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是唐宋有名的八位散文家,文学史上称为“唐宋八大家”。宋代的六大家中的另外五大家,都曾受过欧阳修的指导和推荐。欧阳修是诗文改革领袖。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父亲欧阳观曾在泗州(今江苏盱眙)做过小官。欧阳修4岁时,欧阳观死在任所。从此,欧阳修家生活非常艰难。他母亲郑氏能读书写字。她靠做针线活挣钱,把欧阳修抚养成人。到了欧阳修上学的年龄,可他母亲无力供养他上学。欧阳修的母亲就从外面铲回一些沙土,弄来一些获草秆,教欧阳修识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画荻教子”的故事。欧阳修靠母亲的辛勤教育和自己的刻苦努力,打下了坚实的学问基础。
后来,欧阳修随母亲迁居到湖北随州,去投奔在随州任推官的叔父欧阳晔。这时,欧阳修能背诵许多古文名篇。一天,欧阳修到随州城南一大户人家李尧辅家里去,发现李家一只装书的破筐里有一本缺页的《昌黎先生集》。他蹲在那里读入了迷。李尧辅就把《昌黎先生集》送给了欧阳修。韩愈的文章内容充实,说理透彻,朴实流畅。欧阳修越读越觉得韩愈的文章高超,他决心抛弃当时社会上风行的华而不实的“时文”,向韩愈的文章学习。
宋仁宗赵祯天圣八年(1030年),24岁的欧阳修考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他曾任西乐留守判官、河北都转运使等职,还在滁州、颖州(今安徽阜阳县)、青州(今山东德州一带)等地做过地方官。在朝廷中,他担任过翰林学士、礼部侍郎、枢密副使、参加政事。欧阳修步入仕途以后,不仅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成为北宋中叶的一位重要政治人物,而且在诗文革新上取得了很大成就,成了宋代诗文革新领袖和文坛领袖。
自唐代古文运动以来,那种形式浮靡、文字华丽而内容空洞的骈体文已被扫荡,不再时兴了。可是,到了晚唐,特别是五代时期,形式主义的文学又开始抬头并有所发展。北宋初年,浮华侈丽的骈体文又时兴了。“西昆派”便是这种文风的典型代表。贵族、大官僚杨亿、刘筠、钱惟演等14人,多是五代时期的遗老,在宋朝馆阁中任职。这些人思想空虚,生活无聊,平常专写一些文辞华丽、缺乏真情实感的互相吹捧的应酬诗文。后来,这帮人搞出了一本《西昆酬唱集》,一下子声名远扬,人们争相仿效。“西昆派”也由《西昆酬唱集》而得名。那时,长于西昆派“时文”的就可以中科第,扬名声。因此,北宋较长一段时间,再没有人学习和写作古文了,连韩愈、柳宗元的文集也被扔进了字纸篓。
西昆派独霸文坛所造成的恶劣文风,引起了具有进步倾向的知识分子欧阳修等人的强烈不满。他们勇敢地举起了唐代古文运动的旗帜,在北宋文坛上掀起了一场新的古文运动。欧阳修、梅尧臣、尹洙等人,是这场新古文运动初期的主将。
宋仁宗天圣八年,欧阳修做西京(今洛阳)留守钱惟演的幕僚。那时,他结识了梅尧臣、尹洙两位著名作家。梅尧臣的诗内容丰富,风格朴实。他写的诗《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当时京城妇孺皆知。尹洙的散文平和淡泊,朴实自然。梅、尹的文风师承韩愈。欧阳修到西京不久,就同梅尧臣、尹洙成了好朋友。由于他们三人在文学上推崇韩愈、柳宗元,因此,他们决心同“西昆派”一决高低。在欧阳修的倡议下,他们三人进行分工:欧阳修负责新古文运动的理论建设;梅尧臣、尹洙分别负责诗歌和散文方面的改革工作。同时,他们三人还商定,都用平易朴实的文学语言写诗作文,用自己的写作实践来推动文风的改革。
在这场新古文运动中,欧阳修主要提出了三点主张:第一,“文道并重”,即形式和内容统一,形式服从内容。欧阳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