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作者的心愿
1、改改题目如何?
(1)、将《 说“木叶”》改为《论“木叶”》怎么样?
分析:“说”与“论”,语言色彩不同,表达效果也就不同。“说”具有口语色彩,如面对面地娓娓道来,轻松自如;而“论”带有书面语体色彩,具有正式性、严肃性、条理性和深刻性,无可辩驳,不容质疑。本文是一篇文艺随笔,赏析一种文艺现象,是一家之言,所以用“说”要比用“论”好得多;而且,用“说”也体现了作者谦逊、严谨的治学态度。
分析:课文虽然举例说明了古代有将“木叶”简称为“木”的,如“无边落木萧萧下”。(笔者以为,“落木”还可以解释为“落”于“木”)但是,“木”在极其特殊的语言环境中才可以让人们想到“木叶”,才可以解释为“木叶”,并不是所有的语言环境中都可以解释为“木叶”;而且,应该说,绝大多数语言环境中的“木”让人很难想到“木叶”;“木”毕竟不是“叶”。
2、第二自然段中的三个设问句的作用是什么?
第二自然段中有三个关于“树叶”的设问句(无疑而问,有问必答的问句),问得很好,答得却奇怪:
(1)“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紧接其后的“回答”是:“其实‘树’倒是常见的。”(没有作针对性回答)
(2)“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课文先回答:“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紧接着就否定了这一回答,等于没有回答。
(3)“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课文不仅没有正面回答这一问题,而且说明“木叶”甚至可以用“木”字来代替。
这样的三个设问句的作用是什么?
分析:设问句式一般作用是: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这里设问句之后为什么没有及时地、正面的回答?其作用还有什么呢?我以为,可以让读者的思考逐层深入,让读者的印象逐步加深。另外,还有引人入胜的作用。
3、第三自然段归哪一部分?
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说的是“木叶”是诗人钟爱的形象;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说的是“木”的两个艺术特征。第三自然段说的是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在于“木”字。第三自然段属于第一部分,还是属于第二部分呢?
分析:第三自然段的开头,有“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一句,容易让学生产生误会,把它归入讲“木”的两个重要特征的第二部分。但是,只要看看最后一句,就可以做出准确判断:“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木”字分析了没有呢?还没有。那么,第三自然段与第二部分关系不紧。
4、段落之间是怎么联系的?
本文结构清晰,严谨,原因之一是课文巧妙运用了承上启下的句子。
(1) 用设问句承上启下。第二段开头“‘木叶’是什么呢?”。
(2)用总结性的句子承上启下。第三段开头“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
(3)用提示性句子承上启下。第三段末“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4)用呼应性句子承上启下。文末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应该还有更多的答案,可以动员学生自己寻找,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就应该是正确的,因为语言之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
5、“木”的第三个艺术特征是什么?
“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第二个艺术特征是它暗示着颜色可能是黄的,它暗示着触觉可能是干燥的。课文没有说“木”还有第三个艺术特征,但是,我们想,“木”应该有第三个艺术特征。那么,是什么呢?
分析:这是一个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问题。参考答案:“木”可能还有直立挺拔、高大正直、英俊潇洒的艺术特征,具有男子汉的气魄。
这样的题目,应该让学生充分讨论,个抒己见。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发表于《语文学习报》)
|