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本文层次清楚。是按作者的游览顺序,向读者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上的景色特点。 2、结构严密、完整。开头结尾相呼应,衔接自然,浑然一体。 3、重点突出。主要部分则按照不同的观察点,写出了景物的不同特点。 4、语言生动优美。全文如同一幅展开的山水画卷,在先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后,再体会蕴涵着对建造颐和园的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民族自豪感。 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生活经验,本课选用“以读助讲、以读代讲、读讲结合、读中感悟”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片段: 一) 学习长廊。 师:听说颐和园的长廊别具一格,咱们就先去那里看看,听2、3小节,边听边看,想想: 1、 长廊有什么特点?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它的皇家气派?(长、美) 2、 交流: A:抓(数字),谁能通过读让大家感受一下。(指名读) B:·绿色的柱子……一眼望不到头。 ·每一间……间间不同。 ·长廊两旁……那一边的又开了。 小结:让我们那起书再在长廊好好的赏析一番,感受一翻。(配乐朗读)。 二)学习万寿山、昆明湖的景色 师:长廊的美另人神往,其实颐和园还有比它更别有洞天的地方,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1) 指名读。 2) 欣赏了万寿山、昆明湖的景色,老师再请同学读读课文想想从哪些地方你又感受到了它所具有的皇家园林的特点? 3) 学生自学。 4) 交流。 教学反思: 因为全文比较长,知识点比较多,为了使一堂课充实饱满而又不显得面面到面面松,所以许多的亮点都舍去了.比如说文中的三大景点仅以长廊为例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讲解和剖析.让学生充分完整的掌握了长廊的特点,领悟到了长廊的美丽.但同时也忽略了万寿山和昆明湖的教学,让学生采用小组全面学习的方法,感觉学生有一些知识理解的不够深刻,时间的匆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另外,应加强朗读的指导,虽然是说明文,但许多句子还是写得很美,要点拨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讲课时更侧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于朗读,尤其是欣赏的读指导不够。 发现图片出示的时机不好,教师先出示图片学生一下子被图片吸引,对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不够,于是讲课时我先让学生读课文说特点谈体会,然后再出示图片,图片的出示加深了对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效果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