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意图】
1紧承本单元上一篇《咬文嚼字》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培养学生品味文字意蕴的意识,提高文字品味的能力。
2学以致用,迁移拓展,以提升本文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品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方法】
提问法 讨论法 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文意,了解“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2引导同学就本文所选“木”、“叶”、“树”、“木叶”、“落木”的比较,体会语言的“暗示性”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进入品味情境。
【教学步骤】
一 由屈原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设疑导入。
二 通读全文,把握文意。(学生自读)
要求:1 梳理全文思路。 2找出“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三 整体感知、品味几个重点词的意蕴。
教师引导:
1 文中由“树”、“叶”、“树叶”、“木叶”、“落木”的比较可以看出,哪一个字是关键?前3自然段的作用是“引”还是“析”?由此归纳出:
(1)---(3)段:举例说明“木叶”为诗人所钟爱的原因在于“木”,引出下文。
2 概括“木”的两个艺术特征:(1)含有“落叶”的因素。(2)暗示“颜色性”——微黄、干燥。
重点体会“木”、“叶”、“树”、“木叶”、“落木”意蕴的不同。最终力求使学生体会到“木叶”一词的妙处:兼有“木”和“叶 ”的意蕴,与屈原所要描绘的湘夫人的形象高度吻合。
(此环节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随即穿插相关的诗词,解析其意蕴,本节课的成败均在于此。故对教师的水平要求较高)
四 小结本课
明确本文的重点是通过对“木叶”一词的解析,谈的是语言的“暗示性”问题。正因为语言具有很强的暗示性,所以我们在运用和鉴赏语言时才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逐渐触摸到文学的神韵。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学以致用,迁移拓展
【教学过程】
一 回顾“木叶:的情韵导入。
二 迁移拓展
1 常见词语鉴赏:
试说出“梅”、“柳”、“草”、“竹”的暗示性。(要求:结合有关诗句鉴赏,不要泛泛而谈。每有结论,须有两诗印证。)
例:“梅”——凌霜傲雪的精神、孤高、高洁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柳”——惜别
(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3)“今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草”——生机、春意、清新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绿却无。”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 比较“青”与“绿”的不同意蕴
例:“青青园中葵”、“客舍青青柳色新”中的“青青”为何不能用“绿绿”?“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为何不能换成“青”?“青山绿水”为何不能“青绿”混用?。。。。。。以此引出学生讨论。
师生小结:
“绿”——是一种和谐的色调,它带来的是春天的气息,往往指的是具体的现实的世界。
“青”——具有某种概括性的深远意义。与“绿”比较更单纯、宁静、清醒、永久。
3诗句中重点词的鉴赏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中的“碧玉”的暗示性
讨论后明确: “碧玉”——(1)暗示出了柳树的颜色和光泽。(2)由“碧玉”而引出“小家碧玉”,从而暗示出柳树的袅娜多姿,正像凝妆而立的年轻貌美的女子。
(2)“白日依山尽”中的“白日”的暗示性
讨论后明确:“白日”一词有一种光芒万丈的气象,又白来形容太阳的光亮,给人以辉煌灿烂的联想。它契合了《登鹳雀楼》这首盛唐之音所要表现的乐观向上的精神实质,而无黄昏时分萧瑟、暗淡的感觉。
【教后记】
这两节课气氛非常活跃,平时提不起精神的同学也积极参与其中,自感教学比较成功,究其原因,应归于以下几点:1.课文本身富有意蕴。作者以自己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身后学养,将几个看似平常的字的韵味一一道出,令人信服,且觉出鉴赏的乐趣来。2。教学定位校准。本课牵涉大大量的诗句,内容较难,但我没有将重点放在对文意的疏通上,而是删繁就简,重点就“木”字的两个艺术特征来领会,结合课本体会“树”、“叶”、“树叶”、“木叶”、“落木”的区别,重在体会一字之差带来的意蕴的差异,使学生领略出文字的妙用,领会作者的真正意图,避免就文本讲文本,面面俱到,避免空谈道理。3.迁移训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学生是很喜欢“现学现卖”的,主要看老师是否让他们感觉有东西可卖,低门槛很重要,在此基础上加难度,挑战一下他们的好胜心也很重要。此次训练的内容安排和梯度处理较好。使学生尝到了学习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