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睡觉了,还听见她在弹琴。”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行人/山东/县官)2D(杜甫)3D(凋,使……凋谢;砯,动词,冲击;信,确实) 4、都抒写了征妇思夫的情感。 5、写法上各有特点:第一首直抒胸臆,比较直露。第二首,寓情于事,富有情趣;不直接写,而是移情于物,层层倒叙,含蓄深刻,余味无穷。 6、思乡与怨望之情。 7、通过“寒山”“笛声”“大雁北飞”等意象传达了乡思;人与雁相比照,雁归而人留,春回大地而人不归,写出了乡愁与不尽的怨望。 8、虚景,也就是梦中之景,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之事;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是梦醒之景。 9、一种是将“流水落花春去也”的亡国之困,与先前做国君时的“无限江山”相比,境况相差是一个“天上”,一个“人间”。另一种观点:\"流水落花春去也\",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所以“天上人间”是作者自已的最后归宿。如果有其它观点,能自圆其说,也可以。 10、(1)我怎么知道老李是哪个地方的?(2)老李?我不知道他是哪个地方的。(3)老李是哪个地方的?我不知道。 11、小华弹琴太晚,影响别人休息。 第十七课 杜甫诗五首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蚕(chán)丛 鱼凫(fú) 秦塞(sài) 猿猱(náo) B.抚(fú)膺 (chán)岩 喧豗(huí) 崔嵬(wēi) C.咨嗟(juē) 馔(zuàn)玉 欢谑(xuè) 荆杞(qí) D.啾(jiū)啾 旧醅(pēi) 朔(shuò)漠 渔樵(qiáo) 2、下列句子与原文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B.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C.天升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3下列句子中不是对仗的一项是( ) A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B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C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D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流 莺 李商隐 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注:①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49年)春,诗人在长安暂充京兆府掾属。②参差:指鸟振翅飞翔。 4、这首诗写到的“莺”诗人称之为“流莺”,诗中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流莺”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是一首托物寓怀、抒写身世之感的蕴蓄之作,比喻(或象征)是其主要手法。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这一手法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宿甘露寺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海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6、前人评价这首诗中“放入”一词最显气魄,你同意吗?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采用了虚实结合手法,请指出哪是虚景,哪是实景(用原文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8、诗人见“东南一株雪”而“惆怅”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人认为“梨花淡白”和“一株雪”重复,主张改“梨花淡白”为“桃花烂漫”。你同意他的主张吗?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 10、我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10个省市区,拥有土地面积53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6%;西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偏低,大部分地区在10摄氏度以下,有近一半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西部地区水能蕴藏总量和可开发水能资源分别占全国的82.5%和77.8%,煤炭保存储量36%,天然气占53%,汞站86%,钾盐占99%…… 这段话介绍了我国西部地区3个方面的自然特征,请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出来(每条不超过6字) 11、根据下面表格里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某宾馆客房的床上摆了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浴衣,浴衣上有张小纸条。 尊敬的客人: 这件衣服是供您洗浴后穿的。如果您想要带一件回去留作纪念,请到二楼商场购买,价格为每件180元。谢谢! 这张小纸条提供了哪些信息?它要告诉客人的最主要的意思是什么?
参考答案: 1D(蚕/豗/馔三字读错)2C(天生我材必有用)3D(不是对仗) 4、(1)它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只是在空中不停地漂荡流转;(2)它百啭千回表达“本意”,可无人能会,虽是三春“良辰”,可终究难盼“佳期”。 5、诗人用流莺的漂荡比喻自己转徙幕府、飘零不定的生活,用流莺的“巧啭”比喻自己美妙的歌吟及远大的政治抱负,用无“佳期”表达自己不为人理解的满腹委屈和良辰不遇的深沉伤感。(4分) 6、同意。它使通常开窗赏景的行为转化为拥抱江河的壮举,表现出豪迈的胸襟和气慨。 7、虚实: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实景:要看银海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8、感伤春光易逝、慨叹人生短促(柳树由浅绿变深青,暗含春色已暮,梨花盛开满城漾白,也暗伏盛极将衰,一、二两句写景中满蕴了伤春之情。最后一句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如寄之慨。) 9、不能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漫”。如果改首句为“桃花烂漫”,“花满城”就当属桃花,那么一、二句即咏桃花,不仅与题目无关,而且与咏梨花的惆怅东栏一株雪”相互割裂。 10、①土地面积广大 ②气温低降水少 ③自然资源丰富 11、信息①供客人洗浴后穿的衣服。②这件衣服客人不能拿走。 ③客人想要这衣服可自己去买。④二楼商场有卖的。⑤每件价格为180元。 最主要的意思是:这件衣服不能带走(带走或者弄破要赔偿180元)。
知识拓展《学习的艺术》高中第五册第五单元 第十四课 李白与唐代诗歌精神特质 若要给李白来画个像,非写意笔法不能显其神貌,白描则不可。铺七尺长卷,笔落酣情,非一气呵成不能现其风采,气韵顿挫则不可。唯其超拔飘逸与雄奇豪迈,方能称之“谪仙人”,他用手中如掾巨笔奏响了唐代诗歌的最强音,若闻天籁,令人思之,慕之,拜之,神往之,倾倒之。他选择了众星璀璨的“诗唐”,非但没有淹没于群星交会的辉煌,反而成为众星争辉中的焦点。在他身上,浓缩了唐代诗歌的精神特质。李白二字,真是叫人心潮澎湃,难以平复,只觉有一股热流在身躯中滚动,直至头脑昏眩仍无法抑止,于是只能听任在激情中感受诗的王朝古老而又至今生机勃勃的生命律动,在亢奋中朝拜宛若天人的李太白,情之所动处难免言有偏颇,但情真意切方能尽我所言。 唐代诗歌有着独具魅力的时代风格与时代精神:博大,雄浑,深远,超逸,充沛的活力,浓郁的激情,不息的生命力,崭新的生活体验,以壮阔为美的审美情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一切合起来就成为唐代诗歌与其它朝代诗歌相区别的特色。唐代诗人们以王者的姿态开辟出异彩纷呈的块块疆土,这样一个时代培育出来的人物,或者说,出现于这样一个时代的天才,往往是极其富有魅力的。李白的魅力便是那幺的动人,象具有不可思议的魔法。他以一种震撼的力量征服了当时的以及后世许许多多代读者的心。贺知章在长安初次遇到李白,诵《蜀道难》,呼之为“谪仙人”,解下腰佩金龟换酒与之畅饮同欢;杜甫在赴长安应试途中与李白相遇,竟然放弃考试,跟随李白漫游了许多地方,别后仍念念不忘,赞之曰“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还有一个叫魏万的人,为了一睹李白的风采,从嵩宋出发追寻李白几千里,终于广陵相会,言李白诗曰“鬼出神入”。李白的魅力,既是属于他个人的,又是属于那个时代的,至于李白被汪伦“千里酒家,百里桃林”的文字游戏所骗应邀,临别却仍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与踏歌相送的汪伦,更可以看出唐人所普遍具有的浪漫气质。只有辉煌的时代,才能为辉煌的人物提供张扬个性的条件。 李白的诗里洋溢着一股涵盖天地的雄浑之气。“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这种博大壮阔的情怀可以说是唐代诗歌的基调。庄子所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以盛大为美似乎已成为唐代诗人创作精神中的支柱。或儒或道或侠或禅,种种表现之下,有一个基点,那就是诗人们内心中无比崇高的对壮美的向往。无论是理性冷静的儒学家,还是超脱凡俗的道学家,无论是豪迈勇武的仗剑侠士,还是玄而又玄的带发禅师,一旦出现在唐代这个特殊的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