见,丁香在古诗词的传统意象中,往往跟忧愁结合在一起。还有哪些地方体现姑娘的忧愁呢? 生1: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生2:静默地走近,不是呼朋引伴,不是欣喜雀跃的,而是静静的,默然地走近。 生3:叹息般的眼光,充满忧郁的、哀伤的。 师:发挥你的想象力,姑娘为何如此感伤? 生答:也许她是为心爱的人儿离她远去而苦恼心伤,也许她为生活的不幸而失意徘徊,也许,她是为理想受挫而苦闷彷徨。 师总结:是啊,姑娘悄然飘过我的身旁,留下一声沉重的叹息,那一声叹息里有太多的忧伤,她明亮澄澈的眼眸中满含着迷茫,然后,姑娘携着一阵淡淡的幽香,像梦境般翩然而逝,渐行渐远……。我们仿佛听到了诗人发自内心的呼喊:能否能否请你驻足,生命的漂泊请将我一起带上 !然而姑娘静默的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接下来分析: 油纸伞:油纸伞本身就有神秘,迷蒙的特点,和雨巷很好地接合起来,时间又是暮春,正寂寥的下着小雨,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的氛围,撑着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于独特的环境中能产生独特的情感。篱笆墙:这个篱笆墙是颓圯的,就是让人有种哀怨,凄凉的氛围。 2、再次朗读,深入意境,读出幽怨低沉的感情基调: ⑴ 生个别朗读。 ⑵ 师有感情朗诵。 师范背朗诵,给学生极大的感染力,全场沉寂在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营造的意境氛围中,稍后,生自发鼓起热烈的掌声。 3、本诗主题: 《雨巷》是诗人伤感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借“丁香一样的姑娘”表达一种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以及理想幻灭后的空虚和伤感。 4、原因探究: ⑴ 失恋的痛苦: 在爱情上,戴望舒第一次的恋爱在1927年,他爱恋着同学施蜇存的妹妹,后来恋爱失败了,戴望舒十分痛苦。 ⑵ 现实的黑暗: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5、把握特色: (学生讨论后,明确) ⑴ 象征: 《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象征当时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象征美好的理想),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⑵ 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三、走出雨巷,拓展研读 1、布置作业: 题目:《雨巷》已谱成歌曲,改成歌词的文字与原诗略有不同,欣赏歌曲之后,找出改动的地方,书面写出对此改动的看法。 (课内欣赏歌曲,课后写到语文作业本上) 2、学唱歌曲: 播放视频:《雨巷》歌(刘天华作曲,江涛唱),学生跟随着吟唱。 3、小结: 这节课我们阅读欣赏了戴望舒的《雨巷》,了解了它是一首有象征意义的抒情诗,写了六个意象;品味了诗歌的内容,分析丁香姑娘形象,把握了诗歌的主题材与艺术特色。通过练习和课外阅读,我们的学习会进一步拓展延伸。下课!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雨巷,再别康桥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雨巷》教学实录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雨巷》教学实录 |
下一篇文章: 《雨巷》教学案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