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第二实验小学 董艳荣
一、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长廊石桥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 “长 ”的特点从总体介绍,接着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容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的景观。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赞美之情。 选取本课的主要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二是了解并学习本空间变换的顺序记叙、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表达方法。 二、设计意图 根据本文的特点及学生喜欢旅游的特点,我设计了让小导游这一情境贯穿全课的始终。并遵循阅读教学的特点,为课堂教学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 1、谈话引趣,导入新课。 新课伊始,问: “同学们,老师听说爸爸妈妈带你们到过很多地方旅游,那你们喜欢旅游吗? 那老师今天就带你们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玩玩。猜猜是哪? ”在学生兴致高涨时,及时板书课题 “颐和园 ”。 2、初识课文,理清顺序 ( 1)自由放声朗读一遍课文,看看颐和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一句话概述。 ( 2)浏览课文,圈出作者游览了哪几个景点。 3、精读课文,研读词句。 通过 “导游 ——介绍景点 ——研读本段重点词句,特点 ——导游再次介绍景点 ——指导朗诵,升华情感 ”。这一学习方法来完成课文二、三、四、五自然段的学习,而且学习的过程中二段详细学习,其它几段简略学习。 4、熟读课文,总结全文。 在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首尾呼应及游览的顺序。 5、课后延伸。 在感知了颐和园的美之后,写一篇导游词,吸引更多的人去游览颐和园。 本设计运用了看、听、读、比较、说的方法。采用了听录音、看课件等教学手段与朗读教学巧妙结合,融为一体,再现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把学生带入了一幅山水画卷的优美情境之中。同时,还精心设计了比较训练,指导划重点词句,引导背诵优美的句子,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锻炼了学生的理解、阅读、说话等多种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 不足之处: 读的还是少,只为了分析课文段落中长廊的美、长;站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了佛香阁、排云殿的壮观和美;登上万寿山顶看到昆明湖的静、美;十七孔桥小狮子可爱和多。我只抓住了重点语句读,忽视了段落间的读,只是在分析好每段后对文本进行了重组,利用师生合作读来再次进入文本,虽然做到了整体感知到局部重点朗读再到师引读再次整体读,但总的来说还很不到位,离语文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还有一段距离。今后逐步改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