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课标解读:
二期课改要求,语文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在体验中教授学生知识,在体验中提升学生能力,在提升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要求教师引导而不灌输,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解读,同时也注重课堂对于学生实际阅读水平的提高。
本课教学,将严格遵照二期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重在体验与感知,在体验意象的基础之上总结出意象分析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和示范的作用。
二、 教材分析:
《再别康桥》是高一第一学期新诗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从文学史地位来说,是名家名作,不能不讲。但是,因为新诗未被列入高考范围,所以它又常被简单化处理。然而,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觉得应该敏锐地捕捉到它所蕴含的诗歌特有的美——画面美、意境美,并可以以意象为突破口进行处理,教会学生通过意象来品味诗歌美感的方法。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再别康桥》有所耳闻,有学的愿望;但是读不懂诗,一直是学生的头疼之处,也是教师的头疼之处,所以有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学生读诗歌,一般只从字面上去解读,很难被诗歌打动,根源在于对于对诗歌过于冷静,不能沉入文本去体会作者的情感,不懂抓住诗中的意象去感知。本课带领学生学会通过意象的分析来尽量感受作者心中的深情,体会平凡之景亦含浓重之情的诗歌创作技巧。
四、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意象的基本概念,通过意象对意象的分析来把握作者主观情感;体会诗歌通过意象表达情感的写法;学习诵读诗歌,并品味现代诗歌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的“三美”特点。
2、 过程与方法:教师示范意象分析,学生效仿分析诗中的意象,并能够通过学生间互评的方式实现巩固与交流;学生朗读诗歌,教师评价点拔指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人徐志摩与康桥的难以割舍的情缘,志摩对康桥深厚的爱。
五、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诗歌意象的学习与运用。
教学难点:意象中的情景关系(作者的主观情感是如何通过客观物象表达出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