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范进中举》实验课教案

高之海

教学设想:

1. 课型设计:探讨研究课

2. 教师在此课型中,扮演导演者、指导者、点拨者的角色。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在围绕相关话题的讨论中,深入探究人物命运、主旨思想、相似人物的比较等项内容。从而在不同角度理解赏析《范进中举》一课的艺术成就。

3. 随课总结归纳探究成果,拟制探究性小论文论题。

4. 课时:4-5课时

教学进展:

一.课前准备阶段:

教师布置探讨内容,抽签决定课题内容。然后按小组进行分工,人人动手,人人参与。确定小组成员每个人的工作任务及工作方向,最终明确主讲人、撰稿人、朗读人等其他辅助人员。集体完成备课方案。并归纳整理成文字稿和电子稿。

探讨课题:

1. 背景知识: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2. 人物性格的刻:比较范进中举前后的情况,探讨他 发疯的原因?

3. 比较胡屠夫前倨后恭的言行,分析他的心态性格特征?作者为什么要写张乡绅对范进的拜访?

4. 写作特点探究:运用夸张、对比进行讽刺的写作手法。

5. 主旨探究:深刻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6. 比较研究:《范进中举》与《孔乙己》有共同点也有差异之处。

要求提示:

每组务必精心准备,可广泛搜集课题相关资料,整理成文。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凝聚集体的智慧。针对一个课题可多角度、多方位深入剖析、详尽阐述。务必追求精美。

二.学生课堂成果展示:(文字稿)

分两步:首先主讲人讲解课题内容。然后针对课题内容解答全体学生的疑惑。

1.背景知识: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吴敬梓是旧时代一种很特别的人物。《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借高先生对杜少卿的批评,描绘出他自己的精神面貌来:

“他这儿子就更胡说,混穿混吃,和尚道士、工匠花子,都拉着相与,却不肯相与一个正经人。不到十年内,把六七万银子弄的精光。天长县站不住,搬在南京城里,日日携着乃眷上酒馆吃酒,手里拿着一个铜盏子,就像讨饭的一般。不想他家竟出了这样子弟。学生在家里,往常教子侄们读书,就以他为戒。每人读书的桌子上写一纸条贴着,上面写道:“不可学天长杜仪”。

这里正是写出了吴敬梓与由“正经人”所组成的世界和他们的人生规范的冲突。在吴敬梓看来,在所谓“正经人”的世界里,人心为功名富贵和虚假的道德所掩蔽,失去了生命应有的健康性,更失去了求知和求真理的热情,倒不如“和尚道士、工匠花子”生活得自然本色。他必须从这个“正经人”的世界中逃脱出来,才不致使自己的生命遭到窒息。

吴敬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不过,确立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的,是他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这部小说大约用了他近20年时间,直到49岁时才完成。《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吴敬梓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儒林外史》不仅直接影响了近代谴责小说,而且对现代讽刺文学也有深刻的启发。它可与意大利薄加丘、西班牙塞万提斯、法国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相抗衡。

此外,吴敬梓还著有诗文集《文木山房集》。

《儒林外史》的思想与艺术

《儒林外史》首先对科举大力抨击。

作为儒林群像的谱,《儒林外史》的锋芒并不只是停留在科举考试上。小说中所描写的士林人物形形色色,

《儒林外史》约作于吴敬梓四十岁至五十岁时,这正是他经历了家境的剧变而深悉世事人情的时期。此书现在所见的最早刻本(卧闲堂本)为五十六回,而程晋芳在《文木先生传》中记为“五十卷”(即五十回),他是吴敬梓长期交往的好友,所言当为可信。五十六回中,末回为后人所添加,这已为学界所公认。

反映出士林人物在道义原则上的虚伪性。《儒林外史》描摹出这种普遍性的社会景观,从根本上揭示了封建制度对人材的摧毁和它自身因此而丧失生机。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曾这样评价:

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2.人物性格的刻:比较范进中举前后的情况,探讨他发疯的原因?

范进中举前后状况的变化,以及范进中举后发疯的原因。

一.前后状况:

1.胡屠户对中举前后的女婿的态度截然不同。中举前,胡屠户可以大骂范进,训斥得范进“唯唯连声”;中举后,胡屠户称范进为“老爷”,是“天上的星宿”,奉承他是“才学又高,品貌又好”的“贤婿”。

2.中举前,范进家里穷得两三天揭不开锅,中举当天他还抱了鸡到集市叫卖好换米回家,左邻右舍没有人关心他。中举后,众邻居都来恭维,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有背了米来的,也有提两只鸡来的。

3.范进中举后,连举人出身做过知县得张乡绅也赶来拜会,不但口头上拉关系,套近乎,而且送来了“贺仪五十两”银子,送给范进“三进三出”的干净房子



发疯原因:

1.社会原因: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禁锢人们思想,选拔驯顺的爪牙,借以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2.个人原因:范进20岁开始应试,前后考过二十多次,直到54岁才中了举人。几十年的痴情的追求,一旦功名到手惊喜得发了疯,这是有其必然性的。

作者对范进这个人物虽有一定同情(主要表现在对中举前的描写),但更多的是讽刺;作者把范进作为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来写,因而讽刺的矛头更主要的是指向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的。

范进中举前后对比

中举前 中举后

范进状况 家境贫寒、每日小菜饭、乡试无盘缠 、卖鸡换米煮粥 众乡邻 奔走效力、殷勤送礼、张乡绅 登门拜访,百般拉拢

社会地位 现世宝、尖嘴猴腮、卑微、癞虾蟆、不三不四、忍气吞声、卑怯畏缩 才学高 、天上星宿、品貌好、贤婿老爷、喜极而疯、圆滑世故



3.比较胡屠夫前倨后恭的言行,分析他的心态性格特征?作者为什么要写张乡绅对范进的拜访?

。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的言行

。胡屠户前倨后恭的表现:(先傲慢而后恭谦)

胡屠户对范进前倨后恭:中举前,他骂范进“现世宝”“癞蛤蟆”“尖嘴猴腮”“不三不四”,对范进动辄训斥漫骂。他为人吝啬:范进进学后,他来贺喜,只带来一副大肠一瓶酒;范进向他借盘费去参加乡试,他不但不给,还痛骂范进一顿。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判若二人:他提了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来贺喜并打发报录人;他为了给范进治疯病,壮胆打了范进一下,不敢打第二下;他称范进为天上的“文曲星”,“贤婿老爷……;还一路上将范进滚皱了许多的衣裳后襟扯了几十回;他贪婪虚伪,见了范进给他的银子,口称不要,攥紧了银子的拳头却已缩了回去;得了女婿的银子后,立即骂自己的儿子是“该死行瘟”的。总之,胡屠户是个欺贫爱富、自私虚伪、趋炎附势的市侩。

张乡绅这个人物比较特殊,他是另一种类型的热衷于势利的人。首先,看他拉拢范进的目的,无外乎四个方面:如果范进能“京报连登黄甲”,青云直上,张乡绅就攀上一个大靠山;考不上进士,当个“大挑知县”或教官,也能算个小靠山;当不成官,仍可结交官府,成为同谋、帮手;通过范进,还能和跟他同样中举的其他人勾结,扩大关系网。再看张乡绅采用的手腕:先谢罪,尔后叙说师门,继而赠礼。此人居心叵测,是个善于耍手腕的官场手。作者安排这场拜访,用意何在?要点:张乡绅是胡屠户等人心目中的“天鹅”,让“天鹅”拜访范进,这才形象地显示出范进中举等于一步登天。一只“癞虾蟆”,一旦中了举,就俨然成了“天鹅”——人本身的价值已经抽空了,代之以“中举”的价值、金钱权势的价值,这就是科举制度形成的价值观。其实,发疯的不只范进一人,他也不只是疯了那么短的一段时间。人们围绕着“科举”团团转,转得如醉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范进中举,吴敬梓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范进中举》实验课教案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孔乙己》与《范进中举》之比较赏析
    “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画——课文《范…
    范进中举原文欣赏
    《范进中举》实验课教案
    课文范进中举研讨
    《范进中举》赏析2
    《范进中举》赏析
    《范进中举》 人物形象赏析
    《范进中举》赏析与教学创新设计
    《范进中举》同步练习
    《范进中举》 人物形象赏析
    《范进中举》详案
    《范进中举》与《孔乙己》比较赏析
    《范进中举》 人物形象赏析
    《范进中举》说课稿2
    范进中举(京剧剧本)
    《范进中举》说课稿4
    《范进中举》研读赏析
    《范进中举》第二课时说课教案
    范进中举素质教育
    《范进中举》说课稿3
    巧用对比 凸显主旨——《范进中举》中…
    《范进中举》剧本
    《范进中举》说课稿1
    《范进中举》教案
    《范进中举》习题精选
    《范进中举》胡屠户的“四骂”
    《范进中举》探究活动
    《范进中举》主题思想
    《范进中举》课文题解
    《范进中举》生字注音
    《儒林外史》成书于十八世纪中叶的清…
    《范进中举》与《孔乙己》比较谈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原生态
    《范进中举》课文分析
    《范进中举》提问设计的“选点”
    《范进中举》研讨与练习说明
    《范进中举》人物描写
    《范进中举》多音字辨析
    《范进中举》课文评点
    《范进中举》学习思路
    《范进中举》重难点讲解
    《范进中举》教学建议
    《范进中举》有关资料
    《范进中举》参考图片
    《范进中举》语言描写
    《范进中举》与《孔乙己》异曲同工
    范进是广东人吗
    关于《儒林外史》
    从《范进中举》谈明清科举制度名称
    吴敬梓的恋乡情结
    论《儒林外史》及其作者
    虽谓微未技艺,却是顶上功夫──试析…
    《范进中举》课本剧
    《范进中举》形似字辨析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难句解析
    以《范进中举》为例谈怎样精讲
    《范进中举》词义辨析
    《范进中举》学法建议
    《范进中举》课文解析
    《范进中举》语法修辞
    《范进中举》电子教材
    《范进中举》词语解释
    《范进中举》整体把握
    浅议《范进中举》
    《范进中举》知识归纳
    谈谈《范进中举》中的张乡绅
    《范进中举》课文背景知识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写作特点
    对《范进中举》主题的新解
    谈《范进中举》的讽刺艺术
    《范进中举》的艺术特点
    《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范进中举后的概况
    《范进中举》作品的战斗精神与现实主…
    《范进中举》问题探究
    吴敬梓的生平与著作
    《儒林外史》的思想与艺术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敢于绝望、为个性和创造性而斗争的吴…
    《范进中举》结构分析
    《范进中举》教学建议
    《范进中举》课文导读
    《范进中举》人物形象分析
    《范进中举》中心思想
    《范进中举》研读赏析
    《范进中举》典型例题
    《范进中举》写作特色
    《范进中举》语法修辞
    《范进中举》人物形象分析
    《范进中举》浅析
    《范进中举》疑难解析
    吴敬梓父子至性诗
    《杨修之死》同步训练
    《范进中举》同步训练
    《范进中举》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学法指导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问题研究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新课标背景下创新教学浅尝──《范进…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强化练习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含读”出意味──由《范进中举》说…
    《范进中举》课堂实录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一节出乎意料的探究课──探究式教学…
    《范进中举》教学实录
    《范进中举》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范进中举》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及点评
    《范进中举》教学杂谈
    碰撞,撞出智慧的火花──我的教学故…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