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跳槽,不在本地了。
第二天欧阳修和同事喝酒,借着酒劲在亭子上题诗一首,略微表示了一点遗憾。 30年后,苏东坡到了这里,在亭子上看见欧阳修的留诗,哈哈一笑:哟,老先生当年还有这一出哪。
一句话救了两千条人命
文章太守虽然也有风流韵事,但欧阳修到底是苦出身,毕竟不脱本色。
欧阳修4岁时父亲早亡,启蒙教育全靠母亲一手培养。他父亲生前为官时,经常晚上翻阅红头文件,看着看着就叹气。母亲就问为什么,父亲回答:又判了一个死刑,我再看看案情有没有可以挽回的余地。母亲问,死刑还可以救?父亲叹息:救了但救不了,死者和我都没有遗憾;断案像我这样,总希望能够救人,还常常救不了,何况别人断案总是想杀人。后来母亲常把这话挂在嘴边,欧阳修终身谨遵这个教诲。
任地方官的时候,因为闲着无聊,欧阳修反复查阅以前的案卷,发现冤假错案一筐一筐的。欧阳修看得直摇头:这么个屁大点的地方,还这个德行,普天下什么熊样,问都不用问了。这个时候,大约欧阳修格外能够体会到他老爹的心情,此后欧阳修办公越发一丝不苟。
欧阳修继任包拯为龙图阁学士,虽然和包黑子一样明镜高悬,但他的一丝不苟更符合现代口号,比较人性化。当时河北兵变,朝廷平定的时候说投降就可以不死。兵变平息后,把投降的人又都杀了。有2000多人是兵变胁从人员,分散在各个州郡。负责兵变善后事宜的富弼杀顺了手,想在一天同时动手,连这2000多人也全部宰了,免得以后再生是非。
动手之前富弼遇到欧阳修,半夜里拿这个主意跟欧阳修商量。欧阳修一听就说不妥:杀投降的人最不吉利,况且这些人只是从犯;而且2000多人分散各地,如果行动不一致,有一个州郡的人逃脱,以后就麻烦不断了。富弼恍然大悟,这才放下屠刀。
提拔了王安石苏东坡
欧阳修被宋代文学青年尊为导师,不光由于文章精妙、操守高洁,而且向来乐意提携小兄弟。
当时崇尚怪异晦涩的文风,欧阳修对此深恶痛绝。正赶上一年欧阳修主持进士考试,把这个路数的考生统统赶回了老家。落选的考生都不买账:这个土鳖不懂,我们走的是时尚路线。欧阳修出门,这帮家伙就挡在马前跟欧阳修叫板,防暴警察赶他们都赶不走。
然而,经过欧阳修这么一收拾,几年后宋朝的文风就慢慢转变了。也就在这年,当时还默默无闻的苏轼兄弟,被欧阳修录取在进士考试的高等。唐宋八大家中的曾巩、王安石、苏洵,也都先后得到过欧阳修的吹嘘和提拔。
对自己的文字,欧阳修也很有几分自负。诗人石曼卿去世,欧阳修的朋友诗僧祕演请欧阳修做了墓志,由苏辙书写。苏辙写墓碑那天,一群文化界名人都来捧场。喝了一顿酒,散场的时候,欧阳修和苏辙都没忘了嘱咐祕演:墓碑刻好后,别让别人来拓片,你得保护我们的知识产权。
但欧阳修和苏辙名声太响亮,祕演也挡不住来拓片的人。欧阳修在一个寺庙偶然看见自己的这篇大作,问和尚哪来的。和尚说,是花了三百八十五文钱买的。欧阳修一听火就蹿了十几丈高,回头找到祕演发作:你小子让俗人随便来拓老子的文章,然后拿去总共才三百八十五文就卖了,卖得也忒贱了!
祕演说,这次已经比以前多卖了三百八十三文了。你老兄当初会试考了第一,满大街的俗人都拷贝了你的文章叫卖,那时候只卖两文钱,今天你的行情已经大涨了。我哥们石曼卿不幸早逝,有了你的文章就可以名扬四海,那些穷人拓了你的文章卖几个钱,也可以救急,这是好事啊。欧阳修听了也没了脾气,一笑就算过去了。
欧阳修晚年整理自己的作品集,有不够满意的地方还苦苦修改。老伴问他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