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介绍
在文学作品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不能替代、不能指示。“非指示性”是笔者与多位志趣相投的同事一起探索研究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形式,其核心精神是“二不”:不指示学习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就是说,学习一篇文章,学习目标不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办公室里预设,而是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认知、情感等)与文本特点在教室里现场确定,并且带有个性差异;问题答案不是由教师明确宣布,而是由学生思考讨论后得出。教师不是明确指示者,甚至不是传授者,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几年前,我们提出这一教学理念与教学形式(见《语文学习》2000年第7期)的时候,只是基于对语文教学现状的理性反省,基于对语文教育终极目标的粗浅思考。现在,风行神州大地的建构主义等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又为“非指示性”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这些理论认为,任何年龄阶段、任何发展水平的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经验和认识进入课堂的,是在自己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主动的意义建构,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被动地被灌输。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倾听学生的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创设情境,利用协作、会话等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产生更新、更精彩的观念,实现学生的自主成长与自我发展。
与此相应,“非指示性”教学提倡“四自”原则: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非指示性”教学的基本步骤是:学生自读;在此基础上说说各自的原初体验;再读,据此确定自己的学习主题;根据各自的学习主题,开展研读欣赏;欣赏之后交流体会;再将研读中的各种疑问提出来讨论;教师根据研读情况补充提问,并介绍自己的研读体会(并不是答案,更不是标准答案);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作反省比较,肯定优点,找出不足;最后,每人代老师做一个结束语。
与之配套的重要措施是:每人发一张16开备用纸,随时写下自己的体会与感受,捕捉转瞬即逝的灵感。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