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 木 叶”—— 林 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了解诗歌语言的特质
2. 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分析探讨的能力 2、培养大胆,清晰表达自己观点的表达能力
3、对作者对诗歌中“木叶”的观点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培养质疑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畅游古典诗歌, 研读诗歌的精神,对于初学
诗歌的学生要学会如作者那样的“咬文嚼字”,以便为学习诗歌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清思路,把握文意 难点:学习文章中辨析诗歌语言精微之处的方法,并尝试用这种方法去鉴赏诗歌
【教学时数】二课时 课型:课内自读课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理顺作者的思路
第二课时:掌握作者在文章所讲到的辨析诗歌语言精微之处的方法,并运用于诗歌鉴赏中
【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划出词语并掌握;概括每段段意
2、课前要求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文中所选的诗歌的全文
【教学过程】
(课件:屏幕上出示课题、作者)
一、给下列词语注音
A.袅袅( ) 桔颂( ) 灼灼( ) 皋( )
B.征戌( ) 瘐( ) 缠绵( ) 褒( )
C.翩 ( ) 荃( ) 干燥( ) 漂零( )
D. 漂泊( ) 迢远( ) 桅杆( )
二、导入课文:
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
三、作者介绍:
林庚,字静希,原籍福建福州, 1910年2月生于北京, 1933年清华大学毕业,留校任朱自清助教。早年和小说家吴组缃、戏剧家曹禺,并称“清华三才子”。 1952年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86年退休,仍任北大中文系博士生导师。2004年任北大诗歌中心主任。 2006年10月4日在睡梦中辞世,享年97岁。
他是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学者,主要著作:诗集《夜》《春野与窗》《林庚诗选》等: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中国历代诗歌选》等著作。
楚辞研究、唐诗研究堪称林庚教授‘双璧’。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论点“盛唐气象”,还对盛唐诗歌进行了艺术概括———“少年精神”。
四、分析文章,引出诗歌语言特质:
1、时至暮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谓恰逢其会。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
同学说那是树,我说那是木,可以吗?
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2、既然生物上的树与木无大区别,为何我们的同学却称之为树,鲜有称之为木呢?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有同学能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吗?
树:枝繁叶茂,青翠葱茏,蓬蓬松松——象一位圆润,丰满,婀娜的少女
木:木头木板,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象一位铮铮铁汉,象鲁迅
3、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 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
木:落光了叶子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的呢?在文章第五段: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齐读这一段)
木 叶 疏 朗
↓ ↑
相去无几—— (暗示性) —— 一字千里
↑ ↓
树 叶 绵 密
总结: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4、在表示清秋的句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
木叶:疏朗微黄(微黄干燥的叶子正在飘零,越来越少)
树叶:繁润青翠(就象窗外,偶尔飘落一两片)
|
特征 |
联想 |
情感 |
树 |
绿色的枝叶
充足的水分
褐绿色树干 |
密密层层的浓阴
满树叶子吹动, |
饱满、
生命的气息 |
木 |
落叶的因素
(没有或稀少的)
黄色、干燥的质感 |
木头木料
秋风叶落 |
疏朗、
悲秋的意味 |
5、这些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
空阔 黄色-- 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饱满 绿色-- 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疏朗 微黄--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繁润绿色--树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总结:不同暗示性的字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
6、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正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
五、亮点探究
1、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探究学习: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恐怕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标题拟为“说‘木叶”’,文章选取古诗中的“木叶”意象作为论题,在结构安排上由引古诗到探意蕴,先排除古诗人考虑文字洗炼的因素,再从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探寻其含有落叶等因素,最后才触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问题并加以阐释。这样,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并逐层深入,探幽发微,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说‘木叶”’的拟题应该是本文的一个亮点。
2、课文作者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道的学者,也是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揣摩一下这对于阐发道理起了怎样的作用。
探究学习:一是作引子,引出议论话题;二是作为例证,使得析理有凭有据;三是调节文气,更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六、能力迁移:
选题设计一 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 研究方法: (1)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 (2)班级交流。 (3)鉴赏研究,写成小论文。 参读作品: 曹操《短歌行》,刘禹锡《石头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望月怀远》,李白《静夜思》,杜甫《月夜忆舍弟》,孟郊《古怨别》,王安石《泊船瓜洲》等等。 选题设计二 2.在我国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有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就不尽一致。请找出一些,试辨析并交流. 研究方法: 朗读交流、品味交流、心得交流。
选题设计三 3.绿——青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唐·杜牧《江南村》
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唐·贺知章《咏柳》
5.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6.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7.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
选题设计四
唐诗中的“柳”
柳,姿态婀娜,摇曳多姿,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常用来作为抒情言志的对象。唐诗中的咏柳佳作更是不可胜数。其中当数贺知章的《咏柳》诗最为著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歌一反前人以杨柳的形象形容美人身段苗条的写法,而使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而出现,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杨柳那曼长披拂的枝条、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中的迷人的姿态。
在唐朝诗人中,对柳最有感情的当数李尚隐了。在他的诗集中,以“柳”为题的多至十几首。《赠柳》诗描绘春柳风姿: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掩映”“参差”写柳色或明或暗、柔条垂拂的繁茂景象,“风流”“婀娜”写柳的体态轻盈,花飞似“雪”则把春柳的繁华写到极致。
而《柳》是写秋日之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写秋柳,又以春柳作比。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同是咏柳,诗人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感情:写春柳,突出其对春柳繁华的欣喜之情、爱惜之情;写秋柳,则表现诗人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
咏柳,在唐诗中常被用以赋别。罗隐的《柳》就是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送别情景的: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在赋别诗中,诗人一般以折柳相赠惜别。如戴叔伦的《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
施肩吾的《折杨柳》: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而雍裕之的《江边柳》则别出新意: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诗中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
另外,白居易的《勤政楼西老柳》用简括的笔触勾勒了一幅“临风立马图”,又是诗人的自画像: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支柳,长庆二年春。
而唐彦谦的《垂柳》诗又别有寓意: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这首诗不仅写出垂柳的婀娜多姿,别具柔情,而且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托物寄兴,讽刺矛头直指皇帝及其为首的封建官僚集团,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堪称“咏柳”诗一绝。
【板书设计】
意象 艺术特征 木-------空阔 黄色 树-------饱满 绿色 梅-------高洁 坚贞 柳-------柔美 依恋
【教学反思】
1、 课文围绕“木叶”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通过精到的比较、分析,
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学习比较的方法,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对诗语的特点和鉴赏诗语的方法获得实感。 2、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文的微妙之处,于细微处见精神,含英咀华,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做为一个例子。本课教材的淡化体现为课外的内容将要占到课时的一半。
“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
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但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