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S >> 说“木叶” >> 正文

 

《说“木叶”》 教学设计示例(人教版)

教学设计思路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文的微妙之处,于细微处见精神,含英咀华,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人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本课教材的淡化体现为课外的内容将要占到课时的一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古诗词语言暗示的表现技巧和归纳的方法,积累古诗词名句。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及从相关资料中抽象出一般规律的能力。
3.情感目标: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并从中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教学重点
    通过对“木”和“树”两个意象反复琢磨和比较,归纳出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
教学难点
    利用刚学过的知识结合已掌握的古诗词,概括出诗歌中的意象相对稳定的意韵。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导评法、归纳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说“木叶”》这篇课文是第二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所选都是文艺学论文,从各个角度介绍了民族文化艺术的优秀传统及独特风格。说木叶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我们学过许多篇诗歌,但只是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所以本篇文章对古代诗歌语言的无限的表现力进行了精辟的透视,不但使我们感受艺术的魅力,提高文学鉴赏力,还能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从中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学习本课时要注意用归纳法,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语言暗示性这一特质,并依据自己刚学过的知识结合已掌握的古诗词,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语
    (教师提供两组词语请同学们为词语“速配”,并用一句诗来概括)
A.春    秋     雨    月     梅
B.萧瑟   温柔    傲然   生机勃勃   惆怅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在我们读诗的时候,看到一些意象会马上捕捉到一种情感,而且这种情感(也就是意象背后的意韵)不光光出现在一首诗中,而是会反复出现。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让我们通过学习《说“木叶”》这一课来寻找答案吧。
二、整体初读
1.自由朗读全文,勾重要字词句子。
2.制定“学案”。
    本课学习要掌握哪几个目标,通过什么方法来达成?延伸学习和探究的方向是什么?
①能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②能理清全文的段落层次,能说清全文的结构特点。
③能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语言暗示性这一特质。
④课外延伸能依据自己刚学过的知识结合已掌握的古诗词,概括出共性的东西,从而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三、归纳提要
1.默读全文,理清全文的结构。
①(1~3)“木叶”为诗人所钟爱。
②(4~6)“木”被人喜欢的原因有两个。
③(7)总结。
2.课文的中心段是哪几段?文中阐释了“木”在形象上具有哪些艺术特征?
第4、5、6段是课文的中心段。“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其一,“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其二,“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四、重点解读
    1.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的滋味。从课文看,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本植物的通称。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会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样,“木”也就给人以落叶之感。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能给人以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特征:树——繁茂的枝叶/枝叶的绿色,树干褐绿色/木质的树干,落叶的因素
      木——黄色、干燥的质感
意味:树——饱满
      木——疏朗
场合:树——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
      木——秋分叶落
    2.课文说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成为语言形象的潜在力量,这些潜在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结合起来,就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文中说到的“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有怎样不同的意味?
“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它们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因此“树叶”可简化为“叶”。“木叶”:“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使人常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叶”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木”与“叶”的形象之间是不一致的。
“落木”与“落叶”的不同:以曹植《美女篇》为例,“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而“落木”比“木叶”还进一层,不仅触觉上有干燥之感,而且连“叶”字所保留的清秋气息和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五、探究质疑
    看来,在我国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例如课文中的“木叶”),但是不是所有的意象都只表现一种感情呢?
    其实,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举例说明)
    唐诗中的“柳”
    柳,姿态婀娜,摇曳多姿,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常用来作为抒情言志的对象,有柔美、依恋之感。咏柳,在唐诗中常被用以赋别。罗隐的《柳》就是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送别情景的: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在赋别诗中,诗人一般以折柳相赠惜别。如戴叔伦的《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
施肩吾的《折杨柳》: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而雍裕之的《江边柳》则别出新意: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诗中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
《柳》是写秋日之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写秋柳,又以春柳作比。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同是咏柳,诗人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感情:写春柳,突出其对春柳繁华的欣喜之情、爱惜之情;写秋柳,则表现诗人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
而唐彦谦的《垂柳》诗又别有寓意: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这首诗不仅写出垂柳的婀娜多姿,别具柔情,而且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托物寄兴,讽刺矛头直指皇帝及其为首的封建官僚集团,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堪称“咏柳”诗一绝。
    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外‘柳岸灞’;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
六、拓展延伸
1.除了上面讲到的“柳”之外,古诗中还有很多具有特点意象内涵的事物,请同学们想想看,写出来,然后再概括一下它们各自的暗示性内涵。在黑板上列出如下表格,让学生上来写。
意  象 例  句 特征和内涵
雨  
鸟  
烛  
……  
(意象分别有枫叶、柳、梅、菊、松、、水、、花、马、门、柳絮、竹、舟、亭、酒、风、剑、河、雁、雪等等,也可自己想出一些意象内涵相对集中而且在古诗中较多见的来。)
参考例句:
鸟:打起黄莺儿/两个黄鹂鸣翠柳/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恨别鸟惊心/千山鸟飞绝/决眦人归鸟/柴门鸟雀噪/鸟鸣山更幽/羁鸟恋旧林/如随啼鸟识花情/青鸟殷勤为探看
雨:寒雨连江夜入吴/骤雨初歇/夜来风雨声/渭城朝雨泡轻尘/红雨随心翻作浪/空山新雨后/叶上初阳干宿雨/山色空漾雨亦奇/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江雨霏霏江齐/天街小雨润如酥烛;何当共剪西窗烛/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云母屏风烛影深/银烛秋光泛屏/红烛自怜无好计/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洞房昨夜停红烛枫叶江枫渔火对愁眠/枫叶荻花秋瑟瑟/停车坐爱枫林晚/晓来谁染霜林醉/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柳/无心插柳柳成荫/无情最是台城柳,依然烟笼十里堤/枝上柳絮吹又少/羌笛何须怨杨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月/月上柳梢头/残月脸边明/杨柳岸晓风残月/别时茫茫江浸月/山高月下/烟笼寒水月笼沙/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月是故乡明/举杯邀明月/床前明月光/近水楼台先得月/明月几时有/秦时明月汉时关
雪:飞雪连天射白鹿/独钓寒江雪/楼船夜雪瓜洲渡
花:花非花,雾非雾/无可奈何花落去/花开堪折直须折/花径不曾缘客扫/花落知多少日:夕阳无限好/日出江花红胜火/东边日出西边雨
杜鹃:杜鹃夜半犹啼血/杜鹃枝上杜鹃啼/望帝春心托杜鹃
风:山雨欲来风满楼
松:静听松风寒
根据学生的板书,简要评说这些意象的特征和内涵。
鸟:有空远感觉
雨:一是清新可爱的雨,还有一个是忧愁的
烛:相思情、愁别意
柳:留恋、离别含义
月:美丽、忧愁、冷清
日:多为夕阳
……
2.作业:研究性学习(任选一题)
(1)在古诗中找一个意象,列出有该意象的四首以上的诗词(越新鲜越好,越多越好),并简要说出其意象大致特征及内涵。
(2)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
研究方法:
(1)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
(2)鉴赏研究,写成小论文。
参读作品:
曹操短歌行》,刘禹锡《石头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望月怀远》,李白静夜思》,杜甫《月夜忆舍弟》,孟郊《古怨别》,王安石泊船瓜洲》等等。
板书设计:
特征:
     树——繁茂的枝叶/枝叶的绿色,树干褐绿色   
     木——质的树干,落叶的因素/黄色、干燥的质感
意味:
     树——饱满
     木——疏朗
场合:
     树——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
     木——秋风叶落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说“木叶”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说“木叶”》 教学设计示例(人教版)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说“木叶”》能力训练
    说“木叶”
    《说“木叶”》教材完全解读
    《说"木叶”》学案
    高三语文《说“木叶”》
    第十五课《说木叶》教案
    《说“木叶”》说课稿
    《说木叶》难点解读
    说“木叶”
    《说“木叶”》教学设计
    说“木叶”教学设计
    《说“木叶”》教案
    说“木叶”
    《说“木叶”》教案
    说“木叶”的几项创新性教学设计
    《说“木叶”》
    课  题:9、说“木叶”
    高中一年级《说“木叶”》 习题
    《说“木叶”》(人教版高一必修)
    《说“木叶”》同步练习及答案
    必修五《说木叶》教案
    《说“木叶”》教案
    说“木叶”
    《说“木叶”》学习指导
    说“木叶”有关资料
    《说“木叶”》教案
    说“木叶”简析
    说木叶 教案示例
    《说“木叶”》教学设计
    《说“木叶”》学习要点
    《说“木叶”》教学设计3
    《说“木叶”》学习指导
    《说“木叶”》教学反思
    说“木叶”同步训练
    《说“木叶”》同步练习
    《说“木叶”》微型教案
    说"木叶"
    《 说“木叶”》教学反思
    说“木叶”
    《说“木叶”》教学设计
    《说“木叶”》教案3
    《说“木叶”》同步练习
    说“木叶”诗歌整理
    《说“木叶”》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说 木 叶》教学设计
    《说“木叶”》课后检测
    语文教案——说“木叶
    《说“木叶”》学案
    《说“木叶”》 教学设计示例
    说 “ 木 叶”
    《说木叶》说课稿(人教版高二说课)
    《说“木叶”》说课稿
    《说木叶》说课稿(人教版高二必修说课…
    《说“木叶”》说课稿3
    《说“木叶”》教学实录
    说木叶·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
    《说“木叶”》说课稿
    一字之差,差之千里《说“木叶”》备…
    《说木叶》教案
    《说“木叶”》教案
    《说“木叶”》课堂教学实录
    《说木叶》教学实录
    说“木叶”教学设计
    《说“木叶”》教学设计2
    《说“木叶”》教学设计
    说木叶  教案
    《说“木叶”》教案
    《说“木叶”》精品说课范例
    优秀教参之高一语文第二册《说“木叶…
    《说“木叶”》教学反思2
    《说“木叶”》
    说“木叶”2
    《说“木叶”》难点解读
    林庚先生的《说木叶》原文
    《说“木叶”》教案
    历史版本 :说“木叶”
    《说“木叶”》的几项创新性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说“木叶”…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