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说课稿
四川省巴中中学 李 礼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对象分析
《再别康桥》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高一学生往往对那种纯粹的、原始的、本真的情感体会较为肤浅,《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有极高美学价值,它所抒发的离愁别绪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经历,通过诵读容易将学生带人诗境,唤醒他们沉寂的真情,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
2、教材地位及作用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为诗歌单元,本单元收录了中国现当代的一些优秀诗篇。《再别康桥》安排在本单元的第二课,属于必读课。虽然本诗向来众说纷纭,但其艺术之美人所共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因此,从语言赏析入手,从情感体验切入,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课体会现代诗歌的特点,多方面感受体悟诗歌的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3、教学目标
由于本诗是高一学生学习的第一首现代诗,为了让学生掌握现代诗歌学习方法,从而能广泛欣赏诗歌,因此将本诗的学习目标确定为:
①、认知目标:品意象,绘意境,悟真情。
②、能力目标:新诗的欣赏方法。 ③、德育目标:培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4、教学重难点
高中学生对诗歌并不陌生,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他们产生了对教师的过多依赖,从而缺失了对大语文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针对此种情况将本课重难点设定如下:
教学重点:以诵读加深理解,通过理解提高诵读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体悟诗歌的情感。
二、教学方式
1、教学方法:
诵读吟咏法: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多诵读有助于学生很好地把握内容理解作者情感,从而获得自我的情感体验,诗歌的语言是独特的、精练的、优美的,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通过师生反复诵读,让学生绘景悟情,从而完成教学目标①。
设疑评论法:让学生在教师诵读的基础上去发现问题,对教师的朗诵进行评论,从而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考,并主动地与教师共同探讨。
2、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3、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
三、学习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意境,体悟诗歌情感。
2、合作法:通过对教师诵读的评论发现问题,师生合作为诗歌配乐,师生合诵鉴赏诗美。 3、 探究法:学生可课外查寻有关抒写离愁别绪的诗词和课文进行比较,另外可以引导喜爱徐志摩的学生阅读诗人的其他诗并作进一步深人探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计划用2分钟)
① 课前多媒体播放歌曲《再别康桥》,营造课堂感情氛围;
② 设计导入语: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我们在座的高一学生,在不长的人生中也经历过别离,感受过离别之情。升入初中我们离别小学母校,升入高中,我们又离别初中母校。离别之时,你经历了怎样的情感体验?是“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是“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是“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去英国剑桥大学去游历一番,去感受一下徐志摩的康桥情结。(板书课题“再别康桥 徐志摩”)
2、课件展示:介绍学习目标,简单的提示写作的背景,简单地介绍相关文学常识(新月派、格律诗)。(计划用1分钟)
3、教师配乐朗读,学生评论:(计划用5分钟)
① 教师朗读时选择不恰当的背景音乐,设置朗读误区,给学生留下评论的空间。(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
② 学生评论。
4、师生互动活动: “我为诗歌来配乐”(计划用5分钟)
①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四首不同风格的曲子(A《满江红》 B《春江花月夜》 C《二泉映月》 D《神秘园》),学生欣赏后结合《再别康桥》的情感基调和情感变化,同老师一起选择一首恰当的曲子作为《再别康桥》朗诵的背景音乐。
②、设计此活动的目的是把诗歌与音乐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感知和赏析,从而让学生整体感悟诗歌的情感基调:依依惜别、感伤无奈。同时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充分发挥主动探究的能力。
5、配乐朗诵:体悟情感、解析康桥情结(计划用4分钟)
① 背景音乐选出后,多媒体配上音乐和康河风景图片,先由教师示范朗,后由全体学生朗读,感受诗人那浓得解不开的康桥情结。
② 解析康桥情结:(多媒体展示)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有关背景,明白诗人情感之由,便于学生去分析感受诗歌的意象、意境,缘情体物。
6、美读赏析,缘情体物:(计划用14分钟)
① 导入:诗人即将和母校告别了,但沉静的康桥、清丽的康河、柔美的柳枝、 碧绿的水草、绚丽的彩虹、斑斓的星辉招引诗人再次漫步校园。就让我们随志摩一起去《再别康桥》,领略康河夕照。
② 赏景悟情:
目的:通过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体悟诗歌的情感,完成教学难点。这一段学习角度从诗歌画面美入手,抓住色彩来鉴赏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通过意象选择营造的意境。根据前一时段的深入研究,学生完成这一项任务就比较容易了,通过学生对意象的把握也提高他们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步骤:将全诗分为四个版块,分别赏析。多媒体展示康河美景画面,学生配乐美读(多种形式朗读),以读感悟。抓住诗中意象,赏析重点词语,把握诗人情感变化。
第一节:抓住“西天的云彩”、三个“轻轻的”“招手”等词语体会康桥的“静美”字及诗人“作别一刻还要把这种宁静之美藏于内心,不忍打破这种宁静之美。从而把握全诗的情感基调:依依惜别、感伤无奈
第二、三节:通过重点赏析“新娘”“水草”“荡漾”“招摇”“甘心”等词语,从色彩鲜明的意象和动作性很强的动词入手赏析意境之美。把握诗人情感的变化:由依依惜别时的感伤无奈而陶醉留恋于康河美景。
第四、五节:通过重点赏析“彩虹”“星辉”“寻梦”“放歌”等词语,体悟诗人情感的发展高潮:诗人进入一种无限自由的境界,泛舟寻梦、放声高歌。
第六、七节:通过重点赏析:“但”“沉默”“悄悄”“不带走一片云彩”等词句,体悟诗歌情感的前后巨大反差,诗人由梦想迭入现实,交织着依恋、无奈、惆怅等种种复杂感情。通过比较第一节和第七节,体悟诗人离别母校之时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使母校在自己心中留下一个完整的映像。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完美地统一在一起。同时感受诗歌的回环之美。
7、学生写作:(计划用4分钟)
要求仿照诗歌中你最喜欢的一节自己写作,描绘母校美景,抒发对母校的眷恋之情。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写作的习惯的能力。
8、配乐同诵,总结全诗:(计划用4分钟)
由学生按下面句式用一句话总结全诗,让学生对全诗有一个整体感知。
① “好一座 桥!”
② “好一条 河!”
③ “好一段 情!”
9、布置课后作业:(计划用1分钟)
将本诗与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较阅读,写一篇评论性短文。
10、结束:
在欣赏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的过程中结束教学。
11、教学后记: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唤起了他们的读诗兴趣,教师充分运用了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入境,然后穿插读诗技巧以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搞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四川省巴中中学 李 礼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有情感地朗读
2、能力目标:朗读中体悟情感 ,体悟后抒写真情 3、德育目标:培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新诗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诗歌的情感体悟
教学方式:
1、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2、教学时间:一课时(40分钟)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堂教学设计: 一、导入:
1、课前多媒体播放歌曲《再别康桥》,营造课堂感情氛围;
2、导入语:“君住巴河头,我住巴河尾,咱们共饮巴河水。”南江中学高一的同学们好!我是来自巴中中学的李老师,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同学们,人的一生中最难忘的往往是曾经学习、生活、奋斗过的地方。现代诗人徐志摩离开他曾经学习过的剑桥大学,流连母校,不禁思绪飞扬,于是便有了现代新诗名篇《再别康桥》(板书课题“再别康桥 徐志摩”)。
3、我们的学习任务:(课件出示)
①读:能有情感地朗读
②悟:朗读中体悟情感
③写:体悟后抒写真情
二、学生朗读诗歌:
1、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读后抽一位学生谈初读感受)
2、学生朗读展示,其余学生评论。
(学生推举一位最能代表全班朗读水平的同学朗读,向各位评委和老师展示南江中学高中生的风采,如有勇气可上台朗诵。读后由2—3名学生点评。)
3、教师总结诗歌朗读的方法:节奏、语调、情感。
三、配乐活动:我为诗歌来配乐(目的是为了使诗歌读出情感)
1、导入: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如果我们给朗诵配上音乐,将会使我们的朗诵更具情味。
2、配乐:下面有四首曲子,请大家结合《再别康桥》的情感基调,帮老师选一首,并说明选择的理由。(A《卡门》 B《春江花月夜》 C《神秘园》D《二泉映月》)
3、学生欣赏后讨论选择,如有不同意见可再次体会音乐或配上音乐诵读体会。
四、配乐朗诵:
1、学生配乐朗读: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板书: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体悟诗歌情感变化:(板书:康河寻梦、欣喜昂奋)
五、赏读诗歌:
(一)问题设计:
1、诗人是借助哪些意象来抒发对母校的深情的?(第一组学生诵读,第二组学生勾画意象,由1-2名学生向全班汇报。教师简要分析重点意象“金柳”“水草”)
2、学生选取最能体现诗人对母校情感的诗句进行赏读。(第二组学生诵读,第一组学生选择诗句并向全班汇报)
(二)教师总结:同学们深情的朗读,读出了康河的“美”、读出了康河的“自由”、读出了诗人对康河的“爱”,对母校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人为何对康桥这般情重?缘于诗人心中的一段难解的康桥情结。
康桥情结: 1920年10月—1922年8月,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徐志摩来到英国剑桥大学寻梦。两年的剑桥生活,诗人度过了“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形成了自己的人生理想“爱、美、自由”,并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正如诗人自己所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课件显示)。康桥的一切,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美好印象,形成了他情感中最为珍贵、难以割舍的情结---康桥情结。
六、拓展写作活动:我们柔声轻诉━━南中情结
1、导入:徐志摩离开母校,依依不舍、情意绵绵,以一首《再别康桥》向母校轻诉。今天南中为我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明天我们将放飞理想。那么我们对母校南江中学是否也这样情深意浓?请你写出简短的几句话向母校柔声轻诉。(课件显示南江中学新校区图片,并配上音乐以激发学生情感)
2、学生写作2—3分钟后,抽3---5名学生朗读。
3、教师参与写作并展示作品:
南江吟
光雾林染几万重,红四门楼今更红。
金银花香醉桃园,断渠茶韵味尤浓。
杨柳芳草寒烟笼,风雨南中春意融。
问君能有几重逢,待到南江映彩虹。
七、背诵朗读、结束教学。
(带着对母校的深情,让我们再次去重温志摩的康桥情结吧)
八、课外作业:
我们学习了志摩优美的诗篇,体悟了美好的情感。七十五年前的今天,一代诗坛“奇才”徐志摩因飞机失事,不幸魂归泰山,永远化为了西天的云彩。此时我们有什么话语要向志摩轻诉?请写出几句深情的话献给志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