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木 叶”
云霄一中 邱从荣
一.教学内容分析
《说“木叶”》是新课程高中语文第五模块第三单元第三课,本单元所选都是文化随笔,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
这个单元的学习导言就提到:“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本文看似繁琐,其实内容并不多,即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暗示性问题,古代诗人为何用“木”不用“树”是全文的关键,因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本文说什么,怎么说。
这个单元的学习导言还提到:“最好能够调动自己平时阅读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的相关评论做一番比较。” 因此我把教学难点放在文中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为突破这个难点,我设计了两个环节,其一,结合课后习题二,理解诗歌语言暗示性即意象的联想意义;其二,只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 “绿”与“青”的不同点,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课文中的具体诗句对刚迈入高二年的学生来说不容易完全掌握,但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筛选出文中主要的信息,并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同时,他们学得诗歌并不多,诗歌鉴赏能力也不高,只是局限于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对语言的微妙处却没有敏感的体察,要理解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此,教师应担任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思索、探究,通过比较的方法,协作学习,反馈交流,才能很好地突破本课的难点,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设计思想
本文的教学内容为探究中国古典诗歌中“木叶”意象的艺术特征,进而把握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为了有效的完成教学内容,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策略:
1、比较法。使学生通过比较 “树”与“木”的不同点,掌握分析问题、阐发观点的方法。
2、启发法。要理解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学生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应担任引导者的角色,启发学生进行思索、探究,协作学习。
3、举一反三法。只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 “绿”与“青”的不同点,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
四.教学目标
理解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了解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引导学生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养成咀嚼、回味的良好阅读习惯。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木叶”这一意象,理解文章思路。
难点: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六、教学过程设计
1、预习安排:
(1)、给下列词注音
灼( )皋( )戌( )瘐( )荃( )桅( )恽( )砧 ( )
佺( ) 涔( )
(2)、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说了些什么?怎么说的?
2、导入
大家知道林庚先生吗?不知道呀,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学者,曾担任朱自清先生的助教,早年和小说家吴组缃、戏剧家曹禺,并称“清华三才子”,林庚先生是我们福建福州人,我们应该骄傲。
3、作家简介
林庚,字静希,原籍福建福州,1910年2月生于北京,1933年清华大学毕业,留校,曾担任朱自清先生的助教。早年和小说家吴组缃、戏剧家曹禺,并称“清华三才子”。1952年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86年退休,仍任北大中文系博士生导师。2004年任北大诗歌中心主任。2006年10月4日在睡梦中辞世,享年97岁。
主要著作:诗集《夜》《春野与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林庚诗选》等:古典文学专著《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中国历代诗歌选》等著作。
楚辞研究、唐诗研究堪称林庚教授‘双璧’。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论点‘盛唐气象’,还对盛唐诗歌进行了艺术概括———‘少年精神’。
4、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问1:这篇文章主要说了些什么?
明确:“树”与“木”差别。
问2:“木”和“树”有哪些具体的区别呢?
明确:“木”—木头木料—树干(疏朗)—落叶—秋天—离愁别绪—悲 “树”—繁密叶子—(绵密)—不是秋天—不是离愁别绪—不悲
问3:这篇文章主要还说了些什么?
明确:“木叶”两个艺术特征:其一,“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其二,“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到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
问4:通过比较二者的不同点,作者想要说明什么问题呢?
明确:“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木叶————————————— 疏朗
︳ ︳
相去无几————(暗示性)———一字千里
︳ ︳
树叶————————————— 绵密
问5:为什么这些概念上区别不大的词语,在诗歌语言上的差别会这么大呢?
明确:因为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齐读课文第5段前2句。
下面看一张表格。
意象 |
特征 |
联想 |
情感 |
树 |
绿色的枝叶
充足的水分
褐绿色树干 |
密密层层的浓阴
满树叶子吹动,
|
饱满、
生命的气息 |
木 |
落叶的因素
(没有或稀少的)
黄色、干燥的质感 |
木头木料
秋风叶落 |
疏朗、
悲秋的意味 |
古诗中还有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有它们各自的暗示性内涵。比如:月:望月怀远,思念亲人,暗含有月圆人不圆的愁绪。
问6:同学们还想到哪些意象呢?
明确:柳:留恋、离别的内涵;荷花:高洁,君子的象征;雁:游子思乡;朝露:生命的短暂,易逝;酒:忧愁的代名词等等。
希望大家课后搜集、梳理这些意象,编写自己的《诗歌意象小集》。
问7:明白了作者说了什么,现在大家再回顾一下全文,想想作者怎么说?请大家抓住每一段的关键句子。
明确:说现象:“木叶”成为诗人钟爱的对象→说特征:“木”的暗示性→说结论:一字千里
林庚先生就从这一常见又易被常人忽略的现象入手,得出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这一规律。
5、自主 探究 融会贯通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进一步的了解了诗歌的语言,意味深长。林庚先生体会到“树”与“木”的不同点,现在我们也来分析“绿”与“青”的区别,再次体会诗歌的暗示性特点。
问1:想想哪些诗句含有 “绿”与“青”。
明确: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村》
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贺知章《咏柳》
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7.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
问2:先来欣赏两副画,感受一下“绿”与“青”的色彩有什么不同?
明确:“绿” 颜色较淡明丽, “青” 颜色较深深沉凝重。
问3:结合诗句想想“春风又绿江南岸” 和“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中“绿”与“青”能不能互换,其他诗句让你联想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讨论并明确:“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不能换成“青”,因为绿是春天的象征,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绿色季节,充满生机,绿是形容词活用成动词,满目绿色扑面而来很有动感,仿佛就像置身于暮春三月的江南。
青山绿水:山是在远处,看起来就显得较朦胧,黯淡,辽阔,水在近处,相对来说看的更清晰,就会亮丽,光鲜些,另外,绿让人联想到春天,充满生机,有一种动态感,这跟水的灵动相吻合,青颜色较深,给人深沉凝重的感觉,与山的稳重相吻合,此后的诗人一用再用,就与木叶一样,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绿让人联想到绿草,绿树,草和树叶的茂盛,具体的现实的世界,而青则让人联想到青春,春游也叫踏青,春天唤做青阳,春神名曰青帝,少年称为青年,青则仿佛带有某种概括性的深远意义。绿让人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机,一种生命的气息,青则让人感受到一种人们美好理想的寄托,晴朗的天空被称为青天,美丽的少女称为青娥;史书典籍称为青史,结婚的礼堂称为青庐;钟意于某人,某物称青睐,垂青。和青有关的词,其含义大多是积极的,美好的。
|
特征 |
联想 |
情感 |
绿 |
颜色较淡
明丽流动 |
草和树叶的茂盛
具体现实的世界 |
饱满、
生命的气息 |
青 |
颜色较深
深沉凝重
|
带有某种概括性的深远意义 |
深邃、
美好的寄托 |
6、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林庚先生的《说“木叶” 》,懂得了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林老这篇文章蕴含丰富,就像一位满腹诗文的老人在向我们诉说着我们古代诗歌语言的魅力和意味,由于时间的关系,还有一些值得我们去思考、领悟的问题,希望同学们课后多加品味。
7、课后作业
从本文任选两句你最有感触的诗句,写一篇300字左右的鉴赏。
8、结束语
最后用一首小诗来结束今天的这堂课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有激情,有修养的诗人。
板书设计(教学流程图)
1、 木叶————————————————疏朗
︳ ︳
相去无几————(暗示性)—————一字千里
︳ ︳
树叶—————————————————绵密
2、
意象 |
特征 |
联想 |
情感 |
树 |
绿色的枝叶
充足的水分
褐绿色树干 |
密密层层的浓阴
满树叶子吹动,
|
饱满、
生命的气息 |
木 |
落叶的因素
(没有或稀少的)
黄色、干燥的质感 |
木头木料
秋风叶落 |
疏朗、
悲秋的意味 |
3、
|
特征 |
联想 |
情感 |
绿 |
颜色较淡
明丽流动 |
草和树叶的茂盛
具体现实的世界 |
饱满、
生命的气息 |
青 |
颜色较深
深沉凝重
|
带有某种概括性的深远意义 |
深邃、
美好的寄托 |
七.教学反思
这堂课是在“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学科骨干教师研修班”上的观摩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它得到了与会同行和专家们的肯定。如何设计这节课?我曾经很犹豫。这课看似繁琐(引用的诗句特别多),其实内容并不多,即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暗示性问题,于是,我删繁就简,让学生借助课文首句,迅速理清脉络,明确主旨,本文说什么,怎么说。然后把重心放在教学难点即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为突破这个难点,我设计了两个环节,其一,结合课后习题二,理解诗歌语言暗示性即意象的联想意义;其二,只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 “绿”与“青”的不同点,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在这两个环节中,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去,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交互性的双向过程,课后他们普遍反映拓宽了视野,感到学而有用,都有一种成就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了。
(云霄一中 邱从荣)
八.点评:
本设计指导思想符合高中新课程理念,过程清楚,可操作性强。
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作者删繁就简,抓住文本的关键(这也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具体有这么两个环节:一是根据文本理解古典诗歌的暗示性;二是根据诗歌的暗示性作拓展,引用诗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暗示性。可以说,这两个环节既有效地体现了教学目标,又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本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收获来自自己的感悟与理解,这与新课程的要求是一致的。
但对于全文而言,这一节课的内容只能作为本文的第一课时,因为林庚先生是怎样说“木叶”的也是课文的教学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