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4
|
起,更有力地阐述了作者的观点。C类答案:本文前半部分重在说明沙尘暴骤起的原因及危害,后半部分重在论述提倡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本文是说明和议论相结合的文章。 训练7: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植物生长方向之谜 ⑴植物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最奇妙的莫过于它的生长方向,比如从一粒小小的植物种子萌发开始,它就知道根应该往地下生长,而茎干则伸向天空。这是一个极为普通的现象,然而植物为什么会这样呢?它是怎样懂得“上”和“下”的概念呢?又是由什么力量促使它选择根朝下、茎朝上的生长方向呢?怎样解释这种生理机制? ⑵不久前,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植物学家迈克尔•埃主斯以及他的同事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理论。他们认为,无机钙对于植物的生长方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他们在研究中发现,在植物的弯曲生长过程中,无论是根冠下侧部位还是芽的上侧部位,都存在着高含量的无机钙。那么无机钙又是如何使植物辨别方向的呢?埃文斯解释说,因为根冠有着极为丰富的含淀粉体的细胞,而淀粉体就会把其内部的钙送到根冠下侧。这时,如果用特殊的实验手段去阻止钙的移动,植物马上就会表现出不按正常的方式去生长。同样,植物的芽虽然没有冠部;但也含有丰富的淀粉体,淀粉体也能将其内部的无机钙送到上侧的细胞中。这显然说明,无机钙对植物生长方向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⑶那么,既然淀粉体内有许多无机钙,而无机钙又能在植物体内来去自如,除了重力之外,又是哪一种力量使无机钙如此方便地上下移动呢?最后,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斯坦利•鲁在研究中发现,这是由于细胞的上端和下端之间的电荷不同,两端电荷的不一致引起细胞极化。结果,为数众多被极化的细胞排列在一起,总电荷就强得足够吸引任何相反电荷的钙原子,驱使它们在体内移动。于是斯坦利•鲁提出,由于细胞的极性带动钙的移动,从而导致植物茎干总是向上生长,而根则朝地下生长。 ⑷由谁控制植物生长方向的研究课题已日趋深入,这种神奇的力量取决于什么,是植物生长素还是无机钙,是细胞的极性还是数者兼而有之?目前依然有待于更进一步探索。 14.第⑵段中表明迈克尔•埃文斯关于植物生长方向之谜的观点的句子是: 15.对埃文斯关于无机钙如何影响植物生长方向的原理阐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植物的芽中含有的淀粉体能将无机钙送到上侧的细胞中。 B.根冠含有淀粉体的细胞会将其内部的钙送到根冠下侧。 C.根冠和芽中所含有的丰富的淀粉体将无机钙移送到根冠和芽的细胞中,从而决定了植物的生长方向。 D.根冠含有淀粉体的细胞会将其内部的钙送到根冠下侧,如用特殊的实验手段去阻止钙的移动,植物就不能按正常的方式生长。 16.斯坦利•鲁的观点和埃文斯的观点有什么联系? 17.文章第⑷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18.第⑵段中加点的“发现”一词可否换成“发明”,为什么? 19.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 A.逻辑顺序 B.空间顺序 C.时间顺序 D.程序顺序 参考答案: 训练8: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宇宙飞船的“避火衣” ⑴我国“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在2003年10月的顺利发射升空与安全返回,是我国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它从天外“下凡”——返回地球,过程复杂,场面惊心动魄。 ⑵当宇宙飞船以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秒)进入大气层时,飞船的外壁与空气剧烈摩擦,产生极大量的热,在距离地面60公里左右的稠密大气层区域,其表层温度可以达到1000~3000摄氏度,整个机身变成一个炽热耀眼的火球(就像我们常见到的火流星一样)。进入距离地面80~40公里区域时,由于周围空气在高温下电离,宇航员与地面的无线电通讯会暂时中断,进入“黑障区”,就连雷达也无法发现它的踪迹…… ⑶飞船返回舱中有宇航员和珍贵的仪器资料,必须保证它顺利通过大气层安全返回地面,必须为它研究制造一件“避火衣”。 ⑷由于宇宙飞船只使用一次,科学家为它(A)精心设计了一件奇妙的“避火衣”,它(B)是用“瞬时耐高温材料”制成的。这(C)是一种由特殊纤维材料或多孔颗粒加上有机物组成的低导热复合材料,这一层材料的厚度经过精心计算设计,在宇宙飞船不同部位的厚度是不同的。 ⑸当飞船返回舱由太空“下凡”通过大气层,与空气剧烈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时,这件“避火衣”就会“引火烧身”,自己先燃烧起来,其中大量的有机物会发生化学分解和汽化,带走极大量的热量。更奇妙的是,“避火衣”在燃烧自己的同时,还形成一层厚厚的多孔炭化层,紧紧地附着在返回舱的外壁,这一炭化层具有极好的隔热效能,在它严密的包裹下,能有效地防止外界热量传入舱内,使返回舱中的温度保护在35摄氏度以下,保证了宇航员的安全。 ⑹这种自我牺牲的一次性“避火衣”设计十分巧妙,结构相对比较简单,重量就比较轻,成本自然也就比较低,具有双重奇妙功能,使宇宙飞船顺利“下凡”,为宇航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8.请根据文意,概括宇宙飞船“下凡”时的“惊心动魄”的场面。 9.第⑵段中有两处使用了括号,这两处括号中的内容在表达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第一处: 第二处: 10第⑷段中三个加点的词在文中分别指代什么内容? A.它:_____________B.它:_____________C.这:_____________ 11.文中能体现“避火衣”“自我牺牲”特点的词语是 。 12.从文中看,宇宙飞船的“避火衣”具有的“双重奇妙功能”是什么? ① ② 参考答案:8.①飞船外壁与空气剧烈摩擦,整个机身变成一个炽热耀眼的火球。②宇航员与地面的无线电通讯暂时中断,连雷达也无法发现它的踪迹。(只要答出“整个机身变成一个炽热耀眼的火球”,“连雷达也无法发现它的踪迹”即可)9.第一处:用具体数字让读者对第一宇宙速度有具体可感的认识。第二处:使读者对飞船当时的情况有直观、形象的认识。10.A.宇宙飞船返回舱(或宇宙飞船,或返回舱)B.避火衣C.瞬时耐高温材料11.引火烧身12.①自己先燃烧起来,散去极大量的热量。②燃烧自己的同时形成一层厚厚的炭化层,有效防止外界热量传入舱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课程资料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4,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3 |
下一篇文章: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