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教学设计
交大附中语文组 徐驰
说课:
《说“木叶”》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第二课,本单元所选的都是文艺学论文,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民族文化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学习这一单元,既是对高一诗歌鉴赏从感性到理性的提升,也是为高二下半学期选修中国古典诗歌提供理论基础,为高三诗歌鉴赏能力的总体提升做好准备。
《说“木叶”》 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是一篇讲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征。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与第一课《咬文嚼字》中语言与作者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第三课《谈中国诗》中也涉及到,因此,本节课从本单元的知识体系来看,是对上一节课知识的加深,也是对下一节课的关照。
这篇课文深入浅出,把深奥的文学理论知识渗透于对“木叶”的捕捉和阐释,但刚进入高二的学生对诗歌知识的积累多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上,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与思想情感之间的关系,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典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文学魅力所在。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引导学生走进课文,结合实例深入浅出地对古典诗歌的暗示性进行形象化的理解,同时让学生能够走出课文,触类旁通,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依据教学大纲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形象化地理解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深入理解诗歌语言与诗人情感之间的关联; 2、 能力目标:运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知识进行诗歌鉴赏与分析,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目标: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唤起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并通过对著名诗人作品的分析,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本课的重点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什么是暗示性,虽然文中有明确的解释,但是学生要对这一抽象的概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就必须将这一概念与诗歌鉴赏的过程融会贯通,在教学中尽量避免空洞的概念,使学生明确对语言暗示性的把握其实就是对语言背后作者的情感的把握。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调动学生的的主动性,使他们能够有意识理解和运用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
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时本文用的是归纳法,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具有暗示性这一特质,所以在拓展时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知识点的积累和能力训练,让学生自己依据刚学过的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并通过探究学习,将概括得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以提升对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解,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做适当的引导。
情感目标是基于新教材对于学生心理的关注而确立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因素,随着对学生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在某种情况下非智力因素占主导地位,现代教学要能够兼顾二者,用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真正使学生健康地发展。传统语文课人文教育方面还显得薄弱,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使语文课美感得不到充分体现。本课实现情感目标主要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重视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流程 : 整个教学流程采取逐层深入逻辑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导语:维果斯基强调,个体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背景下进行的。我设计的导语是从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提出为什么“木”和“叶”的问题,学生讨论但不做答案,这样既直指这节课的核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同时也让学生直接进入诗歌语言的美感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升对诗歌的理性认识做铺垫。 第二个环节抓住重点,筛选信息。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处理教材时从核心问题切入,不仅让学生能突破重点,理解文学词语的暗示性,而且加强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由于每个学生的程度不一样,合作探讨可以加强学生间的合作意识,学生讨论可以使教师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现状,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积累,再加上教师必要的引导和补充,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而对语言的暗示性有一个形象的理解。 第三个环节是深入探究,提升能力。通过与屈原的生平背景联系,理解屈原诗中艺术形象的暗示性。“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句诗写屈原看到秋风中飘零的树叶感伤自己的;“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这个意象是一棵美好的树,自然而然让人想到一棵形态美好、仪态万千的树,这是屈原对自己高洁品格的暗示。这时教师尽量少数或不说,让学生自己品味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运用诗歌语言暗示性进行文学鉴赏的能力。
第四个环节是拓展研究。探究诗人通过怎样的物象来传达出让我们最为感动的情感的?这个环节意在从情感出发激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他们对诗歌的积累,并通过情感和语言的结合使学生感悟诗歌语言精妙的表达效果,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鼓励学生谈自己的见解,通过讨论达到共鸣,并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最后布置作业。这个环节与第四环节紧密相连,通过寻找古典诗词中能够凸显同一情感的诗句,以及其中所使用的意象,并稍作分析,对本课知识进行强化,这也是对本课知识的检验。最后这两个环节是在运用斯金纳的强化律,对学习行为进行及时强化。 本课的板书设计为 :
说“木叶”
萧瑟、凄凉
木 (落叶的因素)——微黄干燥 ——秋的疏朗 空阔 游子离人之情
木头、木料、木板
(物)→ (物) (情)
叶 ——碧绿柔软湿润——春夏之交 饱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形象化地理解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深入理解诗歌语言与诗人情感之间的关联; 能力目标:运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知识进行诗歌鉴赏与分析,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唤起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并通过对著名诗人作品的分析,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重点难点:形象化地理解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运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知识进行诗歌鉴赏与分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还记得杜甫的《登高》吗?我们一起来背一下,(师生共同背诵),其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为什么用木而不用“叶”?(学生讨论,教师不给出答案,激发学生从文中寻找答案的兴趣)我们来看林庚是怎么说的。
二、 抓住重点,筛选信息
1. 请学生快速浏览全文,相互讨论,形成答案。(分小组讨论)
教师提示:①抓住段首提示语,快速把握答题区间;
②注意过渡句的提示性。
2、学生讨论,教师引导补充,共同完成板书。(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形成小组竞争)
(学生对“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应当容易找到关键句,但形成的答案是零散的,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探究艺术特征之间的联系,完成对文意的梳理)
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情况下,适当评价,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思考:
①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有落叶的因素?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形象之外。(强调暗示性存在于物与物之间的关联性)
②“木”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明确:微黄、干燥
③可以想象一下:当枯叶落尽,层层叠叠微黄而干燥的落叶上,一枝枯干直指青空,这将引起我们怎样的感触和情怀呢?
明确:萧瑟、凄凉、离人之泪、游子之情(强调暗示性存在于物与情的统一性)
④根据作者的分析,杜甫为什么用“木”而不用“叶”呢?
明确:A使用的场合是秋季,要体现深秋的萧瑟与凄凉。
B诗人要表达的是一种“愁绪”。
“自古逢秋多寂寥”,更何况作者在国事、家事飘零之时作客于万里之外,朋友的去世更增添了他的孤独,自己又老病孤单,落木无边,愁绪无边,国事、家愁、个人的身世飘零,怎一个落叶能够承担,因此说语言是为情感服务的,要抒发怎样的情怀就要选择怎样的语言。
(联系具体诗歌,使学生对语言的暗示性有一个形象的理解,要能抓住事物的特点,结合作者的身世,准确的把握语言背后的情感,从而才能真正的读懂诗歌)
三、深入探究,提升能力
1、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来比较“木”和“叶”的表达效果,其目的何在?
提示:文章最后一段
概念相差无几------艺术形象 一字千里
明确:象“木”、“叶”这样的事物,它已经不仅仅以一个“物”的形象存在,而更多的融入了诗人丰厚的人生积淀、情感经历和文学积累。诗人选择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充分调动联想和想象,将物与情感完美结合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而我们在品味语言时,则要从言内之意出发,结合物的特征,联系作者的情感背景,
去探求言外之意。
2、一个“木”承载了杜甫几多愁,而古往今来,象杜甫这样悲己、怀国、不得志之人又何只一位呢?
快速阅读前三段,概括前三段主要写的是什么?
明确:古代诗人喜欢用“木”的现象
3、我们发现原来杜甫并不是第一个使用“木”来抒怀的,屈原才是是首创,而杜甫也只是站在前人基础上的创造,结合屈原的生平与背景,分析他在“木”中蕴含怎样的情感?
明确:屈原心系楚国,“上下而求索”,却遭人嫉恨,身受诬陷,怀王疏远,屡遭流放,“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木叶”中不仅有着思而不见的失落与惆怅,更有着屈原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的曲折反映。眼看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也曾认真地考虑过出走他国,但最终还是不能离开故土,于悲愤交加之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这棵形态美好、仪态万千的“树”的形象中,何尝没有洁身自好的主人公的形象?正是明月下这一棵孤独的树支撑起中国古代文人精神的支柱。
4、小结:
本文从诗人喜欢使用“木”这一文学意象入手,提出质疑,并在“木”与“叶”的比较分析中提出诗歌艺术形象的暗示性特点,也给我们启示:凡是诗歌斟酌之词,均是思想情感的推敲之处。
四、拓展探究:
品味诗歌往往是通过对物象的分析进一步把握诗人蕴涵于其中的思想感情,而诗人写诗时则是满怀着情感,再寻找最适合的物来寄托。杜甫用“落木”承载了他的艰难苦恨,深深打动了我们,还有哪些诗人的哪些情感曾深深地打动了你,而他又是通过怎样的物象来传达他的情感的?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可以从李清照、李白等人入手,并结合他们的生平与诗词进行启发,逆向思维,使学生对物与情的结合有一个更全面的理解)
五、作业设计:
生活是五彩缤纷的,诗人的内心也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诗歌中也充满着快乐、忧伤、愁苦、思念、豪迈、旷达、缠绵等音符,从你最感兴趣的一点出发,寻找古典诗词中能够凸显这一情感的诗句,以及其中所使用的意象,并稍作分析。
(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并训练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六、板书设计
说“木叶”
萧瑟、凄凉
木 (落叶的因素)——微黄干燥 ——秋的疏朗 空阔 游子离人之情
木头、木料、木板
(物)→ (物) (情)
叶 ——碧绿柔软湿润——春夏之交 饱满
教学反思:1、能够从学生高中三年的知识体系入手,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从作者的思想情感与语言的关系入手,从不同的侧重点出发,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为学生的整体发展而努力。
2、在能力提高和拓展探究中能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得,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并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分析探究之下,基本上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3、能够关注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归纳与总结,尽量使学生学会学习。
4、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取在教师引导下的合作探究和讨论法,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体性的地位,但是形式上略显单一,在探究和讨论中,虽想关注更多的学生,但是有个别学生还是不能完全调动起来。
5、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上一直不能找到一个完美的结合,虽然明确现代教育手段的辅助性地位,但是,由于能力限制,不能将它的辅助性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怎样能既提高备课的效率,又不为其束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