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便神气活现,飞扬跋扈。他对胡屠户不再低头哈腰、“唯唯连声”、逆来顺受,不再称“岳父”,而改称“老爹”。想必胡屠户帮他“扯了几十回”后襟之时,他一定是心安理得,趾高气扬。 对范进的变化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从这样两个角度进行:一是谈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和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这正是读书人心灵被扭曲,不顾一切追求功名利禄的社会原因;二是谈范进这个人物的“丑”,作者通过作品对他是完全否定、批判、嘲讽的态度。
(二)提示: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动作、神态、语言描写来正面刻画范进这个人物形象。这些描写从不同的角度对范进的疯态作细节性的摹画,昏厥、疯跑、揣进泥塘、披头散发地疯走集上,写得很有波澜。“老太太慌了”,“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众人拉他不住”等句子是从侧面烘托范进的疯劲。 范进发疯决不是偶然,是必然的。联系上下文看,首先,他热衷功名,苦心追求几十年,无钱赶考,也不甘心,可见他受科举毒害之深,对功名利禄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其次,他中举后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的变化,说明中举对读书人确实有极大的诱惑力,一个“好了”,是他内心知道从此可以荣华富贵了,朝思暮想若干年,几近绝望,又不甘心,却突然间得以实现,怎不让人欣喜若狂、甚至发疯呢?再说,报录人见得多了,范进发疯,他们并不惊讶,并且准确指明原因,说是“欢喜狠了,痰涌了上来,迷了心窍”,由此可见,范进发疯在当时是普遍现象,并非偶然。 作者对范进这个人物没有同情,纯粹是一种讽刺和批判的态度。
(三)提示:
1.“啐”这个动词,比“唾”更准确、更生动,写出了胡屠户对范进的轻侮、蔑视。 2.一个“扯”字,充分表现了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对他极尽谄媚之能事。 3.“攥”、“舒”、“缩”、“揣”,这一系列的动作,痛快淋漓地揭示了胡屠户见钱心喜,意欲收下,却又装腔作势,假意推辞,贪婪而又虚伪的心态。
(四)提示:一、二两段胡屠户的说话和七、八两段形成了鲜明对比,前者充满了轻视、侮辱和傲慢,透露出一种凶狠与霸气;后者则满是恭维、恭敬,即使为了治疾,勉强说几句“狠”话,也没有了往日的凶狠气。朗读时要读出语气的变化,来反映胡屠户对范进态度的变化,表现其丑恶的嘴脸。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